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滾動新聞 >

學史明智 以史育人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作者: | 時間: 2019-09-16 | 責編: 徐虹

習近平總書記一向強調對歷史知識的學習和歷史思維的培養,高度重視青少年的歷史教育。他指出:“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曆史中創造和延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要把我國歷史文化和國情教育擺在青少年教育的突出位置,讓青少年更多領略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更多感悟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發憤圖強的光輝歷程,更多認識新中國走過的不平凡道路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為什麼歷史教育在青少年教育和國民教育中如此之重要?

首先,“歷史是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任何一個民族和國家都有自己割不斷的歷史,都有自己千百年來所形成的共同記憶。“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鑒古方能知今,繼往方能開來。誠如習近平所説,“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必須知道自己是誰,是從哪來的,要到哪去”; “中國的今天是從中國的昨天和前天發展而來的。”了解今天的中國,要從了解她的昨天開始。只有通過學習歷史,把古與今貫通起來,才能真正弄清中華民族從哪來,將往哪去,增強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滿懷信心地去把握今天,開創明天。

其次,歷史教育在“立德樹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學史明智”,學史亦勵志。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和營養劑。五千年文明史是中國人骨氣和底氣的精神之源,也是中華民族的智慧之泉,我們必須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注重從歷史中修養人生,以文化涵育新人。如同習近平所強調的,“對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光榮歷史,要加大正面宣傳力度,通過學校教育、理論研究、歷史研究、影視作品、文學作品等多種方式,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我國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如何進一步加強青少年和普通國民的歷史教育,結合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我有以下幾點思考:

第一,要進一步明確歷史教育的重點內容。

關於如何學習和理解歷史,如何觀察和認識中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鬥爭史,中國共産黨90多年奮鬥史,中華人民共和國60多年發展史,改革開放30多年探索史,這些歷史一脈相承,不可割裂。”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已為我們指明瞭歷史教育需要重點學習的內容。

一是要認真學習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傳承優秀歷史文化傳統,激發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擁有延綿幾千年曆史的文明大國,中華民族在長期奮鬥過程中形成了許多優良傳統和精神品質,諸如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開拓精神;維護國家統一、崇尚民族團結的優良傳統;修齊治平的政治理想;自強不息的執著追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情懷等,皆為寶貴的文化遺産,必須加以繼承和弘揚,用以培養我們的浩然之氣。

二是要加強學習中國近代歷史。今天的中國直接來源於近代中國,近代史是離我們最近的歷史。學習中國近代史,關鍵是要了解近代中國因落後而挨打的苦難經歷及慘痛教訓,了解近代以來各派政治力量都曾嘗試過以不同的方式挽救民族于危亡,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只有中國共産黨才能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通過艱苦卓絕的鬥爭,徹底改變中國的命運,使中華民族走上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三是要加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的學習,了解自新中國建立以來的70年,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沒有比較就沒鑒別,沒有對照就不了解歷史進步的尺度。我們必須通過歷史與現實的比較和對照,“知史愛黨,知史愛國”,認清歷史發展的規律,牢牢把握歷史發展的主題和本質。

第二,要旗幟鮮明地抵制歷史虛無主義。

歷史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所走過道路的真實記錄,“歷史就是歷史,歷史不能任意選擇”。因此,我們必須敬畏歷史、尊重歷史,而不能隨意醜化歷史、歪曲歷史。歷史虛無主義的要害,就是打著“還原歷史”“反思歷史”“重構歷史”的旗號,任意改變歷史,“戲説”歷史,通過否定“老祖宗”,否定歷史正面人物,從根本上否定我們的民族、否定我們的國家、否定我們的文化、否定中國共産黨。

歷史既不能任意選擇,也不容隨意割裂。如何以正確的態度對待自己的歷史和文化,是任何一個國家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都必須面對的問題,也是是否具有文化自信的試金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不是歷史虛無主義者,也不是文化虛無主義者,不能數典忘祖、妄自菲薄。”正確的歷史研究和歷史教育,必須始終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立場,堅持歷史的客觀性和嚴肅性,對歷史及歷史人物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給後人留下一部信史。

第三,要加強對歷史教育方式方法的探索。

歷史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內容,因此,首先要重視課堂教學和教科書在歷史教育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用馬克思主義佔據歷史教育的主戰場。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教材建設講話精神,中央出臺了《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的意見》,明確了中小學歷史教材編寫,像編寫德育、語文教材一樣,是國家事權,體現國家意志,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後繼有人,意義十分重大。我們要高度重視歷史統編教材的使用和教師培訓,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歷史教育之中,用正確的歷史觀教育廣大青少年,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可靠接班人和建設者。

除加強學校歷史教育,我們還必須重視和加強面對全體國民的大眾歷史教育,以各種形式和手段,做好歷史知識的大眾化、普及化工作,讓歷史走入尋常百姓家。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産”“讓文物説話、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激發我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顯然,在加強歷史學術研究的同時,我們也要高度重視歷史知識傳播渠道和傳播方式的研究,才能真正將以史育人、以文化人落在實處,最大程度地發揮歷史的育人功能。

(本文係作者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歷史科學重要論述理論研討會”上的發言)

馬敏(華中師範大學黨委原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