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滾動新聞 >

中國故事 | “深漂”校長劉漢文:用30年的敏銳助推教育與時代同行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陳尚寶 劉麗嬌 鄧曉婷 | 時間: 2021-04-27 | 責編: 羅天林

2020年9月1日,劉漢文以“聽鐘南山爺爺教導,做新時代好少年”為主題,為田心小學全體隊員上秋季學期思政大課。

2020年8月27日,深圳市鹽田區田心小學(以下簡稱“田心小學”)學生唐珩越收到了鐘南山院士的回信:“收到你的來信,這不僅是對我,更是對我國全體醫務人員在抗疫鬥爭中作出的貢獻的讚美。希望同學們多問’為什麼’,保持好奇心,努力求創新。” 這封回信以展板的方式在校園裏展示。

“多問為什麼”是田心小學孩子們的特質。這封回信的背後,是唐珩越項目式學習的優秀成果。該成果不僅入選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基於STEM教育理念的跨學科學習模式區域實踐研究》優質案例,還被課題組製作成為深圳市鹽田區家庭項目式學習可視化課程資源。

2021年3月,劉漢文接待來校調研採訪的教育部教育發展中心專家組。

據校長劉漢文介紹,疫情期間,在深圳市鹽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引領下,田心小學採取了線上授課和居家學習的方式,進行家庭項目式學習。

也許是偶然中的必然,學生唐珩越在觀看新聞時,看到鐘南山院士潸然落淚,便以《鐘南山爺爺為什麼哭了》為主題開展了項目式探究學習,並把學習成果以書信的方式寄給了鐘南山院士。沒想到,竟意外收到了回信。

居家學習期間,田心小學學生共完成32個項目式學習項目,其中,4個案例獲得了全國教育科學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舉辦的“家庭項目式學習案例徵集”活動一等獎。在國際StarT項目學習共同體舉辦的“基於冠狀病毒主題的項目學習評比”活動中,田心小學榮獲3個一等獎,3個二等獎和“優秀組織獎”。榮譽背後,是校長劉漢文敏銳觀察時代並引領師生共同探索的結果。

“廣大家長對子女成長成才的美好期盼,就是我工作的不竭動力所在”,這是劉漢文校長最常説的一句話。

今年是劉漢文到任田心小學做校長的第4年,時間雖不長,但辦學成績卻尤為突出——榮獲“兩國級+兩省級”含金量高、業內公認的集體辦學榮譽。從創建校長思政課到發展新樣態教育,再到各類多元活動的探索與開展,劉漢文持續實踐與輸出著田心“泓雅”理念與精神。如果把田心小學比喻成一個港灣,那麼遠航到這裡之前,劉漢文也曾歷經風雨和質疑。

查閱劉漢文的個人履歷——18歲從教,25歲來到深圳,三十多年來,他先後擔任四所學校校長。“這麼多次角色的轉換,對我來説,不變的是對教育的初心和責任。”劉漢文説。

與教育結緣始於客家文化的浸潤

“樸實、真實”的教育就是好教育。在採訪中,劉漢文反覆提到,而這種教育理念離不開他客家人的身份。

1966年,出生在廣東梅州興寧的劉漢文,從小就深深烙下了客家文化的印記。也許是因為深信“讀書改變命運”,客家人省吃儉用存下來的錢,多數都會投入到子女教育中。劉漢文説,梅州學者朱迪光有一次帶人遊覽梅州,旁人請他用一句話形容客家人的風氣,他只説了兩個字——“讀書”。

直到今天,客家人也是全國最重視教育的地方之一,從梅州走出來的客家商幫,也成為中國教育慈善的先行者。劉漢文與教育的淵源大約始於客家文化的浸潤。勤勞勇敢、敏而好學、革新創造的客家精神一直伴隨著劉漢文的教育事業直至今日。  

2006年5月,劉漢文攜手香港新界沙頭角中心小學呂東明校長(左)遠赴梅州山區洋門小學,開展“梅—港—深三地手拉手”活動。

上世紀八十年代,一批最優秀的學生群體走進了中等師範學校,接受了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回憶起自己的經歷,劉漢文感慨不已:“18歲從中師畢業,走進離縣城30多公里的偏遠山村,開始了我的從教之路。那個時候山村的建設是比較落後的,整個學校的辦學條件還非常簡陋,即便是這樣,但我依然感到亢奮,這大概是初為人師的原因吧。”

