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要聞 >

第五屆中國未來學校大會:建設未來學校,培育時代新人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曾瑞鑫 | 時間: 2018-11-11 | 責編: 劉昌

中國網重慶11月11日訊(記者 曾瑞鑫)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教育資訊化2.0行動計劃》,加快推進教育創新,探索新時代學校教育的變革路徑,2018年11月10日至12日,以“建設未來學校,培養時代新人”為主題的第五屆中國未來學校大會在重慶徐悲鴻中學召開。

此次大會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與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重慶市江北區教育委員會、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與重慶市江北區教師進修學院承辦。本次未來學校大會面向全國基礎教育界,重點圍繞資訊化2.0時代的課堂教學,支援學生全面發展的空間重構,立足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科學性評價,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課程創新,關鍵能力導向的學習方式變革等重要內容開展深入研討,並集中展示這一領域的最新實踐成果。

會議現場

會議現場

中國未來學校大會是一個跨領域的開放性平臺,提倡和鼓勵創新思維和國際間的交流,大會邀請了國內外創新型學校的優秀代表參會,如中國一土學校、美國Quantum Camp、巴厘島Green School等,共同促進全球合作並構築教育的未來。同時,大會通過主旨論壇、分論壇、實戰工作坊、展示空間等豐富的表現方式,呈現出未來學校在空間、技術、課程等方面的變革。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崔保師在致辭中強調,推進未來學校建設意義重大,這是新時代的重大命題,是教育發展的永恒主題,是教育科研的嶄新課題,推進未來學校研究建設紀要勇於創新又要注重實效。崔保師院長對於此次大會寄予很高的期望,希望借助未來學校大會整合全社會資源,系統整體謀劃,構建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高新企業、社區和學校相融合的教育生態體系,為未來學校教育的健康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崔保師院長致辭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長李楠指出,自律、興趣、情感、創造、道德,正是讓教育能夠回歸本質的核心內涵。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科技司要著手研究中國未來教育的實施方案,關心教育的本真,辦好今天的教育,成就未來的夢想。

李楠副司長致辭

大會發佈了由中國教科院未來學校實驗室起草的《中國未來學校2.0:概念框架》。《中國未來學校2.0:概念框架》是基於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未來學校實驗室的最新研究成果,繼2016年《中國未來學校白皮書》之後,《中國未來學校2.0:概念框架》對未來學校的幾個核心概念“學校”、“學習”、“課堂”、“學習路徑”等進行了全面的審視。中國教科院未來學校實驗室主任王素表示,希望借助《中國未來學校2.0:概念框架》幫助大家重新認識學習,未來的教育能夠引導學生為將要來臨的社會而學習。

王素主任發佈《中國未來學校2.0:概念框架》

據悉,中國教科院于2013年正式啟動“中國未來學校創新計劃”,自啟動以來,得到了全國各地中小學校的熱烈響應和廣泛支援,組建了覆蓋全國的中國未來學校聯盟,目前已經有20個實驗區、10余所示範學校以及400多所成員學校,並連續兩年被列入教育部教育資訊化工作要點。未來學校創新計劃已經成為中國教科院的一個重要的品牌項目,不僅在國內産生了廣泛影響,而且在國際上得到認可。《中國未來學校白皮書》在國際上為中國教育發聲,未來學校的教育創新實踐成功入選教科文組織全球移動學習最佳實踐案例。今後,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未來學校實驗室將充分發揮科研引領優勢,發動教育者們共同應對時代發展給教育帶來的巨大挑戰,探索富有中國特色的未來學校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