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滾動新聞 >

課堂教學改革的哲學思考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肖遠騎 | 時間: 2019-01-11 | 責編: 曾瑞鑫

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幾乎所有關於教育的弊端和困惑,最終都能從課堂上找到癥結;幾乎所有關於教育的改革和探索,歸根結底也都要回歸到課堂中去。效果不顯,效率低下,效益不高,人們對課堂的抱怨和對教育的詬病是一致的。但批評也好,抱怨也好,課堂一定要革命性的改造嗎?我覺得要從哲學高度,冷清思考思考!

作為一線教師,我喜歡教師這個職業的重要理由,就是我擁有課堂。對於我而言,課堂一直是一塊承載希望的試驗田,每一屆,帶著新的期待去播種,用每一個朝夕晨昏的日子歷練生命,培植思想。在我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那些清晰的目標和追尋,都透射到課堂上,課堂是師生共度的一段生命歷程,也是伴隨年輕的生命一起成長的見證。在我的試驗田裏,總在改變著什麼,遙望著什麼,期待著什麼,這使我的教育生活從來沒有喪失過生機,從來沒有凋謝過信念,生命是新的,課堂就不會陳舊。擁有試驗田的日子,就擁有了飽滿顆粒的期待,這份期待,將我們的教育之路延伸到灑滿陽光的遠方。所以,我深愛著課堂!

青年教師對於課堂的掌控,我的體會要走四步路:

1、熟悉課堂教學之"法"

我們首先要明白,課堂教學的效果最終受制于教師的個體因素。教師學識水準的高低、專業技能的強弱、經驗積累的豐欠,備課的充分與倉促、現場的掌控度、練習的頻率與難度,情緒的飽滿與低落、態度的嚴厲與溫和,都會對教學效果産生很大的影響。精彩的課堂需要教師去發揮,穩定的品質需要"結構"來保障。所以,課堂教學需要從兩個維度去思考,即從技術角度建模課堂,就是"教有定法";從藝術角度訓練課堂藝術,就是"教無定法"。

"建模"是一種科學的思想,課堂模式,是課堂教學中那些穩定的、被結構化了的教學方法的組合。當然,任何模式都有特定的使用場合和條件,從來就沒有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萬能模式。這和"教無定法"的含義是一致的。教無定法並非教學無法,教無定法並不排斥"課有定則"。由於教學對象的個體差異性,教師在課堂上會靈活機智地選用不同教法實現教學收益的最大化,於是,教學過程被賦予了較多的個人化色彩,教師素質成了決定教學品質高低的關鍵因素,進而,我們便很自然地把提高教學品質的全部努力,繫於教師素質的提升,但教師素質的提升永遠是一個處於向理想目標邁進的過程,也就是説,無論我們怎樣努力,永遠都會存在一大批處於成長過程中的、素質還不夠高的教師,甚至很多從事了一輩子教學工作的老師,直至退休的那一刻,依然還算不上優秀的教師。

教學既是科學也是藝術,科學需要模式,藝術不需要。因此,課堂教學僅有模式肯定不夠,但沒有模式肯定不行。"教學有法,但無定法,重在得法,貴創新法。"從"無法"到"有法",再到"無定法",是一個漫長的境界提升過程。就如同書法家信筆揮毫,龍飛鳳舞,寫無定法,是因為他走過了一絲不茍、法度謹嚴的"入帖"過程,走過了博採眾長、轉益多師的"出帖"的過程,走過了總結提煉、感悟提升的"創造"過程。如果一開始學書法,就信馬由韁地隨手塗鴉,那是永遠也成不了書法家的。 "無定法",不是沒有"法",更不是不用"法",而是不拘成法,可以靈活地選用不同的教法。這才是"教無定法"的真正含義。

2、把握課堂教學之"境"

