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滾動新聞 >

郭建民:新時代、新高考,推進高校高中銜接的認知與思考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時間: 2019-01-18 | 責編: 曾瑞鑫

2018年12月11日,由中國網主辦、愛培優協辦的2018中國教育家年會中國好教育盛典暨新高考中學校長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上,曾任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專家的郭建民,做了題為《新時代、新高考,推進高校高中銜接的認知與思考》的主題演講。以下內容根據郭建民發言整理而來。

新時代、新教育、新課程、新高考。新高考在推進的過程當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也碰到一些問題,解決問題應當由高校高中銜接,多方聯動來完成,下面我圍繞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認識和思考。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是恢復全國高考統一命題40週年。1977年恢復高考,去年在北京友誼賓館我應邀參加了紀念恢復高考40週年的座談會,40年前我參加了高考,40年來我始終關注、研究高考:我曾在高校教過高等教育史,後來長期在中學一線當班主任,又同時在做高中和大學的銜接工作。圍繞高中與大學銜接的關鍵環節--高考志願指導工作,我已經研究並實踐了35年,2005年開始我又和高校的老師一起做學生職業規劃延伸研究。結合今天的主題,我從兩個方面向大家彙報,第一對高考改革的認知和思考,第二是高中、高校銜接,多方聯動推動高考改革。

高考改革的認知與思考

回顧歷史,恢復全國統一命題,高考走了40週年,不同的人對高考的解讀不一樣,我認為40年來中國的教育,成績是巨大的,作為連接高中教育和大學教育,圍繞人才選拔,高考總體來説是成功的。

"神舟號"上天,蛟龍號入海,墨子號通訊衛星,復興號高鐵,包括現在港珠澳大橋建成,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都離不開基礎教育的奠基、高考選拔、高校培養。我們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應看到目前高考存在的一些問題。如讓考清華北大的孩子和考高職高專的孩子使用同一套試卷是否合適?又如高考指標的分配問題,現在實行的向中西部傾斜、高校招生農村專項計劃等政策都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再如文理分科造成的知識面狹窄而不能適應高等教育和人才培養的發展趨勢,分科過細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産物,這和終身學習理念不契合。

高考改革為什麼勢在必行?我認為原因之一還和資訊時代對人才要求的變化有關,未來的人才需要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紮實的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審美情趣,寬廣的學科視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滿足大學學習和終身學習的需要。因為我們現在培養的學生在資訊時代將要面對的是多樣性、不確定性、快速發展變化的世界。培養學生與之相適應的能力是高考重要考查目標之一。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

高考改革一直在路上,我的基本觀點是,高考改革和課程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高考改革的目標是助力素質教育。為什麼我們提了這麼多年的素質教育,卻很難真正落實?有人歸咎於高考制度,甚至有人提出取消高考,這是不科學的。取消了高考我們如何選拔人才?取消了高考學生的負擔就不重了嗎?我記得我77年高考的時候,100個學生裏面錄取4.7個,當時考上電大、甚至中師學校大專班就算上大學了。現在大學錄取率不知比過去翻了多少倍,現在是考上本科還要看是否是一本,一本還要追求211、985、C9,甚至考上了北大、清華還要看什麼專業。這個問題不是高考本身選拔帶來的,而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把學生負擔過重的板子打到高考上我認為是片面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提出高考改革一定要多方聯動。這個聯動是高中、高校銜接,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協作,乃至用人單位人才觀的轉變。

我們再回顧一下高考科目的改革,原來高考理科考7科(政治、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文科考6科,90年代初"三南"地區(湖南、雲南、海南)嘗試4+4,後來多數省份發展為3+2,有的省嘗試3+大綜合+1,又發展到到3+文綜、理綜,再到現在6選3(含浙江7選3),縱觀改革軌跡是在高中學業水準測試的背景下減少高考統考科目。