劉漢文在這所當時在鎮上較優質的學校裏,開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他要負責整個四年級的教學工作,既做班主任,又要教語文、數學、音樂、畫畫等,每個星期多達20節課。

因學科之多,他只好借著煤油燈光,日復一日淩晨起來備課。劉漢文保持著熱情洋溢的激情,除了帶給學生們生動有趣的課堂之外,他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生身上,“我熱愛學生,我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有學上,有書讀。”

對於那些因為成績不好或者家庭經濟條件困難而放棄讀書的學生,劉漢文便挨家挨戶走訪,雨天泥濘的道路,冬天呼嘯的北風,不管有多困難,他依然堅持做家長和孩子的工作,讓孩子重返課堂。這段特別的鄉村工作經歷,寄託了一個教育人最摯誠的希冀。

可以説,在客家“重文教”的影響下,劉漢文自小在心裏種下的這顆教育種子,已逐漸長成參天大樹。

深漂之旅,一個“菜鳥”校長的進階

1991年9月, 25歲的劉漢文從廣東梅州來到深圳鹽田區。彼時,是深圳特區建立的第二個十年,全市加快了發展的步伐,正因如此,深圳更需要像他這樣兢兢業業的人。

1991年9月,深圳羅湖區沙頭角鎮海濤小學(以下簡稱“海濤小學”)成立,劉漢文便在這所新成立的學校擔任教師,開啟了他的“深漂”之旅。劉漢文依稀記得,在當時,為了給學生列印課表,他常常把蠟紙刻好,然後油印,這便是俗稱的“油印機”。

上世紀五十至八十年代,油印機是學校不可或缺的教輔設備,劉漢文説:“刻寫蠟紙是教師的基本功,刻寫需一筆一劃地進行,用力要適度,行筆速度適中,儘量不要連筆刻寫,連筆容易戳破蠟紙,如果修復不好,就要重新換一張刻寫,不但浪費蠟紙,而且耽誤時間。刻出來的字體大小適中,行距疏密有致,印出來的字跡才能美觀大方。蠟紙刻完,工作才完成了一半,接下來便是印刷。”

如此繁瑣的印刷過程,數不清換了多少紙,重來多少次,但為了方便學生們上課,劉漢文都耐心細緻的完成。靠著這種勤奮、紮實的客家性格,他被提拔為該校教導主任。對劉漢文來説,擔任教導主任是他教育生涯的分水嶺。在這之前,他只懂得如何管理,但缺乏自己的思想。正是有了這樣的學習和歷練,他的思路得以慢慢理順。

1996年,劉漢文任職深圳羅湖區沙頭角鎮東和小學(以下簡稱“東和小學”)副校長並全面主持學校工作。這一年,他30歲。

1996年11月,時年30歲的劉漢文,被上級教育部門從教導主任崗位提拔為羅湖區沙頭角鎮東和小學副校長(主持學校全面工作)。

這所創辦于1917年的學校,是一所具有光榮歷史傳統和時代特色的學校。面對有著如此悠久歷史的學校,劉漢文卻犯了難。“30歲當校長,且沒有經驗,能行麼?”質疑聲最大的便是學校的老師了。

劉漢文深知,改變老師對自己的看法,必須要用辦學思想引領,必須要身體力行。“只有理念認同了,對你人格認同了,才能得到認可。只有自己優秀,別人才願意追隨他。”

於是,他把客家人務實敏行、敢闖敢幹的優勢發揮到極致,用行動去感染、激勵教職工,給他們一種榜樣的力量。但想要改變質疑聲,這還遠遠不夠,他又從應酬中擺脫出來,開始鑽研現代教育管理理論和教育政策,做教育行家的裏手,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重新分配了時間,把學校工作分輕重緩急梳理清楚,“要相信、尊重、依靠教職工,盡己所能努力解決他們在工作、生活上的難點。”