課堂教學既是技術,也是藝術;或者説首先是技術,終究是藝術。課堂教學從技術開始,走向藝術境界,以技術為基礎,以藝術為巔峰。教學藝術是教學方法、技術、技能、技藝的昇華,在教學過程中表現出創造性、審美性、表演性、機智性、個性化等一系列重要特徵,並以整合的方式發揮其教育功能。聽名師上一堂高度藝術化的公開課,的確是一種享受。字字珠璣、抑揚頓挫的教學語言,層次清晰、簡潔明快的板書設計,水到渠成、天衣無縫的自然銜接,起伏有致、疏密相間的課堂結構,張弛有度、勞逸結合的教學節奏,啟發誘導、虛實相生的教學方法,突破時空、回味無窮的教學意境,甚至長相俊美、衣著得體的外形相貌,都會給人以美的享受。越是藝術化的東西就越個性化,越情景化,就越不容易被學習,越不容易被掌握。今天,我們認定教學既是科學也是藝術,是基於我們對教學過程的規律只有"部分掌握"的基礎。隨著人們對教學規律的認識和掌握程度的加深,教學的科學性會越來越強,相對應的,其藝術性就會越來越弱。教學被過分"藝術化"和"神秘化",所反映的正是人們對教學過程認識的"膚淺化"。

成功的課堂總是藝術課堂。在成功的課堂裏總是處處閃耀著藝術的火花--引人入勝的開頭、漸至佳境的層次、貫穿全課的主線、跌宕起伏的情節、餘音嫋嫋的結尾……在成功的課堂裏,老師娓娓道來的講解、親切從容的教態、恰到好處的點撥,無不給人以藝術的享受。

3、研究課堂教學之"道"

聽一節課,我們不僅要看授課教師運用了什麼技術、手段、方法,更要看他們體現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前者謂之"術",而後者謂之"道"。"術"只是"末",而"道"才是"本";"道"是"術"的靈魂,"術"是"道"的表現形式。聽一節課,我們就要觀其"術"而悟其"道"。有時聽不同老師上同一節課,方法手段大為不同而效果卻一致地好,其原因就在於"術"殊而"道"同,所以成功的課堂總是相似的。首先,成功的課堂總是自主的課堂;其次,成功的課堂應該是生活化的課堂。

什麼是"道"?就是你的教育觀、教學觀。因為,一節課,無論教師採取何種手段,一支粉筆也好,多媒體技術也罷,都必須將學生置於主體地位。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學生自己在原有知識基礎之上進行自我建構的過程,學生在學習中去經歷、去探索、去發現,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和創造的歡樂,這是任何外在手段都不能替代的。有經驗的教師從不陶醉於個人的表演,而是一環扣一環地引導學生説一説、寫一寫、聽一聽、議一議、試一試、練一練、想一想、演一演……力求使課堂貼近生活,從生活中挖掘豐富的課程資源,讓生活材料為課堂教學服務。

請允許我舉兩個課堂實例。一堂名為"賭博的概率"的活動課,澳大利亞的教師是這樣上的。每個學生發10個籌碼,老師坐莊,沒過一會兒,18個學生中就有16個輸了"錢"。然後老師要求學生計算概率,結果發現,由於贏的概率太小,時間一長,每個人只能輸,這樣一來,學生通過親身經歷明白了賭博的欺騙性。再看一堂美國老師的數學課《面積的計算》,上課後,老師把孩子帶到教室前方的一塊不規則草坪上,然後分成四個小組,每個小組發給一卷皮尺,要求同學們想想看,用什麼方法算出這塊草坪的面積。只見孩子們興高采烈,有的用拼湊法,將不規則的草坪切分成若干個長方形,有的用填補法,加加減減,不一會兒,孩子們都算出了草坪的面積……舉這兩個案例,是要説明一點,有效的教學應當把教育內容納入學生的生活世界,使文化進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親歷情境"。

我是一位語文教師,我歷來主張生活是語文教學的家園。語文學科是人之生命表達的一種方式,語文學科是一個生命情感的世界。人對生活的感受,人的悲歡離合、感物傷懷,都是通過語言展現出來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言説者是一個情感生命體,故國之愛、家園之戀、生死之思、情愛之癡、人生之感……萬種思緒,千般柔情,都濃縮在語言之中,都是可以具體地再現在生活之中的。所以,我教《雷雨》時,讓學生自導自演《雷雨》;教《裝在套子裏的人》時,請學生尋找現實生活世界中還存在哪些"套子";美國入侵伊拉克之後,我用兩個課時,讓學生討論"我説美伊戰爭"。這樣做無非是儘量多地把學習的時空留給學生,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用生命去體驗和表達,這就是語文學科的教育價值。

4、順應課堂教學之"勢"

