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王冰: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是孩子們啟蒙教育的資源

發佈時間:2019-01-25 10:20:33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古雙瑞 | 責任編輯:段留芳

山東師範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王冰


中國網訊(通訊員 古雙瑞)近日,主題為“學前教育公平與品質(全球經驗,中國焦點)”的第五屆中國幼教年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隆重召開。

在《公平與品質追求中我國幼教發展信號動力》專場,王冰作了題為《中華文化在幼兒教育中的傳承與創新》的分享報告。

什麼是中華文化?哲學家、社會學家、科學家、教育家等都有不同的注解。在幼兒園階段,該如何界定中華文化?王冰認為中華文化也稱為華夏文化或者民族文化,它特指的是以齊魯文化為核心的中華56個民族共同創造的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總和,這裡更明確的界定以齊魯文化為核心,56個民族創造的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幼兒教育的傳承和創新主要立足在物質文化上,精神文化也有,包括國學、思想觀、道德觀、價值觀、方法論、意識形態等。

在幼兒園開展中華文化的傳承和創新,首先一個就是要弘揚中華文化,作為龍的傳人、中華民族的子孫,我們有這個使命,使我們的文化在世界中更好地發揚光大。第二個是傳承,最好的弘揚是傳承,只有傳承才能弘揚。在幼兒教育階段,傳承的任務非常重要,當然也包括創新。第三個是豐富幼兒園的園本課程。這一點王冰老師深有體會,他和團隊做了大量的中華各地域的園本課程,如中華民族禮儀、非物質文化遺産、孔子文化等課程。王冰説,中華文化可以支援我們做非常多的園本課程。

幼兒園的發展在向品質看齊,這就是説我們不是辦一樣的幼兒園,而是辦有自己特點的幼兒園,又是弘揚中華文化,又是黨和國家的需要,也是孩子未來成長的需要,也是陳鶴琴老先生説的做人、做中國人、做現代中國人的需要。

面對多樣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選擇優秀的、健康的、正面反映生活的、膾炙人口的來傳承。避免只能看不能動,提倡活態、生態、動態。

王冰説,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最核心的東西,傳統中華文化的傳承教育,要培養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感。一個人的自信、勇氣等品質來自哪?來自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培養可以通過中華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來實現。都説幼師女性居多,園所裏缺少陽剛之氣,英雄主義精神也可以通過中華文化來體現、傳播。中華文化的傳承,不排除我們在接受中華文化的過程當中就把我們中華文化中的一些內容傳承下去了。比如説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張仲景的《傷寒論》等等,這些文化都在我們傳承的過程當中可以得到弘揚和光大。

還有,中華文化本身作為文化的載體,歷史沉澱下來的肯定是有它美的因素和美的元素。審美有三個點,自然美、藝術美、社會美、心靈美,最高境界是心靈美。人類的發展其實是在認知的一代一代的傳遞發展下來的,現在的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人是認知發展的一個新的歷史時代,歷史的先進性讓我們了解祖國的偉大和智慧。

中國是文化之邦、禮儀之邦、好客之邦,禮儀就是道德,道德也有禮儀,仁義禮智信,道德感知、道德行為、道德意志、道德品質,其實叫知品意行,可以通過我們的中華文化來對孩子進行影響,它具有這樣的功能和價值。

王冰説,傳承和創新中華文化離不開三個目標:感知、理解、踐行。王冰認為小班主要的教學方向是感知,讓孩子多看、多聽、多接觸,中班是理解,大班是踐行。它是有層次的,以京劇為例,小班是感知京劇,一天就明白了,你只是讓他看看、聽聽、感知。中班是體驗京劇,大班是學唱京劇,這個層次就出來了,感知、理解、踐行。

目標是出發點,有了目標,內容如何落地更重要。王冰認為,中華文化當中,主要講的是幼兒領域的文學,主要是神話、寓言、故事、諺語和歇後語。遊戲,藝術和遊戲是兩個板塊,民間遊戲如摔泥炮、滾鐵環等等這些我們都玩過。很多幼兒園在打造遊戲的時候都離不開民族民間遊戲。各地都有自己的民間遊戲,可以把它作為一種課程、一種特色、一種活動來開展。

在中華文化的傳承當中,王冰在找一個新的點在傳承,課堂肯定是第一陣地,幼兒園辦教育,肯定課堂是第一陣地,其實在環創之外還有一個功能室的建造,現在幼兒園很多地方可以考慮功能室。王冰認為,我們中華文化的傳承沒問題,但創新確實還得探索,怎麼讓中華文化有新的生命力?創新是最重要的。

王冰老師以大量的課程實例向參會老師現場展示了中華文化的創新傳承,可謂是一場文化的饕餮盛宴。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