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滾動新聞 >

解説《資本論》 陳徵:研究路上耕耘不輟

來源: 人民日報 | 作者: 鐘自煒 | 時間: 2019-10-12 | 責編: 張希臣

原標題:福建師範大學原校長、教授陳徵——研究路上耕耘不輟(最美奮鬥者)

2018年7月18日,德國柏林傳來喜訊。世界政治經濟學會第十三屆論壇上,該年度“世界馬克思經濟學獎”由福建師範大學原校長陳徵(見圖,新華社發)教授獲得。那一年,1928年出生的陳徵已是90歲高齡。

“半路出家,自學自編。”獲得殊榮的陳徵,談起自己的學術歷程,卻是十分謙虛。

1949年,21歲的陳徵,從原本學習中國文學開始轉為從事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上世紀70年代末,當時正在福建省委黨校教書的陳徵遇到了新問題——隨著高考制度的恢復及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各界熱切渴望學習馬克思的《資本論》,然而,相對艱深的《資本論》卻很難讀懂。“要教《資本論》,一沒教材,二沒參考資料。”陳徵回憶。

怎麼辦?陳徵一邊自己學一邊講課,並將自己的講稿整理出來,成為黨校老師共同使用的教材。後來,這些講稿材料經過三四遍修改,最終形成了陳徵的學術著作《〈資本論〉解説》。

從1978年出版第一冊,到1982年全部出齊,陳徵的《〈資本論〉解説》前後5冊共144萬字,是我國對《資本論》全三卷系統解説的第一部著作,填補了研究空白。

“非常及時,十分解渴!”學術界對於這套書給予高度評價。當時,正處於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在經濟建設等領域面臨著許多困惑,都需要通過對《資本論》等經典著作的研究,尋找可資借鑒的經驗。陳徵的《〈資本論〉解説》被作為教材在全國廣泛使用,影響了幾代學子。

1988年,陳徵退休,然而他的學術生涯卻並未止步。“退休後我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馬克思經濟學研究中,我密切關注現代經濟,尤其是科技方面最前沿最尖端的資訊。”2005年,陳徵的研究再度結出碩果,其專著《勞動和勞動價值論的運用和發展》創造性地提出了“現代科學勞動”範疇,創建了現代科學勞動理論體系,這是新時期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勞動價值論的新發展。

幾十載研究不輟,陳徵為一批批經濟學人的成長照亮了研究經濟學經典著作的道路,引領著我國經濟學的學科建設和深入研究。(記者 鐘自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