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本網獨家>

打破本科教育舊邊界,多融合鼓勵學生敢創新

發佈時間:2018-06-27 09:44:45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吳雨航 | 責任編輯:曾瑞鑫

中國網6月27日訊(實習記者 吳雨航)本科教育是大學的基礎,一流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的"壓艙石",是提高和保證高等教育品質的立本強基工程,是"雙一流"建設的基礎。6月21日在成都召開的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上,教育部長陳寶生直言:"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重視本科教育的校長不是合格的校長"。

人才培養為本,本科教育是根。當前,我國一流高校紛紛邁上教育改革的快車道,從學生到老師,從課堂外到課堂內,不斷革新具有學校特色的教學內容和形式,使本科生的水準提高,更為研究生教育打下基礎。

從"大班授課"到"探究式-小班化教學"

無人機點名、師生共同打遊戲、學生聚集聽課,這些恐怕以前會被老師點名批評的課堂行為如今在川大的每間教室內都在發生。如何讓課堂煥發活力,讓學生充分思考?四川大學開拓式的從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發起了一場"教室革命"。

"人怎樣才能夠長生不老?端粒與人的壽命有怎樣的關係?"這是一堂生動的細胞生物學的課堂,楊軍老師提出這樣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學生們通過互相討論,得出各種有關端粒的假設和思考。在互動過程中,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師 楊軍(攝像 吳雨航)

其實穿過川大的走廊可以看到,每一間教室都被貫以獨具特色的名字,"靈活多變研討教室"、"網路互動教室"、"手機互動教室"等等。從外形上來看,這些教室打破傳統的桌椅板凳,透過現代化設備與每個學生産生互動,以小組為單位的小班式授課。從課堂內部來看,過去沉悶生硬的課堂氣氛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學生們一個個抬起的頭和思考的眼神,以及時不時會爆發爭辯或笑聲,在這裡,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帶動課堂的節奏。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師 楊軍(攝像 吳雨航)

據四川大學教務處長張紅偉介紹,四川大學從2010年起,把新生按25人規模編課,全面開展高水準互動式、小班化課堂教學改革。"目前,開始互動式、小班化課程9024門次,佔比達70.5%"

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接受記者採訪(攝像 吳雨航)

"我們投入了2億多元全面推進"教室革命",打造多視窗互動教室、靈活多變組合教室、移動網路互動教室等類型的智慧教室400多間,超過教室總數的80%,。在此基礎上,全面實行"啟髮式講授、互動式交流和探究式討論"的課堂教學革命,讓學生真正"把頭抬起來、坐到前排來、提出問題來。"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介紹到。

而在談到川大對未來本科教育的理想狀態時,李言榮説:"理想的校園是學生能轉身遇到好老師,隨處可以見討論,這是校園最美的風景。"

從"傳統工科生"到培養"新匠人精神"

面對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工程教育發展必須因時而動。記者在參觀成都工業學院時打破了對原有工科教學的刻板印象。作為一所應用型大學,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是重中之重。

"我們要培養的是能夠掌握現代的科學技術和知識理論,能夠在生産過程中既發揮工匠的作用,又能順應産業和經濟的發展的新興工匠。"成都工業學院院長嚴余松告訴記者。

據了解,學校自主設立了科研項目的"企業專項",採用"企業出題,學校資助、教師作答"的形式,由企業發佈需求指南,學校科研基金提供資助,學校教師聯合企業人員進行申報並開展項目研究,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截止2017年12月,共與26家企業聯合發佈36項企業專項項目指南,直接指向企業實際問題160余項,涉及自動化技術、智慧控制、軟體開發、數字識別、無人機等相關技術的開發與應用。

"我們從大一進來,不管什麼專業都會來校辦工廠進行動手實操,從最簡單的拆卸到跟著工廠老師學習生産過程中出現的實際問題,這種實踐既好玩又能夠把書本學到的知識運用上,收穫很大。"成工院一名大二的學生告訴記者。

成都工業學院校辦工廠內學生在動手實操機械課程(攝像 吳雨航)

如何培養應用型人才,建設應用型一流高校?嚴余松用"五融合"來解釋當前的人才培養模式,即逐步構建並實踐以"培養規格與行業標準相融合""教學內容與工程實際相融合""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相融合""教學場所與真實工廠相融合""教師隊伍與工程師隊伍相融合"為主要特徵的産教"五融合"應用型工程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了人才培養關鍵環節的重點突破和示範引領。

此外,作為綜合類高校,天津大學在佈局新工科專業結構上注重"因時而新",實施專業建設"雙十工程",重點建設10個新興工科專業,改造升級10個傳統工科專業,帶動全校專業重構、內容重塑、水準提升。

從"快樂的大學"到"有挑戰的大學"

中國的大學課堂與美國高校相比,課程的難度是有差距的。"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以及"上了大學就解放"的觀點普遍存在於學生間。一些內容陳舊,輕鬆通過的"水課"依舊出現在大學課程上。

教育部長陳寶生在新時代全國高等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特別強調:"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提升課業難度和深度,擴大課程可選擇性,真正把"水課"變成有深度、有難度、有挑戰的"金課"。

據北大校長林建華介紹,北大要走一條"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之路",著力點是打破邊界,釋放學生潛力。目前,北大實行學校內部自由轉專業、全校範圍自由選課,激發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和創造潛力,並壓縮專業核心課學分,鼓勵跨係選課,使學生可以自主設計主修和輔修專業。

同時,陳寶生還表示:"要嚴把出口關,改變學生輕輕鬆鬆就能畢業的情況,真正把內涵建設、品質提升體現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成果上"。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