再從命題立意的角度看,最早的"知識立意"發展到"能力立意"再到現在的"素養立意"。為什麼説高考改革助力推動素質教育呢?大家請看我當年參加高考的試題,題型包括填空、列舉、名詞解釋、問答等,基本上都是圍繞教材考查知識記憶的熟練程度,這是典型的知識立意。我們再看40年之後的2018年的三套新課標卷歷史試題,呈現方式均為引入新材料、創設新情景,考查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突出考查學生獲取、解讀資訊、調動運用知識、描述闡釋事物、論證探討問題的能力。無論是材料的選取、問題的設置、還是答案的制定,都突顯了立德樹人、價值引領的功能。這種試題靠題海戰術、死記硬背是很難取得高分的,命題人通過這種試題助力素質教育。

大家再看,新課標卷作文題:父親開車打電話、女兒規勸無效後,舉報父親;歷史學科孟子、蘇格拉底法制觀念題。這些題目背後的立意是倡導法治,提倡規則意識,提倡法律精神,這不就是體現了素質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嗎?我們再看歷史學科的考綱修訂:原來是科學史觀,現在是唯物史觀,同時加上"發現問題",這是歷史學科考查學生創新能力的體現,因為創新首先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

2018年教育部考試中心領導提出高考命題要求就是把總書記提出的"四個堅持"和"四個服務"作為高考命題工作的基本遵循,把握好人才培養和人才選拔規律,使得貫穿于高考的全過程。我認為命題的改革走在了我們中學教學的前面,它的理念是先進的。

下面簡單談一下對上海、浙江新高考的認識,上海、浙江先行先試,取得了成績,也給後面的省份提出了寶貴的經驗和借鑒。有人説高考改革是瞎折騰,我不同意這個觀點。目前高考改革調整準備再出發,因為中國各省份情況有差異。看待改革一定要從全局上看,尤其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視角上看,從中華民族整體的素質這個方面來看待高考的改革,就會認識到高考改革勢在必行。對待高考改革,我們不應只看問題,更多需要做的是對暴露的問題進行研究、提出解決方案。

高校高中銜接推動改革

高校高中銜接多方聯動推動高考改革,主要談四個方面。

學生發展指導、生涯規劃,高考改革的選擇性推進了學生發展指導、生涯規劃工作的進程。目前不僅在高中,甚至初中都得到重視。

2012年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專門頒布了《學生發展指導》(試行草案),我也曾參加了徵求意見的討論。下面我們看這個方案,它提出了學生發展指導、教學管理是同等地位,教育部研究制定學生發展指導教育資格標準和專業技術職務評聘方法,高等院校要積極培養學生發展指導的專業人才,但是很遺憾這一項還沒有落實,因為這需要高等教育的配合。從高考改革試點省市調研情況看,中學學生發展指導教師、選課指導教師、生涯規劃教師、學生成長導師普遍缺乏,因為這些都離不開高校與高中的聯動。

下面我談一談對生涯發展指導的認識,一方面高考改革推動了中學生涯規劃教育,浙江、上海走在前列,浙江省的全省生涯規劃課程大賽,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既有學生的自我認知、時間管理,又有選課指導,還有新高考填報志願指導。湖南的生涯規劃也很有特色,2015年湖南省建立了促進網際網路+適應生涯規劃,推廣長沙經驗的活動。從小學、初中、高中都有典型學校介紹經驗。黑龍江省雖然尚未進入新一輪的改革,但從2015年開始就進行了高考改革試點項目工作,其中包括一項重要內容就是生涯規劃。我們看到生涯規劃教育發展的同時,我提出幾點商榷建議:

第一,學生發展指導工作中要體現立德樹人、價值引領,要把學生個人發展與國家發展相結合。以生涯規劃中最重要的環節高考志願指導為例,不能單純以賺錢多少來衡量人的發展。

第二,要有中國特色,在學習借鑒西方經驗的同時,要結合中國國情。 

第三,要與時俱進,生涯發展規劃要做到經典性與時代性相統一。隨著資訊時代的發展,許多職業在消失,同時又出現了許多新的職業。現在完全可能是50歲的人和20多歲的人同時學習新的東西。另外,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和壽命的延長,60歲的人在某些崗位退休了,但仍然能夠從事一些新的職業。

