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滾動新聞>

"新工科":讓想當工程師的考生找到“真愛”

發佈時間:2018-07-02 10:32:56 | 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 作者:符遙 | 責任編輯:劉昌

“新工科”,讓想當工程師的考生找到“真愛”

工程教育正在從“科學範式”轉向“工程範式”,也就是要回歸到工程本身。一方面是新興産業巨大的

人才缺口,另一方面,“逃離傳統工科”的聲音也一直存在,“新工科”建設成為了一個必然選擇

中國新聞週刊記者/符遙

中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工程教育,工科專業學生人數佔全世界的三分之一以上。在科技、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怎樣培養出足夠多優秀、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工程科技人才,一直是備受教育界和産業界關注的話題。

不久前,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公佈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共有來自全國高校的612個項目入選,包括人工智慧、大數據、智慧製造等熱門專業方向在內的19個項目群涵蓋其中。自此,高校“新工科”建設正式進入實施階段。這意味著,一場針對中國工程教育的變革正在發生。

“新工科”出爐

2017年2月18日,一場關於綜合性高校工程教育發展的戰略研討會在復旦大學舉行。會上,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30所高校的百餘名代表就新時期新型工程人才培養問題進行了熱烈探討,並達成了10條共識——“新工科”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

兩天后,教育部發佈了《關於開展“新工科”研究與實踐的通知》,號召各地高校積極開展“新工科”研究實踐活動,從而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推進“新工科”建設與發展。

4月8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學召開了工科優勢高校新工科建設研討會,在研討會的基礎上發佈了《“新工科”建設行動路線》。這個被稱為“天大行動”的方案提出了三個階段性目標:從現在到2020年,探索形成新工科建設模式,主動適應新技術、新産業、新經濟發展;到2030年,要形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工程教育體系,有力支撐國家創新發展;到2050年,形成領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國模式,建成工程教育強國,成為世界工程創新中心和人才高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

當年6月9日,由30余位來自高校、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專家組成的新工科研究與實踐專家組在北京成立。隨著《“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指南》的審議通過,“新工科”建設工作全面啟動。

從“復旦共識”到“天大行動”,再到“北京指南”,一時間,“新工科”成為備受矚目的熱點。“不到四個月, 就出現了四個大動作, 可謂中國高等教育史上所罕有。”北京大學原常務副校長王義遒曾這樣評論道。

“所謂‘新工科’,是對工科教育整體的改革創新。一方面要發展一批面向未來佈局的新興工科專業;另一方面,則是對現有的傳統工科專業進行改造升級。”教育部高教司理工處處長吳愛華告訴《中國新聞週刊》,近年來,隨著國家産業結構的調整升級,在諸多傳統産業去産能、去庫存的大背景下,一些傳統産業方向的工科學生就業形勢嚴峻;而另一方面,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産業迅速發展,人才需求十分迫切。為應對新形勢下新經濟的發展和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挑戰,為國家未來發展儲備更多人才,“新工科”建設成為了一個必然選擇。

以眼下最熱的人工智慧領域(AI)為例。2017年12月,騰訊研究院與Boss直聘聯合發佈了《2017全球人工智慧人才白皮書》。數據顯示,全球AI領域人才約有30萬,但市場需求在百萬量級。美國在AI領域的人才無論在數量、品質上都遠超世界其他國家。而截至2017年10月,中國在這一領域的人才缺口至少在100萬以上。而且,由於合格AI人才培養所需的時間遠遠超過培養一般IT人才,人才缺口很難在短期內得到有效填補。

人才缺口不僅存在於人工智慧領域。2017年2月,由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資訊化部聯合印發的《製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指出,到2020年,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電力裝備、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新材料等領域將成為製造業人才缺口最大的幾個重點領域。到2025年,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的人才缺口將達到950萬人,電力裝備産業的人才缺口也將超過900萬人。

一方面是新興産業巨大的人才缺口,另一方面,“逃離傳統工科”的聲音也一直存在。2017年,第三方諮詢研究機構艾瑞深研究院對過去10年全國高考狀元的專業選擇進行統計後發現,近40% 的狀元選擇了工商管理等經管類專業。與金融這樣的熱門專業相比,許多工科領域的職位起薪相對較低,升遷之路也更長,導致越來越多優秀的學生不再將工科作為自己的首選。

“世界範圍內,工程教育正在從‘科學範式’轉向‘工程範式’,也就是要回歸到工程本身。”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教授、“新工科”研究與實踐專家組成員余東升向《中國新聞週刊》指出,“工程的本質是造物、是設計。而科學範式下的工程教育,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設計,脫離了工程的本質,脫離了工業界的要求,無法滿足對工程人才的需求。這種現象在我國也有突出的表現。一方面是業界找不到自己需要的工程人才,另一方面是,一些工科畢業生學無所用。”

中國的工科專業在早年一直沿用前蘇聯的專業設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專業劃分較細、轉專業限制較嚴,由於在本科階段過早進行專業化學習,工程人才的學科領域往往較為單一。在新的形勢下,這樣的知識結構也已經不能完全跟上産業發展的需要。

