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中國故事|董祝:一個雲南鄉村女教師的追夢旅程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孫小雪 | 時間: 2021-12-27 | 責編: 羅天林

改革開放前夕、中國雲南省普洱市寧洱縣的鄉村、四娃、採茶農,幾個關鍵詞聚焦下來,給人的第一印象,大概只剩下偏遠和貧窮了。出生於這樣一個時代、這樣一個地點、這樣一個家庭、又是一個女孩兒,在絕大概率的情況下,人生之路能實現夢想,甚至於擁有一個夢想,都是極為奢侈的一件事情。

面對這樣一個人生開局,如今人近四十的董祝打開了自己的話匣子:

築夢篇:一個雲南鄉村姑娘的“野望”

出生於1983年的董祝,父母以採茶務農為生,家中有四個女孩,要跟同樣以採茶務農為生,而家中只有兩個孩子的家庭比較,董祝家要清苦很多。排行老三的她,童年回憶裏多的是父母起早貪黑地勞作卻只能維持全家果腹的生活。在那時候的農村家庭,男性作為家庭的主要勞動力和經濟來源,因為家中沒有男孩兒,董祝四姐妹是要經常受到歧視的。

哈尼族的董祝採摘茶葉

貧窮!這是董祝童年最害怕也是每天都必須要面對的課題。放學之後,四姐妹如果不能第一時間回家幫助做家務,是要受到父親嚴厲呵斥的,因為每一口飯都對應著一份體力的付出。由於家中條件不好,從小四姐妹很少去同學家串門,因為父親説過,如果有同學來家裏,家裏實在沒有什麼可以招待的。到了吃甘蔗的季節,有的時候二姐會撿起地上別人吃剩下的最後一截,擦一擦,咬一塊可以吃的給小董祝打打牙祭。

董祝和媽媽一起採茶

期末考試一科考過90分有4塊錢獎勵!對於還在上小學五年級的小董祝來説,可以説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了,因為在她的世界裏,只知道爸媽每天辛辛苦苦一個月也賺不了幾十塊錢。那一年她和妹妹(當時在讀二年級)齊齊努力,姐妹二人分別有三門和二門考試考過了90分,拿到獎勵的兩姐妹把錢湊到一起正好二十塊錢,她們跑著回到家,把其中十塊給了爸爸,另外十塊給了媽媽。接過孩子們第一筆獎學金的媽媽,眼裏忍著淚水説:“三,一定要好好學習,你看,學習真的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

從那個時候開始,懵懵懂懂的小小董祝逐漸開始懂事,心中便擁有了人生第一個夢想:努力學習,改變命運!

追夢篇: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掌握了改變命運、實現夢想的小法門之後,小董祝的腦袋瓜像“開了光”似的,高分考入初中,一路披荊斬棘,到1998年,初中三年級的她,面臨著兩個截然不同的未來之路,是就讀中專進入師範然後順利畢業分配到學校當老師拿鐵飯碗?還是考取高中衝刺大學實現人生無限的可能性?當她滿心期待可以衝刺高考的時候,又不得不考慮到家中的經濟情況,便隨了父母的期待,初中畢業時考取了瀾滄民族師範學校。

為了畢業可以成為一名順理成章可以吃“公家飯”的優秀教師,儘早幫助爸媽分擔家庭的重擔,在師範讀書四年,董祝年年以一等獎學金的好消息回饋父母,她就像一塊巨大的海綿,瘋狂地吸收著師範學校所能帶給她的專業提升和社會實踐方面的養料,于2002年7月以優異的成績從瀾滄民族師範學校畢業。

然而,恰好在她畢業那年,師範畢業生在寧洱縣並不包分配,(恰好取消分配政策?)這個消息將她打回了命運的原點。對於一心渴望通過讀書改變自己命運的董祝來説,猶如晴天霹靂。畢業即失業,絕望之餘,她也只能選擇回到離家不遠的思茅(現在的普洱)市區打工,餐廳洗碗、賣燒烤、服裝店售賣員、酒店保潔她通通做過,當有人唏噓她一個師範畢業的高材生淪落到酒店裏打工時,她回答説:“當你的人生沒有退路的時候,還能做這樣的事情還能有這樣的事情可做,我就已經很知足了”。

打工第二年,小有積蓄的她回到家鄉父母身邊,開啟了創業之路:養鴨子。這是父親教給她的技能,結合她的勤奮學習和悉心呵護,很快她的收入從剛畢業打工時的20元/天變成了60元/天,一個月的收入輕輕鬆鬆突破了1000元。那時的她,正規劃著用賺到的錢擴大養鴨規模,逐步向養鴨專業戶方向發展,一個消息,再次將董祝的人生改寫。

圓夢篇: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

命運兜兜轉轉,一定不會忘記犒賞那些持續努力的人。2003年6、7月份,寧洱縣頒布了面向02、03畢業的師範生招聘教師的消息,也就意味著只要通過考試,董祝就可以做一名正式的老師了。是放棄財富可期的創業項目還是通過考試完成最初改寫命運的夢想?這一次,她再一次選擇並順利地隨了父母一輩子的願望:成為一名人民教師,不再做農民。

2004年2月,董祝通過層層選拔,成為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師,被分配到寧洱縣動先鎮上寺小學,一個比自己家還要偏離縣城的鄉村小學,經過8公里的土路顛簸,灰頭土臉地來到學校,沒有自來水、住平房,教授小學語文、數學,當二年級班主任,就這樣,她開啟了作為人民教師的全新旅程。

