當前位置:

新時代如何育人?這些學校出高招——首都大中小學“宣傳工作圓桌談”(第五期)舉辦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時間: 2023-09-16 | 責編: 羅天林


9月15日,首都大中小學宣傳工作圓桌談第五期在北京交通大學舉行。本次會議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主辦,北京教育新聞宣傳學會承辦,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協辦。會議以“新時代學生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的特點及教育對策”為主題,來自首都高校的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小學校長參與會議。

座談會精彩發言

安海霞 北京市朝陽區白家莊小學教育集團校長

面對新時代學生的思想觀念行為特點,我們要更多地接納和鼓勵孩子,注重學生個人內在力量的成長和價值觀的培養。通過教育的力量,尊重孩子,贏得他們發自內心的認同是教育的良策。在此我分享學校育人文化建設的三個要點:

一是通過邀請科學家進校分享等活動,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讓有情懷的人講情懷,讓思政教育達到良好的效果;二是要重視引發孩子探索慾望的新興事物,合理選擇課程資源育人,提升思政課的時效性;三是進一步深化育人文化,打造有情、有趣、有善的三有課堂,培養眼界寬 胸懷廣、會創造的白小學子,家校合力培育時代新人。

何雲 北京市石景山區古城第二小學分校校長

新時代對教育提出了教育高品質發展的全新要求,對於小學生的教育,學校也有如下幾個舉措,以期達到教育高品質發展的目標。

一是優化頂層設計,學校在生活教育辦學這一理念的引領之下,構建了生活教育課程體系,與五育並舉相結合,立德樹人;二是豐富實施路徑,注重課程之間橫向聯動與縱向銜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成長規律,分階段、分梯度開展教育教學;三是用好多元評價機制,在注重學生特長髮展的基礎之上,全程育人,全員參與,達成全面育人的效果和目的,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張欣穎 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黨委副書記

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呈現如下特點:00後是網際網路的原住民,對網路的依賴性極強;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已經達到1187萬,因此當代大學生競爭壓力極大,同時,疫情對學生的校園生活産生較大影響,恢復線下教學後部分學生産生恐慌、焦慮情緒。基於以上情況,學校的教育教學對策如下:

一是主動應變,基於當前學生的特點,學校運用資訊化手段搭建了智慧學工系統,並對學生在學期間的行為數據進行有效清洗和分析,形成預警模型,對學生開展過程指導;二是以不變應萬變,輔導員會對每名學生每學期進行至少一次深度輔導,幫助學生解決個性問題,學校開發了深度輔導系統,使輔導更具連續性和針對性,能夠更好地引導和幫助學生成長成才。

于曉明 中央財經大學學工部部長

中央財經大學每年會製作學生成長髮展調研報告,對調研反映出的學生的特點進行歸納和分析。當代大學生是網際網路+的一代,發展需求更為多元化、個性化。面對這些特點,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學生成長髮展的方面來講,需要從以下幾方面抓起:

一是抓關鍵節點,抓好新生和畢業生,依託新生引航工程和畢業生關懷工程,策劃活動,把好思想引領“風向標”;二是抓網路陣地,要採取多渠道、多方式用好新媒體平臺,及時發聲,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傳遞正能量;三是抓精準供給,要了解各個年級學生的特點,給予精準供給,如新生軍訓培養其集體主義精神、吃苦耐勞精神,二三年級以綜合發展和學業的支援為主,高年級以就業指導、職業規劃為主;四是抓社會力量,利用家長、校友、企業等的力量,多方協同共育。

張蓓 北京資訊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宣傳部部長

學校學生基本情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學生普遍關注國家大事,高度認同在黨的領導下國家取得的豐碩建設成果;二是學生積極熱情,動手實踐能力較強;三是學生在人際交往和待人接物方面做的比較好;四是學生對手機和網路的依賴性高;五是學生對於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能夠做好。

基於此,學校重視思想政治教育,高度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認為對於學生心理問題的疏導與解決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多方位協同解決。學校舉措:一是注重活動育人,例如學校堅持22年,積極開展大學生科技藝術節、體育節,每年舉辦心裏健康月活動;二是加強實踐育人,積極開展實踐活動,做到社會實踐和企業實踐並重;三是重視網路育人,運用新媒體主動發聲,貼近學生關切與所思所想。

