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北京12月18日訊(記者 吳雨航)11日上午,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主辦、中國網教育頻道承辦的“扛歷史使命、塑時代新人”第七屆中國教育家年會暨中國好教育盛典在北京召開。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教育部原總督學柳斌,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顧明遠,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黨委副書記、副主任、中國網副總裁李富根,中國網資訊中心總監詹海濤,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原副院長、教授李文長出席會議。
年會上,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教育部原總督學柳斌以《好教育的目標就是把素質教育進行到底》為題發表主旨報告,暢談他對於“中國好教育”的理解,併為推動素質教育發出振聾發聵的呼喊。以下為柳斌演講全文。
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教育部原總督學柳斌發表主旨報告
什麼才是“好教育”?
什麼是好教育?要給出一個定義很難,但是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好教育的概念。在我心目中基礎教育階段的好教育就是素質教育。基礎教育當前的任務是什麼,一句話就是把素質教育進行到底。
目前除了素質教育以外,我們國家基礎教育當中,實際上在運作的不外乎兩個:
一個是把“應試教育”進行到底。結果會是什麼呢?結果是加劇教育以考試為本,教育評價以分數為本,理想追求以狹隘的個人利益為本的負面影響,更嚴重的是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衝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方針,不利於國民素質的全面提高。
另外一個在運作的是把教育國際化進行到底。其後果更為嚴重。那就是加劇教育的“西化”傾向,加劇去中國化的傾向,否定中國傳統文化,培養世界公民、全球公民,消解中國公民對國家公民身份的認同。其負面影響已經並正在危害我國的教育事業。
我必須在這裡聲明一下,我不反對教育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我深知教育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是我們教育事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與教育國際化那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我覺得經濟可以全球化,貿易可以國際化,商品可以國際化,但很多東西是不能國際化的,文化傳統這個不能國際化。育人,培養什麼人,為誰培養人,這種目標是不能國際化的。我認為,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與教育國際化這兩個概念必須有一個明顯的區別,它的含義要有明顯的區別,把教育交流與合作混同於教育國際化,後果很嚴重。
現在尤其是一些外國語學校標語挂在高層樓上就是:培養世界公民。中國的學校用中國納稅人的錢來辦學校,舉出的旗幟是培養世界公民。我們現在離世界大同還很遠很遠,到世界大同的時候再提這個口號可能沒有什麼負面作用,而現在這樣一個世界,仍然是強者欺負弱小,還遠非世界大同這樣一個狀況下,我們教育的目標還遠遠做不到世界大同。我們還必須把中國人培養為中國人!
“唯分數論”異化了教育的目標
今年9月,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教育的首要問題是培養什麼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中國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基於此,新時代基礎教育的目標就是把素質教育進行到底。這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歷史使命。
人類出現在這個世界上之後,為了自身的生存,就得有道德、有知識、有能力、有本領,這些都不是人類先天就具有的,如何獲得這些先天不具有,而後天又必須有的東西呢?一個辦法靠教育,從原始的經驗式的教育到現代的科學的教育,我們説的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就是這個道理。現在卻有的教授跳出來指責素質教育是偽科學,理由竟然是素質是天生的,不是後天習得的,不能後天養成,這樣一種形而上學的觀念。
為此,我們做教育的人,我們的校長、老師、以及教育管理工作者都應當經常的思考教育究竟是什麼?教育的任務究竟是什麼?怎樣才能把教育工作做好?
我們的基礎教育應當由以考試為本的應試教育,回歸到以育人為本的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素質教育當中來。應該説是我們整個社會經濟發展體制勞動就業以及幹部人事制度那一種不僅完善的模式運作,導致了社會以功利為本,教育以考試為評價,以分數為本,這樣一種誤區。
到現在已經發展成為大勢所趨的傾向,分數只是評價學生知識習得的一個因素,如今卻異化成了人們追求的目標。我們必須認識到把考試搞的如此神聖,把分數搞的如此神聖,把教師的處境搞的如此難堪,非人民大眾之福,非國家民族之幸。
因此,當務之急是要破除教育即考試,分數即目標,金錢地位即理想追求的陳腐的觀念。
教育不僅應當是知識,還應當是愛,是真,是善,是情,是美,是生命活力,是人生智慧,是家國情懷,是崇高理想。
教育改革當務之急是解放學生大腦
究竟什麼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正解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宗旨,以立德樹人為核心,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著重點,面向全體學生,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把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辦事、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學會創造貫穿于教育過程的始終,把學校家庭社會結合起來,把素質教育的評價制度確立起來,最終實現提高全體國民的素質,提高全民族的素質這樣一個宏偉的目的,這就是素質養成的核心架構。
素質教育在推進過程當中,遇到的困難和阻力,目前還是很大的,高考招生制度作為指揮棒,對基礎教育的負面影響仍然很大,義務教育品質評估仍然無法可依,社會公立浪潮還在裹脅著校長、教師及廣大家長還在應試小道上奔跑,促使廣大學生擠高考獨木橋,這些問題都不是單純的教育改革的問題,需要社會各方面體制改革的配套。
如果講資源的話,中國有14億人口,大腦是中國最大的資源,考試和分數最大的副作用是束縛了中國人的大腦。當前,在人類對外部世界的認知僅為5%左右,95%的外部世界對人來講仍然是一個未知世界的情況下,教育改革最緊迫、最重大的任務是解放學生的大腦。如果我們能夠通過深化改革,解決上述問題,把素質教育進行到底,那麼好教育就在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