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滾動新聞 >

學前教育,理應學會“不教之教”

來源: 解放日報 | 作者: 方玥 | 時間: 2019-02-25 | 責編: 段留芳

“老、小、舊、遠”是時下牽動最多群體的民生話題。其中,幼兒的托育和教育,令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一代牽腸挂肚。

人們對“小”的問題,除了關心供給數量,更關心供給品質。去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了《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以中共中央、國務院名義出臺的第一個面向學前教育的重要文件,其中明確指出,當前學前教育存在“小學化”傾向,並強調要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行動,堅決克服和糾正“小學化”傾向。而按照計劃,上海各相關教育機構要在2019年1月底前完成去小學化的整改工作。

不過,不少心情焦慮的家長卻陷入了迷惑:“去小學化”是不是意味著什麼都不教?社會競爭加劇、優質教育資源不足、對兒童及教育本質認識模糊,導致許多家長過分擔心幼兒表現落後於他人,急切希望幼兒能夠獲得最好、最有效的成長支援。有人就覺得,如果讓孩子先學一步,就算不能領先,至少也能避免落後,於是讓孩子提前進行預設性學習。

然而,這種因焦慮導致的“搶跑”型學習存在很大風險:家長讓孩子把時間花在了非持續性的機械記憶上面,勢必忽略培養那些讓孩子終身受益的習慣、能力和品質。孩子過早地體驗學業的壓力與焦慮,自主學習的熱情很容易被扼殺,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而其對社會情緒的影響,造成的焦慮蔓延甚至相互“踩踏”的現象,更不容小覷。

教育問題,不能一味迎合情緒,更不能藉以投機牟利。《呂氏春秋·君守》説,“不教之教,無言之詔”,指的是不以直接的方式進行教育,而是通過日常言行很自然地進行熏陶。上世紀60年代,葉聖陶先生説,“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不教而教是教育的最大成功。今天的學前教育,正到了回歸“不教之教”的時候。

從教育學的視角看,“不教之教”,是在生活、遊戲中自然地滲透、浸潤,提升幼兒的認知能力。在這一時期,教給孩子的應是“活”知識,而非“死”知識。比如,利用分湯圓、分蛋糕等生活中的小細節,讓孩子了解數學的一些基本概念;把日常所見的招牌、路牌甚至廣告單指給孩子看,教其識字,而不是簡單地把識字認數的卡片指給孩子,機械地要求其記憶、復述;還可以通過各種多感官、多樣化的主題性活動,讓每個孩子都能參與其中,在語言能力、動手能力、社交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得到綜合提升。同時,“不教之教”更可以用孩子們能理解和接納的方式,把“責任感”“愛國主義”等抽象品質,通過一個個生動場景展現在幼兒眼前,繼而滲透到幼兒的言行中。

有時,“不教之教”甚至可以是老師一句溫柔的鼓勵、一個堅定的眼神,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樹立正確的是非觀,指引他們成為一個合格的小公民。從某種意義上説,從孩子踏進校門的第一天開始,幼兒園其實就在進行“幼升小銜接”——不僅為培養一個合格的小學生做準備,更要為培養一個合格的未來公民努力。而完善的人格培養,保護孩子的善良和愛心,激發孩子與生俱來的潛能,並融入到自己的身體力行中,正指向著教育的本質。

泰戈爾説:人是一個初生的孩子,他的力量就是生長的力量。而如何教育孩子,教給他們什麼,某種程度上就折射著我們如何面對自己、又如何面對社會。拒絕目光短淺、急功近利,這是解決“小”的問題的一個準則,又何嘗不是我們處理各種社會問題的一個通行準則?

(作者為上海市政協委員,中福會託兒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