一年後,由於出色的教育能力,劉漢文升任東和小學校長,同時也帶出了一批具備高素質職業素養的教師隊伍。他稱這是自己的“菜鳥”校長階段。

創建鹽外小,為鹽田樹立品牌學校

2001年9月,肩負著創辦“一所優質、特色品牌學校”的辦學使命,劉漢文被鹽田區教育局委以重任,擔任該校創辦校長,一幹就是16年。

2001年,深圳特區提出“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先鋒城市”“文化立市”等戰略目標,在深圳與國際接軌的時代背景下,英語成為了重中之重,此時的深圳乃至全國都掀起了學英語的熱潮。這種需求更是在2001年12月,中國歷經15年談判正式加入世貿組織之際,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歷史新階段後尤為熱烈。

同年,正值鹽田新區建區三週年的歷史節點,鹽田區要在這裡建設一所新校——沙頭角小學,並計劃把該校建成特色的、優質的小學使之成為鹽田區的品牌。幾番討論,鹽田教育局決定把英語作為品牌學校的重點學科,而沙頭角小學更名為“鹽田外國語小學”(以下簡稱“鹽外小”)。

得益於在東和小學5年的積澱和客家人開拓創新的品質,劉漢文成為了鹽外小校長的首選。新的學校如何規劃和發展?一切又是新的未知。考慮再三,他決定迎難而上。“為鹽田樹立品牌學校,壓力很大,但關乎教育的熱情更大。”就這樣,他拋下了所有的思想包袱,欣然赴任。

同年9月,該校正式投入使用。此前,鹽田區開始組建“籌辦鹽外小外出學習考察團”。劉漢文作為成員之一,隨團前往深圳南山外國語學校、成都外國語學校、南京外國語學校等地進行實地調研考察,以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為辦好這所新學校拓寬視野,謀求創新。6月,劉漢文正式被任命為鹽田區外國語小學校長,並立即全盤著手學校各項籌備工作。

2001年9月1日,以“特色、優質、品牌”為願景,秉承“外語突出、各科領先、和諧發展”理念的鹽外小舉行了首屆開學典禮,劉漢文開始了新的征程。

步入正軌後,鹽外小開始聘請外教,從香港引進英語教材並採取“小班化英語+雙語教學”教學模式,這在當時來説,是在深圳市乃至全國處於領先地位的。

為了照顧好每位學生,鹽外小開設了小班教學,即外教課把38人的班級分為每班19人,如此一來,增加了學生們參與互動的時間,提高學生們的主觀能動和競爭意識。鹽外小成為了劉漢文實踐“人本、人文、人格”學校管理模式的“實驗田”。

2011年9月,劉漢文在深圳市鹽田區外國語小學校慶十週年慶典大會暨文藝演出活動上講話。

在他的帶領下,鹽外小的學生因流利的英語口語和綜合的英語能力登上了全國中小學英語“希望之星”的大舞臺,最高成績榮獲原中央電視臺舉辦的“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全國小學組第八、第四名!

周邵瀚同學在全國“模聯”深圳賽區比賽中脫穎而出,赴紐約聯合國總部參加活動大放光彩!鹽外小的童聲合唱團更是獲得了世界合唱比賽金獎!徐詢老師榮獲全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大賽的一等獎!

此外,和他一起工作的教師,如今已分佈鹽田乃至深圳各個學校,有的已經走上管理崗位甚至當上了校長。在鹽外小工作了16年,這所學校成為了鹽田區乃至兄弟區家長們非常信任和十分嚮往的學校,劉漢文桃李滿天下。

他説:“我的很多教育理念都是從鹽外小實踐,認識,再實踐中成熟的,並且不斷完善。很欣慰,遇見能與我一樣,對教育事業有無限忠誠和熱愛,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追求的行政幹部和教師隊伍,一起實現我們的教育理想。事關鹽田區教育的發展,我責無旁貸。”

慧學善思,為教師搭建特色舞臺

劉漢文一向對自己要求嚴格,對教育充滿理想和熱情,2017年7月任職田心小學校長後,他將這種高標準也落到了教師培養上。

創辦于1987年的田心小學,現有師生1200多人。仔細觀察田心小學校名“田+心=思”,就不難理解田心小學“慧學善思”的育人目標和“學思課堂”的教學模式。而“思”字也是他教育事業發展的核心,善於思考,敏而好學,與時俱進。

