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要聞 >

流水線實習代替專業學習 職校生退學發現沒有學籍

來源: 新華網 | 作者: 吳雪君 | 時間: 2019-05-24 | 責編: 吳雨航

海南28名職校生被帶到廣東打工,成為與專業毫無關係的流水線工人。此事暴露出一些職校將學生推上流水線,從中撈取灰色仲介費的現象。如何切實保護職校生實習權益,依然是個現實難題——

將學生推上流水線就是頂崗實習?

趙春青 畫

2018年8月底,海口15歲女孩小陳報名到海南科技經貿職業學校就讀,讓她沒想到的是,到學校之後,自己卻被帶到一家工廠,成為一名車間流水線上的普通工人。

與小陳一起的還有其他27名學生,他們拿到海南科技經貿職業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卻沒有入校讀書,反倒被人帶到廣東打工。8個月後,學生們前往學校要求退學退款時被告知,他們根本沒有學籍,而且工作期間的大部分工資也遭到剋扣。目前,海口市教育部門及海口警方已介入調查。

小陳等28名學生的遭遇並非個例。一些職業學校借頂崗實習之名,將學生推上企業生産、服務第一線,而學校則撈取灰色勞務仲介費。如何貫徹、落實規定,切實保護職校生實習權益,依然是個現實難題。

學不到任何專業技能的流水線“實習”

去年暑假,初中畢業的小陳接到了一名自稱海南科技經貿職業學校招生人員的電話,邀請她就讀學校推出的郵輪乘務專業。對方告訴小陳,郵輪乘務專業的學費每學期5400元。在繳納相關學費後,小陳拿到了一家名為海口順成遠航實業有限公司開出的收據,以及蓋有海南科技經貿職業學校公章的錄取通知書。工作人員告訴小陳,他們公司與該校是校企聯合辦學,推出“3+2”教學模式。

2018年8月25日,小陳和其他27名同學來到海南科技經貿職業學校報到,並參加了一個星期左右的軍訓。軍訓結束後,有關工作人員給了她們一份半工半讀助學班協議書,提出要讓大家先到企業半工半讀一年,賺到的工資可以衝抵之後的學費。

這份半工半讀助學班協議書上寫著,學生第一年安排在企業進行崗前認知學習,返校後簽訂就業協議,第二年第三年在校學習文化課程,第四年第五年,由校企合作企業安排專業實習及崗前培訓,符合畢業條件的,可頒發中專和大專相關畢業證書,也就是“3+2”教學模式。協議書上甲方蓋的是海南科技經貿職業學校招生辦公室的公章。在簽署了這份協議後,9月11日,小陳等28名同學從學校乘坐大巴車集體前往廣東佛山一家名為華國光學器材的公司實習。

小陳説,她們在該公司的主要工作是在車間流水線上進行鏡片的加工質檢等,每天早八點工作到晚八點,中間有一個半小時的吃飯休息時間,有時候甚至還要上晚班。而且讓大家感到疑惑的是,他們這28人中絕大部分報名的是郵輪乘務專業,還有人報的是電腦專業,可無論哪種專業,跟鏡片加工都毫無關聯,這樣的半工半讀實習,自己根本學不到任何專業知識和技能。

未經批准的專業招生誰該擔責

走訪中,記者注意到,這些學生中有很多當時還未滿16周歲,為了讓他們在工廠順利入職,帶隊的工作人員還給他們當中那些不滿16周歲的學生每人發放了一張臨時身份證,只是這些臨時身份證上除了照片是學生本人的,其他資訊根本就不是他們的真實資訊。

另外,學生們對記者表示,根據那份半工半讀協議書上的約定,他們在企業工作的薪資待遇,按每小時11元的標準發放,但剛開始每個月實際拿到手的只有800元,後來因為不少學生連伙食費都不夠,帶隊的工作人員又給大家增加了200元伙食費,這樣每人每月能拿到1000元,而剩下的工資據説等到大家返校後再統一核算,衝抵大家剩下的學費。在打工將近8個月之後,今年4月底,有幾名學生難以忍受這種生活,決定返回學校辦理退學手續,可到了學校一問才知道,他們這28名外出打工的學生在學校裏竟然連學籍都沒有。得知消息後,其他學生也集體離職,從廣東返回了海口。

目前,海口市教育局已介入調查,相關工作人員介紹,2018年海南科技經貿職業學校沒有申報任何新生學籍。另外,教育部門並沒有批准所謂的郵輪乘務專業,也禁止任何公司獨立進行招生活動。像海南科技經貿職業學校所推出的這種“3+2”辦學模式,並沒有經過教育主管部門的批准。這起事件究竟是誰的責任,教育部門還需要進一步調查。

同時,這28名學生中,有多人屬於未成年人,由帶隊工作人員給每個學生辦理了臨時身份證。經過海口市公安局瓊山分局查詢,多名學生的臨時身份證涉嫌偽造。

保護職校生實習權益依然是個難題

記者發現,近年來,職業學校的學生被當成廉價勞動力使用,去進行所謂的頂崗實習,這樣的新聞並不鮮見。儘管前不久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明確了實習生應受保護的各項權益。但是,如何貫徹、落實規定,切實保護職校生權益,依然是個現實難題。

有業內人士指出,學生們名義上為實習,但基本上已經成為和學校脫離關係的“工人”。而這些學校卻依然收取學費並獲得國家的財政撥款。對於工廠來説,無論是勞務公司組織的工人還是學校組織的學生,都得向組織者支付勞務仲介費,學校組織的學生越多,收穫的利潤也將更加可觀。

“事實上,有關‘學生工’問題早已引起輿論關注。目前,中國職業教育普遍以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為發展方向。但是,一些企業和職業學校打著實習的名義,以學生充當常規勞動力,從中賺取人頭費,這恰恰成為影響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大弊端。”海南現代管理研究院院長、海南大學教授王毅武説。

在他看來,表面上看,學生頂崗實習,得到了社會實踐的機會,包吃包住還有報酬可拿;而企業在解決了用工荒的同時,還節省了大量用工成本。如此看來,豈非一件兩全其美的好事?可深究起來沒那麼簡單。

一方面,企業大量使用“學生工”,只能是權宜之計,支撐不起製造業、服務業發展的春天。“學生工”只是頂崗實習,根本培養不出敬業的産業工人,培育不出企業賴以成長的工匠精神。另一方面,企業大量使用廉價的“學生工”,會造成惡性競爭,其他企業紛紛效倣,必然排擠用工成本相對較高的成熟工人。一些職業學校借頂崗實習之名,將學生推上企業生産、服務第一線,而學校行撈取灰色勞務仲介費之實的現象,值得有關部門注意。

“就説這28名學生,最後不僅學沒上成,還涉嫌被人鑽空子帶進工廠,淪為賺錢的工具。”王毅武認為,職校生實習應回歸教育本義,學校應嚴格依照規定和教育原則指導學生實習,絕不能以犧牲學生權益為代價去營利。實習單位也不可在工作、休息、報酬等方面侵犯實習生權益,應尊重、保護頂崗職校生。職校生也該擦亮雙眼,不被忽悠,在權益受侵害時知道如何保護自己。

(吳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