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家庭教育 >

怎樣網路1000萬早教媽媽的心?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時間: 2020-07-29 | 責編: 徐虹

目前我國0-6歲兒童數量接近1億。這數字背後,是當代家長龐大的“精細育兒”需求。他們既希望孩子快樂成長,又害怕“輸在起跑線上”。面對更激烈的同輩競爭和育兒資源匱乏的情況,年輕的家長們常會感到焦慮。這一代家長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視對孩子的陪伴,但國內親子陪伴的品質卻不容樂觀。據《2019年中國親子陪伴品質研究報告》的調查顯示:91.7%的0-3歲孩子父母和97%的4-7歲的孩子父母群體認同高品質親子陪伴的重要性,但其中八成父母仍在以低品質的方式陪伴孩子,很多的陪伴僅僅只是形式上的“陪著”而已。

如何提高陪伴的品質,並且讓親子過程變的快樂?小步在家早教的創始人及CEO彭琳琳和她的團隊認為:早教的核心在於父母的參與,結合發展特點培養孩子的各項能力比推銷玩具或者純粹地講健康餵養要更有意義。養育應該是家長與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教會家長正確的親子互動方法,才能讓“陪著”成為“陪伴”。

懷揣著這樣的想法,2017年初「小步在家早教」在北京成立。其他的家庭早教或者早教平臺都在著眼于教育孩子,但自創了一個“在家早教”賽道的小步,卻專門針對家長提供系統的早教培訓。“每天給用戶推送一個親子遊戲,三五分鐘的時間就把遊戲內容和背後的知識講清楚,引導家長帶著孩子在家做。以這種“理論+實踐”的方式,讓孩子在‘玩中學’”,彭琳琳説。

早在成立之初,小步團隊發現:不管孩子多大,發育情況如何,很多家長帶孩子就是簡單的“舉高高”、講故事,缺少科學指導,家長大多是憑感覺在帶孩子,時間長了家長和孩子都覺得“沒事可做”。這顯然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不利,所以小步的課程是從“在家怎麼玩”開始的。但那時“在家早教”模式並不被看好。眾所週知,“網際網路+”是“懶人經濟”,依託著移動網際網路存在的“在家早教”偏偏逆流而上,它不僅沒通過網際網路把家長從帶娃中解放出來,反而需要家長投入更多的精力進去。當時的彭琳琳似乎不在意這些,用她的話説,“堅持高品質陪伴對孩子就是一件絕對正確的事情,為了讓孩子的成長不Tough,小步願意Tough,並且樂在其中。”而這個“Tough”也的確讓小步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在家早教”與生俱來就是困難模式。首先,由於市場上沒有同類産品,家長對在家早教不了解,小步也沒有成功經驗可參考,所以一切都要從零開始溝通;其次,目前行業內還沒有通用的標準,如何衡量在家早教的教學效果,讓家長更直觀的看到變化也是問題。

沒有先例就摸著石頭過河,而要好的效果就必須有好的課程。於是課程研發成了小步的重中之重,在用戶的反饋中不斷的迭代,不斷的擴充産品。這其中的三個核心在於:要結闔家庭場景;符合孩子的發展規律;讓非專業出身的家長也能輕鬆上手做。

首先在結闔家庭場景方面,小步努力將課程主題融合到了家庭環境中,比如水、食物、認識自己的身體、天氣等等。這樣的內容不需要大型場地也不需要傳統玩具,取而代之的就是家中用常見的礦泉水瓶、碗、勺子、密封袋等常見的物品輔助教學,小步稱之為“開放式教具”。提到開放式教具的優勢,幾乎每個小步團隊裏的人都會滔滔不絕。“它玩法多,每個小東西都能幾十上百種玩法,全面鍛鍊到孩子的各種能力”,“玩法多孩子就不會膩,很多上百元的玩具孩子玩上幾天就仍在一邊了,但是這些教具變著花樣玩孩子能玩很久”,“它性價比高,買一件玩具的價錢能買一大盒教具,大大降低了家長養娃的壓力”。儘管是常見物品,仍然有家長反饋家裏沒有這些東西。為了保證課程的順利進行,小步決定將透明紗巾、皺紋紙、絨球等家長不好找到物品也做成了教具包送給購課的家長。

這個想法雖然美好,但給寶寶配教具包的事顯然是個“坑”。因為市場上並沒有成熟的開放式教具供應商,同時符合0-3歲兒童用品的標準極高,課程內容裏需要的教具又極其細碎。為了選到更加安全可靠的教具,僅僅一個絨球小步就對市面上過百家供應商進行了排查比較,而小步僅0-3的課程共有7大盒教具。産品的各項參數,品質,是否可以滿足課程需求,如此一樣樣選下來,幾乎是開了一條新的産業鏈。

儘管小步團隊在教具選擇和課程安排上已經絞盡腦汁,但在家長面前卻頗有一點“吃力不討好”。見慣了精美玩具的家長大多在看到這些教具的時候第一反應都是覺得不可思議,“就用一張紙就能早教了?”,“這太簡陋了吧!”國內家長初期往往是很難接受的。這種落差來自於玩具的精美與教具的樸素,也來自對在家早教概念的不理解。而一旦開始嘗試,孩子很快就能從中受益。事實上,早教中用開放式教具是參考的瑞吉歐教育理念,這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已經非常普遍,早期孩子的發展非常快速,普通玩具的玩法單一且封閉,很難長時間全面的鍛鍊孩子的各項能力,但開放式教具卻可以變換出更多的玩法。小步團隊對此在用戶回訪中也得到了證實,堅持使用一個月以上的家長對開放式教具的接受度會非常高,甚至一些深度參與的家長認可到追捧的狀態。