在劉漢文的帶領下,無論是學生成績還是綜合素養,田心小學都走在鹽田區前列。不僅成績出色,在書法、合唱、籃球、舞蹈、體育等多個領域的國內國際大型賽事中,都活躍著這所學校的學生。

劉漢文回憶,剛到田心小學,教師隊伍人才面臨著斷層,“學校要辦好,師資隊伍是關鍵。”劉漢文想方設法、頻頻出招:為青年教師搭建平臺;對有潛力、肯鑽研的青年教師委以重任,調動老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關注細節,對每名教師進行人文關懷;引入資源,為名師提供“走出去”的機會。

2021年4月,劉漢文在深圳鹽田、深圳大鵬新區、杭州臨安、新疆喀什四地校長研討學習會上做學校管理報告。

正是劉漢文的這種格局與智慧,不僅成就了一批教師精英,更讓他們凝聚成一個快樂、向上的專業團隊。

“你能翻多大跟鬥,就給你搭多大舞臺”這是劉漢文對老師們説的最多的話。為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田心小學實施“名師引領、青年教師發展、中壯年教師再輝煌”等系統工程。

2016年,大學畢業生吳葉紮根鹽田,正式成為田心小學的語文老師,她説:“學校會傾盡全力幫助我們抓住每一次提升的機會,每當老師需要參加比賽、上公開課,學校的科組總是集體出動,群策群力,一起磨課、提建議。”在2018年鹽田區“四有杯”教師綜合素養大賽中,吳葉獲得唯一的特等獎。她執教的課例在2019年廣東省優秀教學設計評比活動中也榮獲了一等獎。

除了關注教師的成長,劉漢文還注重教師們的特長培養,他鼓勵教師們用自己的特長去開發校本課程,並且為他們創造機會。

興校必先強師,田心小學始終堅持“教師第一”的理念。如今,田心小學已構建由各級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專家型教師組成的人才梯隊,師資力量日漸增強。

探索德育新路徑,為學生成長導航

2021年春季學期開學,劉漢文校長在校門口迎接返校的孩子們,併為他們送去新年的祝願。

多年來的校長生涯,讓劉漢文能夠站在更宏觀的視角觀察教育,在學校多元文化碰撞的新興勢態之下,他關注到每個孩子的成長,希望教師能夠因材施教,學生能夠人盡其才,個性發展。

為此,田心小學主張“生活德育”,倡導“生活即教育,學校即社會,環境即課程,處處有學堂”的德育觀。此外,田心小學全校教師隊伍中有超過80%的教師持有心理健康B證或C證,班主任隊伍持證率超過90%,形成了上至校級領導、下至各科老師完整的心育工作組織架構。

2018年11月,田心小學周之淩同學獲得了深圳市第七屆“美德少年”稱號,這份榮譽在全市僅有10名。2020年12月,經共青團深圳市委員會、深圳市教育局、少先隊深圳市工作委員會推薦的中國少年先鋒隊鹽田區田心小學大隊,成為深圳市唯一榮獲本屆“全國優秀少先隊大隊”集體榮譽的少先隊組織,此榮譽是經黨中央批准,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少工委授予全國少先隊集體的最高榮譽,每三年評審和表彰一次。

德育説來簡單,實際推進起來卻存在實效性和針對性不夠強的問題。為此,劉漢文儘量創造條件,以課程為核心載體,通過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來深化實施“一體化”學校德育。

在課程育人方面,他常根據社會熱點來決定自己的思政課題,2020年9月,田心小學首先開展了課程育人——校長思政課。

2019年,劉漢文在國慶70華誕少先隊員主題日上,以《從新中國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征程中汲取磅薄偉力》為題給全校師生上了第一節思政課,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為同學們講述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艱難歷程。

他以“中英街歷史”為例,告訴孩子們每年3月18日這一天,鹽田區中英街的警世鐘要鳴18響。這“18響”的由來要追溯到1898年6月9日,當時,中英兩國在北京簽訂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英國依據條約向清政府提出了“租賃”新界的要求。

