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超七成受訪大學生自認受到網路暴力影響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作者: 羅希 程思 畢若旭 | 時間: 2021-10-11 | 責編: 徐虹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羅希 程思 畢若旭

胡穎的社交媒體“炸了”——前所未有的200多條評論赫然羅列在評論區,一條又一條的抨擊和謾罵壓得她喘不過氣來。這是因為她發表了一條評論網路熱點事件的消息,因為話題熱度高,一些網友“衝進”她的賬號,要麼評論,要麼私信,只有極少數持反對意見的網友比較理性地發表自己的觀點,絕大多數都在直截了當地罵她。

作為北京某高校法學專業的研究生,李智偉一直非常關注網路暴力相關問題。雖然自己沒有親身接觸過網路暴力,但多個輿論事件均讓他印象深刻。“就拿新冠肺炎感染者因流調行程被網暴的事情舉例。雖然媒體多次呼籲理性看待,但網路暴力的觸角依舊像頑疾般難以消弭。”

網路暴力作為不同於現實暴力的“軟暴力”,是指在網際網路上發表具有攻擊性、侮辱性的言論、圖片、視頻,通過人肉搜索揭露當事者的隱私,對未證實的資訊進行先入為主的道德評判,甚至介入現實,侵犯當事者人格權益的網路失范行為。

作為網際網路的原住民,大學生在網暴漩渦中受到的影響更為直接且深刻。為了了解青年對於網路暴力的態度與看法,中國青年報·中青校媒面向全國高校大學生展開問卷調查,共回收來自107所高校的2397份有效問卷。結果顯示,88.44%受訪者認為,網路暴力是一群人湊熱鬧所産生的非理性行為,50.02%受訪者表示這是群體宣泄憤怒情緒的出口,14.27%受訪者則認為網路暴力是網民為了伸張正義所作的努力。此外,20.82%受訪者認為自己很大程度上會受到網路暴力事件的影響,包括情緒、説話方式等。56.70%受訪者認為自己會受到部分影響,例如影響對事件的判斷。此外22.48%受訪者認為自己基本不會受到網路暴力事件影響。

       藏在鍵盤下的“利刃”

在大三的一堂《媒介素養》課上,李昊向老師和同學們講述了自己在高中時遭受網路暴力的經歷。因為在社交平臺上直截了當地表達了自己對考試作弊的鄙視,同時希望學校嚴肅考場紀律,李昊陷入了一場“被網暴”的噩夢。很快,他的社交媒體賬號下多出了千余條不堪入目的評論。有人説他不給成績不好的學生留活路,有人用髒話辱罵他。不僅如此,他的手機號碼、家庭和住址也被“曝光”,有的網友揚言到學校找他算賬。“此後的一個星期,無論白天還是半夜,我的手機電話就沒斷過,一接起來就是來罵我的。很多留下謾罵的人甚至不是我們學校的學生,還有部分ID顯示來自周邊城市。”他説。

“如果你想要網暴一個人,花點錢就可以了。”就讀于上海某高校新聞專業的詹詩妍對網路暴力深惡痛絕。在好友遭受網路暴力傷害的經歷中,她發現:“普通人也可以有組織、有計劃地發起一場網暴。”詹詩妍簡單地闡述了一場小型網路暴力的組織過程。詹詩妍表示,這對於她的好友而言是一場無妄之災,“還好,我的朋友沒有被辱罵壓垮,理性地選擇了報警,網暴的始作俑者也對她進行了道歉與賠償。”