工作三年,董祝獲得縣級優秀教師

面對著一張張“灰頭土臉”的可愛面孔,董祝心生喜歡,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些孩子們教好!很快,她帶出的班級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給她,縣裏也給了她縣級優秀教師的證書和200元現金獎勵,她用那200元買了上寺小學歷史上第一個大熱水壺,全校的師生第一次在學校可以隨時喝到熱水了。

2005年,她遇到了職業生涯的第一個挑戰:初為人母,如何均衡工作與家庭?一心撲在工作中的董祝因為女兒的降臨,不得不面對孩子誰來帶?多少精力放在孩子身上?怎樣才能不影響教學工作?這些問題,她的媽媽和老公給了最大的支援,一方面媽媽負責帶孩子,在鎮中學教書的老公負責兼顧孩子,給了董祝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來滿足自己的工作提升。也就是初為人母的第二年,董祝又開啟了自己長達八年的中專升本科的自我提升。

雲南省普洱市寧洱縣動先鎮

直至09年董祝轉到動先鎮中心小學,使得她的教學才能很快被更多人看到,與此同時,一向快人快語的董祝,來到更大的學校,意味著面對更為複雜的人際關係,快人快語勢必要“水土不服”了。如何應對這個突如其來的挑戰?兼顧教學工作的同時,她虛心向前輩請教學習,快速融入大集體,以誠待人,與各學科教師積極主動地交流和學習。13年年底全校全票通過,董祝當選為鎮中心小學百年曆史上的第一位女性工會主席。榮譽背後,如何兼顧教學、人際和工會工作?董祝很快地迎來了自己職業生涯的第三個挑戰。她從關懷退休老教師入手,到培養新教師,創新性地將工會工作做到人心深處,幾年時間下來,在當地已是小有名氣的人民教師和頗有影響力的工會主席。與此同時,她也順風順水(不可避免)地迎來了職業倦怠期。

人,在實現了夢想之後,往往還沒有來及多麼歡喜,就很快陷入沒有盡頭的迷茫。職業倦怠,這也是董祝口中面臨的最為艱難的一次挑戰。然而,命運再一次眷顧了她,夢想課來到了她的學校,當仁不讓,她成為學校的第一批夢想教師。所謂的夢想課,其實是由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為學校捐建夢想中心教室,通過教師培訓來賦能課堂教學,以求真、有愛、追夢三大課程體系來支撐全人教育理念,更好地幫助孩子們自信、從容、有尊嚴地成長。這一切,對於董祝而言,充滿了挑戰,夢想課再次燃起了她對於職業的熱情。

造夢篇:一個渺小而偉大的造夢計劃

成為夢想老師之後,董祝第一次知道:方法比知識更重要、問題比答案更重要、信任比幫助更重要,這也是夢想課程的三大理念。通過15年、16年高頻率夢想課程的實踐和學習,她嘗試著將這三大理念融會貫通,運用到自己的語文課堂和班級管理當中,通過幫助孩子們建立責任感,最終大膽放手,孩子們的主動性被調動起來,學習熱情和成績同步提升。

夢想課堂

依託於以項目式學習方式展開的夢想課堂,真正實現了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孩子,也幫助教師完成了從教授者到啟發者的角色蛻變。現在的語文課堂上孩子們可以暢所欲言了,夢想課堂上收穫的積極效果反哺到學科課堂,孩子們的課堂參與度和學習效率整體得到提升,幸福的笑容成為董祝課堂上的“常客”。

2015年董祝的夢想教練培訓筆記

她將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運用到日常教學和管理的同時,也通過公開課和培訓的形式分享給更多的老師,實現了鎮中心小學教師隊伍整體的優化。當然,通過基金會強大的資源和遍佈全國成體系化的教師培訓,董祝快速地完成了夢想教師一星到四星的晉級,也正式開啟了自己作為夢想教練(培訓更多夢想教師)的旅程。    

董祝在課間帶領班級學生跑步鍛鍊    

故事的最後,董祝熱淚盈眶地説出自己的夢想:讓每一個自己接觸到或者接觸到自己的孩子,都可以自信、從容、有尊嚴地走向未來。

作者編後記:

後來,我們在普洱市的思茅一中,安排了董祝老師和她在上寺小學期間第二個畢業班的學生—羅航的一次重逢,十年未見,她的學生已經接過她的夢想接力棒,以一個市重點高中化學老師的身份開始揮灑青春和踐行夢想。

董祝的女兒,同樣是她畢業班的學生,今年以優異成績從普洱市寧洱縣動先鎮中學考到昆明的雲南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就讀高一,説起自己的媽媽,媽媽不但是亦師亦友亦的心理醫生,更是她心目中的榜樣。

董祝説起自己的學生,提到幾件令她動容的事情:某一天放學,校園門口站著剛升入初中不久的學生,他們回到小學門口等待著董祝,為了給她一個大大的擁抱;而現在畢業班的孩子們在夢想課上做了手工作品,會挑出品相最好的送到她的手裏;還有,在她的抖音號(你好!小祝老師)裏,我們會看到天冷時她為孩子們準備的襪子,以及孩子們在她生日時偷偷安排的驚喜和溫暖……

董祝家門口正在修建中的中老鐵路

截至2021年12月18日截稿,董祝老師説,她明天要帶著媽媽和姑媽坐家門口的中老火車去昆明看女兒啦!而這趟列車正是12月3日正式開通的中國往返寮國的國際鐵路。

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三十年,祖國由貧窮積弱逐步走向富裕強大,或許,小小的董祝就是這個大時代下無數個農村女孩兒中極其普通的一個幸運兒:

恰好

她有幸

有著一個看起來幾近“野望”的夢想

有幸

追逐夢想

又有幸

夢想得以實現

又恰好

她熱愛著,併為之熱淚盈眶著。(文/孫小雪)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