次年3月16日,中英勘界代表來到沙頭角勘界,18日完成勘界。此後,香港和大陸的邊界線從九龍界限街向北移至沙頭角。新劃界限把沙頭角一分為二,形成了英界沙頭角和華界沙頭角。“3.18”沙頭角勘界日不僅是中英街形成的歷史背景,也是中英街警示日活動的由來。

為時刻提醒青少年“勿忘國恥、振興中華”,2002年3月,深圳鹽田區決定將每年的3月18日定為“中英街318警示日”。

劉漢文每次的思政課都是從身邊熟悉的人、事、物引入,這樣一來,既帶動了學生的興趣,學生也收穫了知識。“廣大家長對子女成長成才的美好期望,就是我工作的不竭動力所在。”當劉漢文説出這句話時,你能清晰地感受到它的份量。

用“學思課堂”構建教育新樣態

鹽田區第二屆“四有杯”教師綜合素養大賽特等獎獲得者——青年教師吳葉的語文“學思課堂”,讓學生“想學”“願學”“會學”。

獨特而豐富的教育經歷,讓劉漢文能夠以更高的層次和更廣闊的視野審視教育,捕捉時代對教育的要求,讓教育與時代接軌。

新樣態學校實驗是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倡導和引領的學術性實驗,從“美麗校園、智慧教育、課程再造、魅力課堂、創新管理、家校共育”六個方面對區域教育進行整體提升。

2017年2月,在鹽田區教育局和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大力倡導和推動下,鹽田區全國首批全部學校整體加入實驗。經過近三年的研究與實踐,鹽田區新樣態學校建設對促進鹽田教育內涵式發展,辦學水準和教育教學品質整體提升,起到了很好作用。

老學校如何適應新時代發展需求成為新樣態學校?思考再三,劉漢文認為,打造一支職業素養過硬的教師隊伍、升級課程體系、實現校家共育以及創新管理與新樣態學校密不可分。

2019年5月,成功承辦了新樣態2019學術年會田心小學分論壇活動,一場社團展演、兩個實踐介紹、四堂課堂教學展示,得到了與會嘉賓的一致好評。

在系統推進“新樣態”六大工程建設過程中,田心小學緊緊抓住“課堂革命”這一核心工作,主動擁抱“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新時代教育。

“學思課堂”是田心小學探索構建的全新課堂模式,其基本理念是“先學後教”,即學生先進行課前或課中的自主學習;“以學定教”,即從情感出發設計和組織教學;“為學而教”,即教師的教要為學生的學而教;“以學評教”,即由評“教”轉變為評“學”。而這種設計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培養學生“想學”“能學”“會學”“堅持學”的學習意識,讓課程教學成為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主戰場”。

例如,在田心小學資訊技術教學中,老師們會精心設計各類環節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scratch編程課——吹泡泡》這節課上,老師事先將泡泡水帶到教室,並邀請學生上前來體驗吹泡泡,從而自然引入scratch製作一個吹泡泡小遊戲的課堂主題,通過任務驅動法,老師幫助學生把製作一個吹泡泡的遊戲大目標,拆分成一個個小任務,並交還到學生手上,通過自主學習,學生的內在潛力被充分挖掘出來。

2019年4月,該校成功舉辦了“新樣態2019學術會田心小學分論壇”,一場以社團表演、兩個實踐介紹、四堂課堂教學展示為主的活動,得到了專家學者的肯定和好評。

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教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余仁生在會議上總結道:田心小學把這個新樣態描述得非常清楚,劉校長提出“教師第一”建設 “至善”主題教師文化、“思”主題學習文化、漢字綜合性學習主題文化、“泓•雅”主題校園文化四大校本主題文化。這就是新樣態學校高品質發展的新經驗、新樣本、新典範。

“花開在田,厚植於心”

深圳市優秀少先隊員、鹽田區最美兒童、全國教育科學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舉辦的“家庭項目式學習案例徵集”活動一等獎獲得者,六(2)班洪萱同學向嘉賓介紹田心小學項目式學習開展情況。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學生”。

田心小學在深圳市鹽田區科學研究院的引領下,開展了“家庭項目式學習”,這種學習方式是在老師指導和家長協助下,學生尋找生活中、學習中所遇見的問題,以問題導向開展基於項目進行的主動而深入的探究活動。