就讀于河南某高校文學專業的朝陸也一直關注著各類網路暴力事件。2020年東京奧運會期間,射擊運動員王璐瑤在女子10米氣步槍比賽失利後在網上貼出一張自拍照,不料卻遭遇網路攻擊。“因為一張自拍,她遭受了一場嚴重的攻擊。這讓我覺得匪夷所思。”朝陸和舍友一起到相關的超話下發帖呼籲大家理性看待該事件,但收效甚微。“一般類似事件中都有‘大V’發帖引流,擁有相當數量的粉絲和流量坐鎮。相比之下,我感覺自己勢單力薄。”雖然整個事件時長沒有超過一天,但依舊給朝陸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李智偉看來,網路暴力的本質是一種攻擊行為,“可能涉及侵權,嚴重的甚至是犯罪。”李智偉了解到,網路暴力實施者利用網路的隱匿性,在網路對公眾人物、素人,甚至未成年人進行誹謗、威脅。此外,網路暴力往往伴隨著惡意攻擊,是社會暴力在網路上的延伸。

胡穎也曾見過自己的好友為了自己喜歡的藝人在網上和“對家”發起語言鬥爭,“兩撥兒人互相向對方施暴”。“網路空間戾氣太重,一些網友看到什麼都想‘開炮’。”中青校媒調查顯示,85.48%受訪大學生認為網路暴力會對當事人造成精神和情感損傷,79.22%受訪者認為網路暴力對當事人構成侵權。在談及網暴行為的影響時,混淆是非(76.3%)、損傷網民的道德價值觀(71.13%)、導致網路環境戾氣愈發嚴重(69.55%)是受訪者認為其最主要的影響。

      “盲目站隊”的背後,是“法不責眾”的錯覺

“他們為什麼要這樣説?”被將近200人辱罵,讓胡穎看到那個社交軟體就難受。她卸載了軟體,告訴自己“眼不見心不煩”“專注到別的事情上”,幾天后才從不好的情緒中解脫出來。但這件事成了她心裏的一道坎兒。“我知道,有的人只是想發泄自己的情緒,反正發帖也是匿名的。”她甚至發現,一些網友對熱點事件的評論不僅不就事論事,還會加入自己的推演,越扯越玄乎,最後變成聳人聽聞的謠言。

在朝陸看來,網路空間自由度高、包容性強,“可以隨意發帖,也不需要對評論、發帖的內容負責,所以就導致很多人無所顧忌地發表言論。”此外,“對事件了解不全面、以偏概全、斷章取義也是可能導致網路暴力的原因。”

學者姜方炳在《“網路暴力”:概念、根源及其應對——基於風險社會的分析視角》一文中分析網路暴力根源時表示,網路技術的風險特性是催生網路暴力的潛在根源。一方面,借助虛擬技術構造而成的網路交互空間,為網路暴力的産生提供了主體多元、責任分散的輿論場域;另一方面,網際網路作為一個資訊生産和再生産系統,其中的海量資訊強化了網路受眾的風險感知度。

在學習《媒介素養》課程的過程中,李昊發現,每個人都是一個傳播中心,越是看到不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人們越傾向於去評論,甚至去謾罵。

李智偉認為社會環境、網路環境,以及網民心理是導致網路暴力産生的主要原因。“相對自由和隱匿的網路平臺,為這一部分群體提供了宣泄出口。網路環境的社會監管和自我監督相對弱化,傳播者責任心和犯罪感較少,因而言論控制難度較高。一些媒體平臺為了所謂的引流,故意引戰,産生對立和撕裂。此外網民的獵奇心理和娛樂心理、盲從和宣泄等心理因素也是可能導致網路暴力的重要原因。”

李昊見過不少賬號肆意地傳播一些未經核實的資訊。“他們有時候僅僅為了吸引眼球而向錯誤的方向煽動輿論,引導許多網友參與網暴。這樣沒有任何調查和核實的‘帶節奏’行為應該受到懲罰。”李昊説道。

學者姜方炳表示,社會轉型過程中風險的無序釋放是催生網路暴力的現實動因,而網民群體年輕化的結構特點和泛道德化的文化心理是催生網路暴力的重要因素。中青校媒調查發現,78.56%受訪大學生認為網民媒介素養不足、對事情認識不清晰就草率評論促使了網路暴力的滋生,缺乏道德和法律約束(76.43%)、宣泄私憤(73.09%)、網路監管不力(59.66%)也是網暴背後的重要成因。