趙丹 北京郵電大學學工部副部長

北京郵電大學是以資訊科技為特色的綜合類院校,學生在文化素養和綜合素質發展方面較好,尤其在資訊通信方面表現活躍。學校以時代新人鑄魂工程為牽引,依託“一站式”學生社區,推進“五育並舉”,構建“三全育人”思政大格局,培養以堪當網路強國為己任的時代新人。

一是找準關鍵點,聚智聚力,大力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開展“十大行動,百項活動”,通過輔導員隊伍建設年、綜合素質提升年、每週升旗儀式等加強學生思想引領,特別是加強新生引航,通過全覆蓋高規格的綜合性活動,為新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加強心理篩查和危機處置,大力開展“陽光郵子,十心護航”活動。加強就業育人,引導學生服務國家重大領域重大戰略,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同時,合理利用資訊化手段,將智慧思政與學生工作相結合。

二是嚴守根本點,築牢築實,畫好意識形態的防線。加強輔導員輿論引導的能力,建好網路文明志願者,統籌全校資源,拉好一張網,下好一盤棋。從情感入手與學生産生共鳴和感召,講好身邊小故事,從學校的理念、愛國情懷方面講好大故事,做到科學發聲,回應關切,抓好輿論陣地的主戰場,佔領制高點,守好意識形態主陣地。

三是抓好突破點,用心用情,建好用好一站式學生社區。依託一站式學生社區,真正把資源整合、力量下沉,大力推進“五支隊伍”進社區,切實服務學生成長成才。

四是錨定落腳點,入腦入心,厚植涵養郵電情懷。學校提出“網路強國、網信報國”、“傳郵萬里、國脈所繫”等郵電情懷的教育,弘揚紅色電波精神,將學生的郵電情懷納入學生思想引領體系中,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郵電情懷意識,回答好“強國建設,教育何為”,“教育強國,北郵何為”等一系列問題。

蓋曉慶 北京工商大學學工部副部長

新時代的學生,00後、05後成為主體,他們是在全球化、商業化、網際網路的環境下成長的,呈現“四多四少”、“一強一弱”的特點。四多即個性訴求多、資訊渠道多、網上表達多、危機事件多;四少即規則意識少、人際交往少、社會閱歷少、深度閱讀少;一強一弱即自主意識強、抗壓能力弱。

基於以上特點,學校實施階梯式思政教育模式,從大一到大四分別開展新生引航、學術引領、素質提升、畢業助飛工程,注重學生在不同階段的不同需求,形成內外雙迴圈的教育形式,同時借助資訊化手段全面記錄和評價,力爭實現思政教育從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從線性延伸到迴圈閉環轉變。

建議大中小一體化可以從頂層設計思考,一是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勞動教育、規則意識教育;二是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網路、合理利用網路,讓網路不再成為使孩子迷失、家長焦慮、親子關係破裂的導火索;三是營造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圍;四是各個階段要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杜絕重整體、弱個體的教育,提高工作的精細化水準。

王鑫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團委副書記

當前,學生們普遍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實現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但在主體意識增強的同時,也出現了對於個體的過分關注,個別學生顯現出功利心強、缺乏榮譽感等現象。社會普遍性焦慮給學生帶來認知上的差異,內心想躺平,其實很焦慮,呈現出表面佛係、偷偷內卷,躺也躺不平、卷也卷不動的“仰臥起坐式”行為。同時,大學生的心理狀況、身體健康狀況也不容忽視,尤其是後疫情時代,部分學生在人際溝通、集體生活等方面出現障礙。此外,當代大學生普遍生活在物質相對富裕的時代,“421”家庭提供了良好的物質條件和更為開闊的眼界,但是也容易出現迷失自我、前進動力不足等現象。

針對學生群體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提出以下教育對策:一是思政工作者要向社會大課堂尋求答案,在日常工作中做到理論實踐相統一,顯性隱性教育相結合,輔導員、專業課教師、班主任等要以專業化教育支撐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實現精準供給;二是用心工作、用愛發電,想在前、做在先,理解學生、尊重學生、真誠相待,做有溫度的教育;三是基於Z世代學生特點,要更加重視網路思政,打造線上線下同心圓,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志願服務、科技競賽、集體活動,充分發揮育人功能,奏響“三全育人”“五育並舉”時代強音。

