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要聞 >

思政課堂當然要“潮”起來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作者: 洪克非 | 時間: 2018-10-17 | 責編: 吳雨航

一襲白色長裙,目光堅定自信,神態謙和溫婉。這就是藍茵茵。

近日,在教育部和中央電視臺共同舉辦的“2018年尋找最美教師”活動中,藍茵茵被評選為10名全國最美教師之一,隨後她又榮膺“湖湘英才”殊榮。

“從授業解惑到確立人生價值,從家國情懷到正人正己,這位80後思政教師,用思想觸及心靈……”這是“2018年尋找最美教師”頒獎晚會上對藍茵茵的頒獎詞,也是她從教11年的真實寫照。

藍茵茵出生於教師世家。2007年,碩士畢業的藍茵茵,聽從父母的建議,成為長沙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一名教師。思政課號稱最難上的課,也是最容易讓學生走神的課。藍茵茵卻較著勁要把最難上的課上精彩。她説:“我不能浪費學生的時間,也不想浪費自己的時間。如果一堂課大家都難熬,會讓我懷疑工作的意義。”

讓有意義的事情變得有意思

“我們到處賣唱,我們到處獻舞,誰不知道國家將亡,為什麼被人當作商女……”長沙理工大學綜合教學樓201教室經常傳來陣陣歌聲。這是音樂課嗎?不是。這是藍茵茵上的《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她是個音樂發燒友,喜歡把音樂作為帶領學生走近歷史的嚮導。講鴉片戰爭時,聽河北民歌《種大煙》;講太平天國運動時,聽山東民歌《洪秀全起義》;講到抗日戰爭時,則自己唱起《鐵蹄下的歌女》……

除了音樂,藍茵茵還喜歡在課堂玩“穿越”,將個體生命體驗代入歷史情境,與同學們一起體會有生命的歷史。

在一次大型公開課上,討論到英國馬嘎爾尼使團覲見乾隆時跪還是不跪時,藍茵茵突然問:“同學們,如果你們也能穿越,怎樣處理當時的外交事務呢?”熟悉“套路”的同學們踴躍響應,給出了各種可愛的答案。而藍茵茵的“終極”答案是:歷史沒有“如果”,而且當時的外交怎樣辦都不行。接下來,她對自給自足的農業國與新興資本主義工業國的矛盾、中西方國際關係理念與實踐的差異等,娓娓道來,讓學生們頻頻點頭。

藍茵茵對教學方法的嘗試,不僅停留在音樂和穿越上,“音樂和穿越只是媒介和嚮導。大學生的課堂,知識和內容才是王道。”

為了將形式和內容充分融合,藍茵茵將研究生公共必修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這門中英文雙語教學課程,變成了同聲翻譯課。長沙理工大學以工科為主,很多學生畢業後將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掌握相關專業術語,能讓會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制度、中國文化。理論學習既接地氣,又有實用性,這門課成了“爆款”課程。

一名學生笑著説:“藍老師的課堂有三多:慕名蹭課的多、用手機拍照攝像的多、課後要簽名要合影要聯繫方式的多。”

“藍氏十問”

藍茵茵有個外號叫“藍氏十問”。因為她課堂上喜歡提問。下課後,還喜歡問學生“哪些是你們感興趣的”“你們想聽到什麼”,等等。

“我們課堂互動環節較多。比如,講到中國為什麼會選擇社會主義,我會和學生們一起討論,並通過大量的史料和對比,引發學生思考,最後集體解決問題。通過討論,讓學生了解什麼是真知識,並引導他們對真知識感興趣。這讓我很有成就感。”藍茵茵説。

對於上好思政課,藍茵茵有三點心得:要讓學生知道為什麼學,才能調動學習積極性;要用學生樂於接受的語言和形式,才能讓課堂充滿活力;要多講身邊事,才會有共鳴。

2017年,一部電視理論節目——《社會主義“有點潮”》,使藍茵茵從校園走向了校外。作為該節目主講者之一的藍茵茵,以清新的形象、生動的語言,將高冷的理論故事化、形象化,引起強烈反響。

“如何讓馬克思主義理論時代化大眾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相結合,走出象牙塔、走向社會、牽手大眾,向更廣大的人群講好中國故事。”這是藍茵茵近年來一直努力的方向。

她和同事們嘗試了多種形式的理論大眾化、時代化闡釋與傳播。比如,通過電視、手機、網路、報刊全媒體渠道,以影音字、面對面交流的方式,面向公眾,親和表達、生動講述重大政治理論問題。

她參與編寫的《新時代面對面》理論讀物,成為我國發行量最大的理論叢書。她是湖南省委宣傳部十九大宣講團最年輕的成員、湖南省理論宣講專家庫專家,在省內高校宣講10余次,被譽為“以循循善誘的話語,親切解讀大家關心的問題,走進了青年學生的心裏”。

青春的信任不容辜負

“藍老師的課不僅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解答成長的疑惑,幫助我讀懂世界,讀懂中國,也讀懂了作為青年的責任。”長沙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二學生申軍輝回憶説,10年前,他的整個本科階段,最愛聽的就是藍茵茵的思政課。

申軍輝本科專業是會計學。2017年,已擔任成都某國企財務副總的他,毅然辭去工作,回到母校攻讀思政專業研究生。他説,“藍老師的思政課像一顆種子種在了我的心裏,每一代中國人都有自己的時代境遇,也重任在肩。”

藍茵茵説,大學生正處於人生定型期,可塑性強,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思想政治課要觸及學生的心靈,塑造他們的心智,讓他們內心豐盈,形成自己的判斷力。

藍茵茵還是學生輔導員,經常與學生聊天。有一次,她和一位工科生閒聊時,談到民主。這位同學很偏激,認為西方比中國更民主。藍茵茵便與他一起討論“民主到底是目的、方法還是手段”。她説:“我不直接去跟學生討論對錯,而是回歸問題本身,研討資料、分析問題,把概念一個個定義清楚。”經過多次討論,這位學生學會了遇到問題先冷靜思考再表達自己的看法,有了更加包容的心態。

“理性、客觀才是追求真知的態度,不理性就走不遠。”藍茵茵説。

不少大一新生對所學專業比較迷茫。藍茵茵鼓勵他們先試著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多讀讀學校的培養方案,多跟任課教師交流。女生遇到感情問題,也喜歡跟藍茵茵交心。藍茵茵總是耐心傾聽,熱心引導。她説:“青春的信任不容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