2017年10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發佈了新一年度的《中國工程教育品質報告》。報告顯示,中國普通高校工科專業招生數、在校生數、畢業生數穩居世界首位,數量比緊隨其後的俄羅斯、美國等國高出3~5倍。但與此同時,工科畢業生的供給存在結構性過剩與短缺並存,專科層次和研究生層次工科畢業生供給不能完全滿足企業和行業需求,適應新興産業和製造業十大重點領域的人才培養存在提升空間。

培養卓越工程師

對公眾來説,“新工科”似乎是這兩年才突然走紅的新概念。但事實上,與之相關的工程教育改革工作已經醞釀、開展多年。

據吳愛華介紹,從2006年起,中國開始建設工程教育認證體系,到2016年成為《華盛頓協議》的正式成員,經過10年努力,實現了中國工程教育品質標準的國際實質等效,這一重要突破意味著中國工程教育的品質得到了國際認可。

《華盛頓協議》于1989年由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等6個國家的工程專業團體發起和簽署,主要針對國際上本科工程學歷的資格互認,確認由簽約成員認證的工程學歷基本相同。吳愛華説,在不斷向《華盛頓協議》標準靠近的過程中,“學生中心”“産出導向”“持續改進”的理念已經成為國內工科教育界的共識。

截至2017年底,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和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共認證了全國198所高校的846個工科專業,覆蓋21個專業類,按計劃,將在2020年實現所有專業大類的全覆蓋。

隨著2016年中國正式加入《華盛頓協議》,工程教育如何進行進一步的改革,成為了高等教育界關注的問題,“新工科”由此誕生。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於開展新工科研究與實踐的通知》中,新工科被歸納為“五個新”,即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學科專業的新結構、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教育教學的新品質、分類發展的新體系。

吳愛華表示,“新工科”改革的核心,是建立以産業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按照規劃,在“新工科”建設上,不同類型的高校有著不同的分工——工科優勢高校要對工程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發揮主體作用,推動現有工科的交叉複合、工科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綜合性高校要對催生新技術和孕育新産業發揮引領作用,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推動應用理科向工科延伸;地方高校則要對區域經濟發展和産業轉型升級發揮支撐作用,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推動傳統工科專業改造升級。

從某種意義上説,“新工科”是“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延伸和擴展——在為加入《華盛頓協議》進行籌備期間,2010年,教育部啟動了“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建立了高校與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機制,各地高校也紛紛展開了實踐。

天津大學教務處負責人告訴《中國新聞週刊》,作為“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首批試點單位,天津大學成立了“面向産業培養人才的試驗田”,即求是學部;並出臺了一套比之前更具體、更全面的“卓越工程創新人才”培養標準。 “有了這個標準之後,可以根據這個標準更好地安排課程體系,更好衡量該上哪些課程、講哪些內容,也更系統。”

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是國家教育體制改革的試點學院。作為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學院的工程科學實驗班有著全新的教學培養計劃,招生與培養聯動幫助學生發現並最大程度開發自己的興趣與潛質,班裏每個學生都配有導師,打通機械、光學、資訊、電腦等學科專業,採取“3+1”的培養方案,校內學習3年,在國外學習或企業實踐1年,培養兼具“製造”和“發現”能力的卓越工程人才。

天津大學教務處負責人表示,如果説過去工程教育領域的改革是為了適應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進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2.0時代,“新工科”的提出則對高等工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是以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為代表的,對人類的挑戰非常大,將會重塑各國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改變人和世界的關係,這就要求高等工程教育必須積極應對,而非被動適應。”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2018年,天津大學獲批成立了全國首個智慧醫學工程專業,將在秋季首批招收的30名本科生由天津大學和天津醫科大學聯合培養,畢業後由兩校共同簽發畢業證,授予醫學、工學雙學位,成績優秀者可直接進入本碩博貫通式的一體化培養體系,獲得醫學或工學博士。該專業學生除了學習醫學類知識,也要學習智慧類課程,畢業後不僅要具備醫學專業基礎和臨床實踐能力,還要擁有運用前沿工程技術破解醫學問題的能力。

今年秋季,天津大學還將與騰訊集團、恩智浦半導體公司合作,設立“新工科試驗班”,著力培養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領域的人才。

目前,一大批高校都已開始了在“新工科”建設上的探索,包括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天津大學、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等高校均有項目入選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名單。

“新工科不僅僅是教育界的事情,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願意加入進來。”吳愛華説。不久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佈了2018年第一批産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申報指南,據統計,346家企業發佈項目14576項,提供經費及軟硬體支援約35.15億元。

事實上,近年來,怎樣對工程教育進行改革以適應産業發展的需求,是世界許多國家共同面對的問題。

印度技術教育委員會公佈的數據顯示,自2016年以來,印度工科學生的數量持續下降。由於教學品質不高、畢業生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生源不足,已有近200所工科院校申請關閉。

2018年3月,麻省理工學院發佈了《全球一流工程教育報告》,報告指出了未來工程教育可能的三種趨勢:首先,工程教育的領導地位可能將在不久的將來從歐美發達國家轉移到南美、亞洲的新興經濟強國;其次,全球的工程教育將轉至更加以學生為導向的方向發展;新一代工程教育領導者的出現,可以大規模地提供以學生為中心的工程課程。

這也正是中國“新工科”發展的部分思路。在吳愛華看來,通過“新工科”建設,中國將從全球工程教育改革發展的參與者,向貢獻者、引領者轉變。

《中國新聞週刊》2018年第24期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週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