吳唐燕 中華女子學院學生工作部副部長

中華女子學院一直在探索女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的工作如何開展,每年也開展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的調查。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非常積極向上,具有堅定的政治信仰,強烈的愛國情懷,積極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健康向上的婚戀觀和家庭觀,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在探索五位一體的德育工作體系方面我們主要開展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開展學術研究,成立了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調查等工作;二是完善制度機制,探索提出了大一牽手,大二松手,大三放手,大四拍手的教育管理模式,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開展了適應性、基礎性、提高性和完善性的教育;三是提升課程教學,依託專業特色,開設女性相關的特色課程,開展了女性發展與性別平等的選修課程;四是組織實踐活動,開展社團志願服務,參與國家重大活動,通過實踐活動強化思想政治引領;五是建設特色的文化校園,給女生更多展示和鍛鍊的機會,推動優秀的傳統文化、革命文化教育教學,以文化的滋養心靈,涵養德行。

周偉 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院長助理、綜合辦主任

新時代大學生思想觀唸有以下特點:一是家國意識強烈;二是對社會的認知趨於理性;三是具有相對開闊的國際化視野;四是利己觀念比較強烈。

大學生的行為方式有以下特點:一是學習困難以及適應性弱;二是個性化與包容性凸顯;三是頹廢消極的生活傾向較為明顯;四是對物質追求有新的解讀;五是奉獻與獲取兼得;六是對社會道德認知和踐行存在雙重標準。

基於以上特點,學校學生工作對策如下:一是開展“三全其美”活動,即全覆蓋的志願服務工程、全程化的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和全員化的心理關注;二是做好宣傳工作,用好全媒體工作手段(公眾號、抖音、新聞、校園網等),宣傳工作不僅做好新聞報道本身,還要引導輿情輿論,展開“浸潤式的大宣傳”,即新聞工作者向前一步和學生隊伍結合起來,為學生思想教育提供助力。

譚碩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黨委宣傳部、資訊宣傳中心幹部

當下高校學生的思想行為呈現出新的特點,高校教育工作者應當立足於當前的實際情況採取針對性的教育措施,發揮宣傳陣地作用,注重採取多樣化思想教育形式等方面開始著手。以達到較好的工作效果,幫助大學生全面成長為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培養更多的優秀的人才。作為一所藝術類專業為主的高校,針對學生特點設置的教育對策和具體措施:

一是實施全員育人導師制的育人模式。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精細化培養,尊重教育規律、教學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結合學業導師、成長導師、行業導師、學友導師形成強大的育人合力,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和各環節。

二是加強思想教育引領。一方面從大學生日常專業理論學習入手,另一方面從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學習上入手,努力推進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有機銜接。

三是以國際大學生微電影盛典和全國大學生無人機航拍競賽為兩大賽事平臺,深化産教融合,引導學生參與到各類活動、賽事當中,在實踐中成長、鍛鍊。

王希 北京京北職業技術學院黨務辦公室幹部

專科院校的學生比起鑽研理論,更加善於動手實操;在思想狀態方面,大部分學生自我意識強,但自主能力不強,自製性不夠。基於這樣的特點,學校一是以競賽為抓手,以技能競賽為平臺,堅持以賽促學,以賽促技,賽學並進,培養技師型人才。

學校一是圍繞導、學、訓、創、賽五位一體的賽制,通過課賽融通,將競賽與項目化的課程相結合,重組課程內容,構建校內比賽、市級比賽,還有全國比賽三班級技術技能競賽的體系,對學生進行分類的培養;二是在學生管理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採取了12345的學生管理模式,即全院教學團隊一盤棋、一個核心指揮,輔導員、學生幹部兩條線雙重管理,輔導員、家長、學生形成三方合力,學生處各係黨支部書記、輔導員、入黨積極分子和學生幹部4級管理模式;發揮網路優勢,用好網路陣地,隨時關心關愛學生的學習生活,做好思想引領及事務管理,凝聚合力,傳遞溫情,從而提升思政教育的質效。由此幫助學生建立目標導向機制,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培養他們成為志存高遠的時代新人。(圖文/宣教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