第四,關於生涯規劃的測評工具。現在有的生涯規劃的"專家"就是簡單的拿一個國外的測評方案,給學生輕易的下結論。你是某種類型的人,應當學什麼專業。甚至個別學校生涯規劃展板上還把某類型的學生對應"牧師"、某類型的學生對應"銀匠",這嚴重脫離實際、脫離中國國情。我認為了解學生個性心理方面,除了測評作參考之外,還要通過同學眼中的我、朋友眼中的我、老師眼中的我、家長眼中的我等多角度的畫像來了解真實的自我。還可以通過回憶自己過去的經歷來找到真實的自我。最根本的途徑是通過學校開設大量選修課、社團活動,讓學生從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發現自我、了解自我。生涯規劃的核心不是教師通過測評給學生規劃、選擇專業,而是教師引領、指導學生,學會選擇出,學會規劃,包括養成自我規劃的意識、逐步提升自我規劃的能力,以應對將來不斷變化的世界。有些學生到了大學還不懂得自我規劃,所以我們更有必要借助新高考改革,在中小學時期就把這塊短板補起來。生涯規劃最基本理念是知己、知彼、決策、行動,我再給學生進行指導時在基本理念後面又加上反思、調整、再行動等環節。這裡的中心環節是決策,決策要有前瞻性、辯證性和大局觀。這是我對生涯規劃的理解。

關於學業規劃中的選科指導,是高考改革的一個難點問題,比如在試點省份物理選科出現結構性失衡。對此我認為,這同樣需要高校、高中銜接,多方聯動來解決。從高校的角度應該科學設定選科要求;從高中來講,讓學生從長遠發展的視角來進行選科,還有對家長進行正確的指導,避免急功近利。從考試部門來看,提高學考的含金量和區分度,以便給高校更多的選擇空間。比如説在學考當中,命題要注重科學性和區分度,避免出一些死記硬背的題,多出聯繫實際的題。

我認為現在有的省提出的3+1+2有其合理性,他們提出學理科專業先選物理,學文科的先選歷史,然後再從地理、政治、化學、生物四科裏面再選兩科,共12種選擇。物理是高校學習理工科專業的基礎,對科學素養的形成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歷史是社會科學的基礎、對形成人文素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對人的綜合發展尤為重要。但此方案中較原來的20種組合少了8種,學生的選擇性在減弱。尤其是物理歷史不能同時選擇,而這與未來人才的培養似乎有點偏差。物理和歷史不能同時選,而頂尖大學最喜歡的就是選物理和歷史的人才。以北大為例,在江蘇錄取的要求是理科專業物理必須是A+,文科專業歷史必須是A+。北大在高考改革新方案選考要求中,法學專業要求必選物理或歷史。我個人認為如果實行3+1+2方案,可否物理歷史先2選1,然後不是4選2,而是5選2?這樣既可以增加學生的選擇性,又可以兼顧想選擇物理和歷史學生的需求,同時還能滿足高校的選才需求。從人的發展來講,讓學生在中學階段增強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對他的長遠發展是有利的。這是我的一點不成熟的想法。

最後我談一下對自主招生的認識,現在高考改革內容之一就是多元錄取,改變一考定終身。作為多元錄取當中的自主招生,一般的條件是學科特長、創新潛質,談到學科特長,就很容易聯想到競賽,現在各種競賽名目繁多,確實加重了家長的負擔,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相關部門加以清理整頓是必要的,但我個人認為在清理整頓時,要加以甄別,是否在高校高中銜接的背景下,從人才的選拔規律出發,協調好學生成長與國家選材的關係,由高校專家和相關部門進行論證,哪些基礎學科的競賽對國家的人才培養戰略有益?我認為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資訊"五大聯賽"中表現優異的學生,既是高校最希望招到的優秀學生,同時又可以為我國自然科學基礎的研究培養後備力量。這五大學科聯賽應在服務學生健康成長的的全局下,通過規範使其健康發展。

總之,處理好青少年健康成長與國家選材的關係,同樣需要高校高中銜接,多方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