我們承認,傳遞知識、讓學生繼承人類的文明成果,是課堂教學的基本任務,但繼承不是最終目的,繼承是為了人類衍生和發展,因此,教育不僅應使受教育者繼承現成答案和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自己去獲取知識,學會學習。在資訊社會和知識經濟社會中,知識的老化和遞增快得無法形容,奢望在學校裏學全某一方面的知識只能是"天方夜譚",我們應當把知識看著是一種資訊,教育的功能主要表現在促進資訊的共用和增值。每個學習者都在一個資訊網路之中,促進知識的擴散、交流、共用和增值,因此,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維、學會發現、學會創造進而成為有別一于其他生物的真正的"人",這才是現代課堂的基本功能與目的。現代課堂的功能要定位在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習方式及其對應的教學方式;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和懷疑意識,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讚賞學生獨特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要積極引導學生從事實驗活動和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樂於動手、勤於實踐的意識和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

現代的課堂從運作體系上由"封閉"走向"開放"。開放,從內容角度講意味著科學世界(書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歸。生活世界是科學世界的基礎,是科學世界的意義之源,教育也必須回歸生活世界,回歸兒童的生活。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科學教育與生活教育的融合。從課程角度講,要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課堂資源,尊重"兒童文化",發掘"童心""童趣"的課程價值;從教學角度講,要鼓勵學生對教科書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讀、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

從過程角度講,人是開放性的、創造性的存在,經驗不應該用僵化的形式作用於人,否則就會限定和束縛人的自由發展。人是未完成的非終極的存在,教育不應該把培養中的中點當做終點,以目標取代目的,否則就會阻隔人的發展。人是不可限定的,只能引導人全面、自由、積極地生成。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學生不是作家筆下的小説,不是畫家筆下的圖畫,也不是觀看電視電影的觀眾,更不是配合教師上課的道具,而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他作為一種活生生的力量,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靈感、興致參與課堂活動,並成為課堂教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而使課堂教學呈現出豐富性、多變性和複雜性。總之,課堂教學不應當是一個封閉系統,也不應拘泥于預先設定的固定不變的程式。預設的目標在實施過程中需要開放地納入直接經驗、彈性靈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體驗,要鼓勵師生互動中的即興創造,超越目標預定的要求。

從組織形式上從"獨奏者"走向"伴奏者"。新課堂教育我們要重新審視師生關係,並確立民主的師生關係。蘇霍姆林斯基在談到師生關係時認為,師生應該是共同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這就決定在教學過程中師生必須進行平等地交流。為此他特別強調:"學校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裏裝到另一個頭腦去,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過去人們常常説,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首先要有一桶水。這話強調了教師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對於教育的重要性。但今天看來,這句話是有局限性的。第一,在資訊時代,教師任何一方面的知識都超過學生是不可能的,有時候,學生在某方面所獲取的知識也許遠遠超過了教師。第二,學生的大腦不是空蕩蕩的容器,而是一口蘊藏著豐富水源的深井,教師的使命正是引導學生挖掘這口井,讓每一個學生成為一口知識的泉水噴涌而出的"井"。只有確立這樣的學生觀和這樣的教學觀,我們的課堂教學才能夠做到真正"以學生為主體"。

充滿民主精神的課堂教學,應該把教師"教"的過程變成學生"學"的過程。過去,我們一些教師在備課時,往往考慮更多的是自己怎麼上這堂課,而很少去想如果我是學生我會遇到什麼問題;同樣,這些教師在上課時,也主要沿著自己的教學願望將學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學設計,忽視了學生自己鑽研、領悟和感受的過程。這就是所謂以"教"代"學",或者説這是按照事先"腳本"的"教學表演"。在這樣的教學中,即使教師的教學思路非常清晰,課堂表達非常清楚,也不過是用教師的思維代替了學生的思維。現在,我們應更多地思考學生如何學,即以學生的求學需求為主線,追求教師和學生面對知識共同探討、平等對話。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力求貫穿兩條線索:學生的"學"(感受、質疑、鑽研、討論、聯想等)和教師的"教"(求疑、交流、爭鳴、釋疑、歸納等)。這兩條線索通過教師對學生的思維訓練、情感體驗和人格熏陶交織在一起。這裡關鍵是教師要從"獨奏者"轉變為"伴奏者",也就是不再主要是傳授知識,而是幫助學生去發現、組織和管理知識,引導他們塑造自己。

課堂教學是師生中重要的生命經歷,他們是帶著全部身心和已有的經驗進入教學與學習的。這就是我對課堂的思考。

文(肖遠騎 北京市語文特級教師、教授 華夏幸福教育事業部總顧問督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