        超九成受訪大學生願“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網路暴力事件發生後,對個體及整個社會産生的潛在影響讓李智偉憂心。“對個體而言,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網路暴力的受害者;對全社會而言,如果網路暴力不受約束,將有可能破壞公共規則、打破道德底線。”

網路暴力帶來的負面影響很多,其中混淆是非、讓人難辨真偽,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網民的道德價值觀,是朝陸覺得最值得擔憂的地方。“網路暴力事件下輸出的畸形價值觀可能會導致部分人的盲從,對網民尤其是未成年網民影響非常大。”

胡穎覺得,網路空間是開放的,任何人都可以發表觀點,這本來是一件好事,能讓更多人的聲音被聽到。”但是一旦有人開始用不健康的方式加入論戰,大家都發現在這個空間發泄的成本非常低,演變成網路暴力,不利於健康的網路空間的形成。”

胡穎曾經在學校裏上過《媒介素養》相關的課程。“大部分時候,我們對一個事件的了解都是片面的,而且事件是變化的,我們對事件的了解,往往要隨著媒體傳播的深入而推進。所以作為一個網民,應該有理性的思維,知道我們所聽到、看到的事件是不完整的,發表看法的時候,要就事實理性地發聲,而不是只追求一時的情緒宣泄。”

“證明自己沒做過某件事是非常難的。”詹詩妍希望網友在進行“雲評判”之前可以先理性思考一番事件的原委與證據,也就是現在網友常説的“實錘”,“就像電影《讓子彈飛》裏的六子被人污衊‘吃了兩碗粉,卻只給了一碗粉的錢’。等到人把刀捅進了肚子自證清白,一切都晚了。”

中青校媒調查發現,90.53%受訪大學生表示,自己將通過“遇到事件時先詳細了解、理性分析、不跟風發聲”的做法助力網路暴力的消除,77.89%會發動身邊的朋友一起拒絕網暴行為。為了避免自己在無形中受到他人言論的影響,每當有熱點事件發生時,朝陸總是第一時間查詢相關資料,了解事情的原貌。“只有在了解全面的情況下,才能完善自己的觀點,不會被一些看起來正確的觀點影響。”面對網路暴力,李智偉同樣認為,大學生要努力提高個人素養,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不盲從、不站隊,不做網路暴力的發起人。

儘管“深受其害”,李昊仍期待通過網際網路與更多同伴在觀點交鋒下進行思想交流。因此,現在的李昊還是會在網路平臺發表自己對一些事件的看法,如果有人來罵他,他就用邏輯、道理和對方溝通。

“如果自己是網路暴力的受害者,要學會自我疏解壓力,必要時尋求外界幫助。”作為法律專業學生,李智偉希望自己能通過專業手段幫助網路暴力的受害者,“我們要努力提升法律素養,在遇到網路暴力的時候,積極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合法權益。”此外,李智偉覺得大學生要增強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做侵犯他人權益和違法犯罪的事情。

調查結果顯示,86.07%受訪大學生希望對青少年從小開展媒介素養教育,增強獨立思考和理性表達能力;83.44%希望出臺相應的法規及制度,對網路暴力行為制定明確的判定和處罰標準;73.8%期待網路平臺進行一定規範並對網暴行為予以處理。

在朝陸看來,身為大學生的自己能力有限,但是要從自身做起,自覺抵制網路暴力。除了利用專業特長,朝陸也時刻提醒自己,保持鮮明的立場,不能盲從、不隨大流。“我們還應該學會不做沉默的人。”朝陸覺得雖然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小,“但無數個水滴匯聚便是海洋”。她希望大學生在遇到類似事件時能積極看待,明辨是非。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朝陸、詹詩妍、李昊為化名。)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