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巡禮七十年•舊物話新語① | 你響起誰不曾立即狂奔而去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劉佳 劉昌 | 時間: 2019-09-19 | 責編: 劉昌

   

編者按:憶物以寄情。2019年,新中國迎來建國70週年華誕。在70年間,那些應時代而生的物件兒見證了一代人的成長,更濃縮了一個時代的記憶;舊物話新語。在教育現代化飛速發展的今天,老物件有了“新傳人”。

那些承載著同樣功能的新物件,一定也是歷史長河中的“過客”,但它們承前啟後,是見證70年教育飛速發展的里程碑,更是一代代教育先輩通過實踐凝結而成的産物。

從本期起,中國網教育頻道將正式推出【巡禮七十年·舊物話新語】專題,品味老物件,聚焦新時代,以物抒情,為共和國慶生。

你響起誰不曾立即狂奔而去

“鐸,大鈴也,振之以通鼓。”——《周禮》

樹影斑駁,陽光燦爛,笑聲爛漫。在某個風和日麗的午後,我們漫步或嬉戲校園。驟然,鐘聲震耳,回蕩在操場上、樓道間。一時間,同學們迅速回到教室,落座桌前。時光荏苒,從木鐸金鐘到手搖鈴再到電鈴,變了的是承載發聲功能的物件本身;不變的是,教育的規範、崇高和深沉的儀式感。

登梯爬高把鐘敲

20世紀40年代,在那個物質資源極度匱乏的年代,老一輩的學生們都是聽著振聾發聵的校鐘聲長大的。校鍾大且笨重,多是懸挂在高樹上。每當敲鐘人卯足勁把鐘錘敲起,那震耳欲聾的鐘聲響徹四方。那樣的聲響,填滿了一代人的學生記憶。

在北京一零一中學,就有一口這樣的校鐘,它也成一道最響亮的痕跡烙印在無數學子的青蔥歲月裏。據學校相關教師回憶,這口校鐘最早可追溯至1949年,隨學校從河北省阜平縣搬遷至當時的北平城算起。時任教務處通信員史清亮曾是它的“敲鐘人”,與它有著最“親密”的回憶。在阜平縣“打鐘時,我是非常緊張的,唯恐估計得相差太多。”在史清亮的回憶錄中,他提到了一兩件“敲鐘人”的趣事。其中一件,就是要“觀天象”。由於當時的物質資源匱乏,全校只有一個從張家口帶出來的老鐘,總是走不準,三天兩頭停,光靠這個老鐘是不行的。“敲鐘人”要根據氣候的變化,按著太陽照的影子劃記號。天氣晴朗還好,每當陰天下雨,才是考驗“敲鐘人”的關鍵時刻。有一次,史清亮夜裏突然醒來,以為天快亮,提前敲響了鐘,結果大家上完早操後天還沒亮,後來才弄清楚,原來是他打錯了鐘,不僅鬧了笑話,還影響了教育教學安排。可見,敲鐘可是門手藝活兒。

除了“觀天象”,敲鐘人的另一項必備技能還有“登梯爬高”。一零一中學從寶鈔衚同的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二部校區搬到如今的圓明園校區後,這口校鐘就挂在一棵大樹上,每次打鐘都要借助很高的梯子爬上去。雖然校園面積足有30個足球場大,但校鐘渾厚而響亮的聲音仍舊可以響徹校園。

直到80年代,這口校鐘才遲遲“退休”,而它也成為一種符號,勾起一代學子們的共同回憶。如今,每年新學年的第一天,校鐘都會再次“上崗”,校長敲鐘明志,以示繼承傳統,發揚教育精神。

多彩樂曲一觸即發

在學校中控室的電腦上,存儲著各式各樣的電子鈴聲,每當上課時間到,這些經過前期編程處理的電子鈴聲將會自動播放,無需人工操作。如今,這樣的技術,已經覆蓋全國多數中小學,僅僅是校園鈴聲也無不彰顯著智慧校園的成果。

在一零一中學,《致愛麗絲》響起的時候,就是上課指令發出的時候。這首世界名曲,經過全校學生推選,以悠揚的樂聲回蕩校園。雖然智慧取代了人工,名曲取代了校鐘,科技為校園帶來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和更加以人為本的理念,但無論技術如何創新,鈴聲響起,對於學堂的敬畏,就該讓每名學子肅然起敬,一心求學。

參演人員

北京市一零一中學教師王冬、李晨

特別鳴謝

北京市一零一中學

策劃/文字:劉佳

拍攝/視頻編輯:劉昌

中國網教育頻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