其次是在符合孩子的發展規律的方面,小步教研團隊將課程做了精確的月齡劃分——6個月以下課程每個月一劃分,6-30個月的課程兩個月齡一劃分,而線下早教機構普遍只能做到6個月劃分一次。孩子在早期的時候發展很快,線下機構由於有專業的早教老師介入,可以根據孩子的不同情況來作出調整,而家長顯然不行。所以在家早教的課程內容設計比線下機構的標準要高的多,以此來彌補家長專業度不夠的缺失,更細緻的月齡劃分才可以增加孩子對課程的適應性。小步最早的課程是單個的遊戲,能力鍛鍊比較單一。2019年5月,教研團隊將原本的在家早教核心課升級為DEEP家庭早教課,讓課程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第一是它把多學科融合做到了極致。一直以來,我們所受到的教育都是分科的。數學課上學數學,語文課上學語言……但是當我們刻意地去將知識分類,割裂開,片段化地教授孩子的同時,也忽略了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關聯性,放棄了系統性的整合。而DEEP課程設計,在一個主題下,把數學、科學、藝術、技術、工程,多元文化以及運動、語言、社交、音樂等傳統嬰幼兒發展領域的內容充分融合,拆分成環環相扣的活動環節,做到每一個活動一舉多得。Deep家庭早教課包括135個這樣的遞進式主題中,共融入了身體健康、藝術審美、科學、數學、語言發展等9大學科。

第二,它是循序漸進的,符合i+1原理,在課程重復與豐富之間做了平衡。最直觀的是,每一天的課程遊戲是分環節,分步驟設計的;然後是一週內的課程遞進,每週一個主題,六天課程,第一天是概念引入,初步認知,2-5天,深度學習,第六天復習和鞏固。一週的活動安排中,有意的復習、重復和難度進階。

第三是主題難度逐漸增加:主題的選擇滿足寶寶的認知規律,小月齡的主題都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孩子日常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隨著月齡的增長,選擇越來越豐富,逐漸添加科學、職業、國際文化等方面的選題,讓你的孩子見多識廣。

而且,它能充分滿足智慧化和個性化的需求,在DEEP課程中,可以第一時間收集寶寶上課的反饋,用人工智慧演算法,定制出最適合孩子當前狀態和能力的補充練習遊戲,取長補短,讓孩子在個性化的指引下迅速進步。

在解決非專業出身的家長也能上手做的問題上,由於小步課程月齡劃分得更細緻,所以內容與孩子發育的特點更加匹配,針對性也就更強。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孩子對課程的興趣。第二,小步的課程視頻是由真實的家長和孩子拍攝,而非演員,這使課程更加真實。拍攝過程中出現的孩子不配合等小的意外情況都會被考慮到,便於家長對實際操作作出預判。第三,小步的教研老師還會把課程中的注意事項,遊戲背後的原理逐一進行解釋。再加上小步課程多以短的音視頻為主,便於家長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讓學習的門檻更低。

不到三年,沒有太多的廣告投放,甚至連主動發聲都很少的小步在家早教,于2019年底用戶數量突破千萬大關,並覆蓋全球——無論是下沉城市,還是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甚至在英美等發達國家,都有家長在長期使用。隨著小步越來越多被家長熟悉,市面上開始不斷的出現“模倣者”,抄襲小步的課程內容,甚至是直接將盜版內容拿出去賣。單獨的課程很容易模倣,但是整個課程體系複製卻很難,小步遞進式主題和跨學科的課程是一個內部結構互相影響、融合的體系,僅從表面去模倣是模倣不了這個架構體系最核心的地方的,另外開放式教具的資源整合,也有一個成熟而龐大的團隊在支撐,包括經過磨合、篩選多次的誠信供應商體系,其他模倣者也很難整體撬動。

相比于線下早教,好的內容加上在家操作保證了更高的上課頻率,家長和孩子一對一的互動,也讓家長能更好的觀察孩子。很多家長在社群、朋友圈等地方曬出了自己在家早教的過程,還會直接表達出孩子的變化。但另一方面,網路上仍然有另一種聲音,認為早教本身就可有可無,有一些所謂的進步僅僅是因為孩子長大了而已。為了把早教效果更直觀的展現出來,讓家長不要錯過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2019年9月小步在家早教聯合中國關工委兒研中心0-6歲兒童能力發展線上測評。體系涉及5大能力,21個子維度,根據兒童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及小步用戶年齡區間,將學前6年劃分為11個年齡段,11 套題對孩子的各項能力進行科學的評估。如此一來,就可以讓家長根據孩子日常的表現來評估孩子各項能力發展的情況,可以更直觀的感受到早教的實際效果並且能根據測評結果作出調整。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創業之初,小步團隊考慮的僅僅是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更好。但出乎意料的是,這讓千萬家長成為了“學習型父母”。時值2020年,國內線下早教機構被迫停課,小步在家早教在非常時期為無數父母提供了便利,隨之“在家早教”也迅速成為一股浪潮。在行業內紛紛對小步的迅速出圈稱奇時,小步團隊卻認為網路千萬媽媽的心並不難,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抓住了家長對孩子的愛,給到每一位家長、每一個親子家庭真正有價值的産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