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滾動新聞 >

中小學家訪制度如何落到實處

來源: 中國教育報 | 作者: | 時間: 2020-11-05 | 責編: 郭穎慧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明確要求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將家校聯繫情況納入教師考核,指出教師家訪在強化一線學生工作方面的重要作用。

毋庸置疑,教師家訪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教師家訪是落實新時代教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客觀需要,也是強化家校關係,增進師生關係,改善教群關係,促進教師、學生和家長之間有效溝通的一種重要教育形式,是拓寬教師教學視域,使教師全面深入了解學生學校學習背後的故事,並以自身品德、學識、愛心和情感,進一步影響和感染學生身心,有針對性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種重要途徑。教師家訪既可拓寬和加深教師對學生成長規律和家庭教育環境的認知,又可以此達成家校之間彼此信任、真誠協作、互促共進、和諧融洽的教育關係。

近年來,各地對教師家訪工作進行了積極探索。例如,雲南省昆明市開展的“萬名教師家訪活動”,浙江省舟山市開展的“百名校長、萬名教師家訪活動”等。但總的來看,社會、學校、教師和家長對家訪工作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各地家訪工作發展仍不均衡,有些中小學校忽視、淡化,甚至放棄教師家訪工作,家訪制度尚沒有落到實處。

具體而言,中小學校教師家訪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一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門對教師家訪工作不夠重視,缺少相關推進政策與輿論宣傳和指導,導致教師家訪工作發展緩慢,甚至停滯。二是,有些中小學對教師家訪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不充分,沒有制定出推進教師家訪工作的相關管理、培訓、考核和保障制度,使得教師家訪工作無章可循,使得教師家訪的目標、內容、流程、方式、評價等環節缺乏規範性和科學性。三是,很多教師對家訪工作的認識存在偏差,認為現代化的通信工具完全可以替代傳統的到府家訪、家長怕暴露家庭隱私並不歡迎教師到府家訪、對那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學生進行家訪沒有意義等。教師的這些認識偏差無疑阻礙了家訪工作的深入開展。

針對這些問題,各地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教師和家長需要攜手共同推進教師家訪工作,充分發揮家訪制度的協同育人功能,並使教師家訪成為學校教育的一項常規性工作,抓緊抓實、落到實處。

首先,教育主管部門要切實加強對教師家訪工作的頂層設計、理論研究和科學管理。教育主管部門要出臺教師家訪相關的政策措施,通過不同媒介加大思想宣傳,讓學校管理者、一線教師和廣大家長深刻認識到家訪的重要意義;要鼓勵教育專家和一線教師通過課題、調查報告、論文等多種形式,加強教師家訪工作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另外,針對不同中小學的實際情況,教育主管部門要制定不同的考核和評價標準,建立教師家訪的長效管理機制。同時,要積極開展教師家訪工作培訓,指導教師家訪工作向著科學化、規範化方向發展。

其次,學校要建立教師家訪工作管理制度、工作條例和實施辦法,以制度推進教師家訪工作。一是,明確教師家訪的目標、要求、內容、流程、方法、評價等,讓教師家訪工作的開展做到有理有據、有章可循,提升家訪的科學性和規範性。二是,建立教師家訪支援保障制度,加強學校層面的教師家訪培訓,提升教師家訪的專業能力。同時,針對不同學生家庭的特點和需求,指導教師分類、分時家訪,提升家訪的科學化水準。三是,探索教師家訪考核評價體系,注重考核的全面性、科學性和真實性。對教師家訪考核要做到數量與品質、長期與短期相結合,與教師評優評先、職稱評定相結合。四是,構建學校家訪文化,在校園中加強教師家訪成果展覽和宣傳,將教師家訪的點滴融入學校日常教學與管理,以生動的家訪案例激發學校辦學活力和課程教學活力。

再其次,教師要認真學習家訪相關政策與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學校各項家訪政策和要求。教師要將家訪政策和制度與自己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家庭背景相結合,制定出具體的家訪實施計劃,並按照計劃有針對性地、有條不紊地深入學生家庭,了解學生的學習環境、生活方式、現實困難、興趣愛好等情況。同時,以家訪為契機,教師要深挖學校教育之外的、能夠深層促進學生發展家長進步的教育動力因素,切實幫助學生改善學習和生活環境,推動學生全面發展。教師要加強對家訪設計、實施、反饋等的全過程研究,積極記錄和分析每一個家訪案例,總結家訪經驗,及時發現和反思家訪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難題,並主動與學生、家長一道解決。同時,要將自己的家訪成果與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的要求進行比照,分析其中優點和不足之處,不斷加以完善。當然,教師也可以積極創新家訪的方式方法,嘗試將傳統到府家訪與依託“網際網路”手段的新型家訪形式相結合,提高家訪的及時性、靈活性和滿意度。

最後,家訪制度的落實離不開家長的支援。家長一方面要積極了解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的家訪政策,與孩子一起做好教師家訪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並積極主動配合教師的家訪行動。另一方面,要以教師家訪為窗口,主動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真實向教師全面展示孩子在家庭中的學習態度、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等內容,自覺向教師學習處理親子關係、提升孩子學習能力、疏導孩子心理問題等各种家庭教育知識,更好地促進孩子成長。

(作者:張勇 徐文彬,單位:南京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