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滾動新聞 >

眼花繚亂的“神童” 或許都是“工具人”

來源: 澎湃新聞 | 作者: | 時間: 2020-07-21 | 責編: 徐虹

最近,“神童”有點多。

先有寫“博士水準”論文獲獎的小學生,後有“天才少女”岑某諾……一個比一個“神”,一個比一個唬人,讓人眼花繚亂。

今天,“神童界的老前輩”何宜德又火了,緣由是12歲的他要“碩博連讀”。此前,他屢被報道的事跡包括:1歲徒步暴走、2歲攀登南京紫金山、3歲在雪地裏裸跑、4歲參加國際帆船比賽、5歲開飛機圍繞北京野生動物園飛一週、6歲寫自傳、7歲三次穿越新疆羅布泊,8歲考入南京大學……

前幾位“神童”,已經實力展示了什麼叫“大型翻車現場”,這位何姓小朋友的“網際網路漂流”,最後結局還不好説,但大概率也逃不出前幾位的命運魔咒。

他“考入南京大學”的光環,掩蓋不住的真相是:自考,大專學歷,考了兩年半,三門是壓線通過。有網友還扒出,考試科目裏沒有英語、數學,都是一些簡易知識……其他“光輝事跡”,要麼本身真實性存疑,要麼對“神童”證明力度不夠。

唯一的加持,只是年齡小。但光這一項,怎麼能叫“神童”呢?

讀碩博的決定,或許會加速這個“神童”的落幕。因為一篇論文,就能衡量出作者幾斤幾兩。

一個個“神童”來了,又在被打回原形後,迅速消失了。唯有一種“神童情結”,在一些人的心裏根深蒂固。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出現過一股“神童熱”,特點是拼命學習數理化,以低齡考進中科大少年班。現在的“神童”則多元了,有走學術風寫論文的“理科生”,也有在人文和社會領域一鳴驚人的“文科生”,追求不同的“人生價值”。

兩代“神童”的交集,是狂熱偏執的父母——從新聞來看,以父親居多。但不同的是,上一屆的父親們,是真相信孩子是“神童”,想要早點開發,但培養路徑還是常規的,就是在考試升學中證明。這屆父親們則精明得多。孩子是不是“神童”,根本不重要,他們相信的是,可以只手“造神童”。

這些父親們無師自通地掌握了訣竅:造簡歷。越華麗,越浮誇,越唬人,越好。至於種種光環,上限能否證明孩子是“神童”,下限是否符合常識和認知,都不重要。只要能完美體現某種“成功學”的精髓:更早,更多,更強。

這就是這些父親的“雞賊”處,用寫詩、演講、雪地跑步、穿越羅布泊……這些不尋常或不好客觀衡量的經歷,將“神童”的最終解釋權歸於自己。對質疑和批評自動遮罩只是基本操作,用牽強附會、似是而非的説辭和粉飾,忽悠更多人,才是本事。

如果你真以為這些父親“腦子不正常”,那就錯了,沒有人比他們更精明。“天才少女”背後,有培訓機構的身影;南京“神童”的“鷹爸”,有自己的“教育公司”……你看到了“神童”的荒謬,但其實,他們是父親生意的“工具人”。

這些父親的偏執,是堅信套路有廣闊的市場。“神童”始於父親教育理念的實驗品,終於商業代言人。那個“天才少女”,已經能給父親掙錢了,這在很多人眼中,不就是“最大的本領”嗎?

這一屆“神童”的父親,對孩子進行的是智力和商業的雙重開發。他們在“事業”上可能“成功”,也可能信譽破産。但比起風險,收益是誘人的。

“神童”其實也是受害者。在他們沒有自主選擇權時,被強制帶上了一條不歸路,但最後的苦果,都要他們自己吞下。他們過早失去了天真童年,僅這一點,就是無比重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