學校不僅以項目式學習的方式不斷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還通過課程整合以挑戰“田心吉尼斯”項目激發學生的潛能,內容涵蓋了語文、數學、英語、資訊、心理、科學等多個科目,為孩子們搭建了課內課外學習、交流和活動的平臺。

劉漢文為到訪田心小學的北京師範大學—浙江杭州臨安名校長項目的校長學習團介紹該校的“漢字文化園”。

“田心小學的辦學視野要很廣闊,教育追求要很高遠,教育內涵要很豐富。我們培養的學生,要成才先成人。”劉漢文如是説。

劉漢文是全國漢字文化教育聯盟的副理事長,該聯盟于2019年成立,由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指導。作為廣東省首批“中小學優秀文化傳承學校”,田心小學把書法引進課堂至今已有27年的歷史了。建設漢字文化園,開展漢字文化學習,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田心小學文化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實,這種濃郁的優秀傳統文化氣息,從走進校門便可感受到,書法墻、書法拓片等在校園隨處可見。劉漢文表示,學校每週開展一節書法課,學生們會利用午間20分鐘時間進行硬筆“天天練”。説著,他便拿著毛筆在校園石臺上寫下“花開在田,厚植於心”八個字,這也是田心小學全體教職工厚植的教育情懷。

2018年12月,在田心小學承辦“漢字學習聯盟(深圳)”成立儀式暨首屆“基於漢字學習”的研討會上,蒞臨活動的鹽田區人民政府副區長莫熙玲(右二)觀摩學生現場書寫。

2018年12月18日,“漢字學習聯盟(深圳)”成立儀式暨首屆“基於漢字學習”研討會在田心小學舉行。活動中,100名同學現場展示硬筆書法,53名學生用篆、楷、隸、行等四種書體集體合作,一起書寫近500字的《大學》總論百米長卷書法作品。此外,該校還創編了“習字操”,形成了“自然書寫,誠懇學習”體系。“練習書法,不僅明智、益美,更重要的作用在於育德、正心、修身、立人。”劉漢文説。

目前,田心小學還與鹽田其他學校一起舉辦《弟子規》、《三字經》、《論語》等國學誦讀活動,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劉漢文注重總結與交流,善於帶領團隊傳播辦學成果與經驗,讓田心小學吸納了更多優質資源。

2020年12月,在深圳高級中學北校區承辦的“第三屆全國漢字文化教育聯盟大會”上,副理事長劉漢文代表聯盟理事會做工作報告。

田心小學的創新舉措不止於此,有的正在起步,有的還在萌芽,有的獲得推廣……一系列的改革與創新逐漸成形、固化、踐行,把田心小學的治學理念落實到實處,也讓“文化治校”成為了可能。

2017年11月,作為“首屆全國文明校園”的代表之一,劉漢文(第二排右六)和其他代表受到了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前中)等領導的接見。

劉漢文是鹽田區唯一深圳市名校長的獲得者和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頭銜雖多,但劉漢文向來謙和低調。四年來,在他的引領下,田心小學先後獲得兩項國家集體榮譽、兩項省級集體榮譽。談及“辦學秘訣”,劉漢文笑稱,“教育這件事本來就沒有秘訣,只看你的出發點是什麼,是否真正為孩子的成長需要和未來發展考慮,如果説有什麼秘訣的話,那就是情懷和使命”。

“説來也巧,來深圳30年了,我的工作單位可以概括為‘兩老兩新’,‘兩老’的意思是東和小學和田心小學都是辦學歷史悠久的學校,這需要我在‘老紙’上新描繪;而‘兩新’則是海濤小學和鹽外小都是新建的學校,那麼我要在‘白紙’上描繪。”劉漢文打趣道。

有著37年從教經歷,做過25年校長的“教育老兵”,劉漢文總是勇挑重擔,滿腔熱忱地投入到工作中,他不斷探索著新的教學策略和學校發展理念,深入研究學生的真正需求。幾十年的堅守,初心如磐,蘊藏在心中的是那份永遠無法割捨的教育情懷。 (通訊員 陳尚寶 記者 劉麗嬌 編輯 鄧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