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高校>

德法兼修讓邊疆法學教育步入新時代——雲南大學法學學科記事

發佈時間:2018-06-19 11:28:22 | 來源:雲南網 | 作者:祁志浩 | 責任編輯:曾瑞鑫

前不久,雲南大學正式獲批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這是雲南大學乃至雲南省法學學科建設發展中的一件大事。從上世紀30年代初設席至今,雲南大學已漸成為我國邊疆法學研究與教育的一面旗幟。80餘年的學術洗禮、知識傳承和思想生産所蘊含的,也絕不僅僅是法學學科的厚度,還有築夢新時代的無限可能。

參與一流大學建設的“大決戰”

對於進入國家42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的雲南大學來説,發展依舊是硬道理。雲南大學校長林文勳曾在校黨委常委會上的發言中説:“要達到建設目標,對於全體雲大人來説,就是一場大決戰。”

雲南大學法學學科同樣有喜,也有憂。隨著新一輪學位授權審核工作的結束,全國擁有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的單位達到48家,西南地區有6家,雲南省只有雲南大學1家。“與其他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相比,我們還有差距,尤其是在主流法學研究領域。外部環境的壓力與學校內在的要求,都使我們不得不整裝繼續趕路。”長于刑法研究的雲南大學法學院院長高巍對此有清晰的認識。

法學學科體系建設對於法治人才培養至關重要。現在,雲南大學法學院實現了從學士到博士全過程人才培養體系的貫通,學科相對更完備,平臺相對更完善,為參與一流大學建設的“大決戰”提供了先決條件。堅定參與這場“大決戰”能持續提升雲南大學法學學科的核心競爭力。

為契合新形勢新任務,雲南大學法學學科建設中的學術性再次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並得到新的塑造,就是要回應新時代所賦予中國法學的特別是關於邊疆民族地區法治實踐的諸多新課題。

為及時鞏固和調整法學學科行進的路徑,雲南大學法學院首先選擇從學術講座入手來做一些務實的工作,以此為依託將師生精神提振到更高的層面。去年10月起,雲南大學法學院在前期基礎上推出東陸法學長江講壇。王軼、陳衛東、陳瑞華、房紹坤等法學界的“長江學者”相繼受邀前來講學。東陸法學長江講壇與明法講壇、東陸法治論壇、雲嶺法治大講堂、東陸法律人沙龍一道,被稱為“雲南法學五大講座名片”。在雲南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沈壽文看來,“好的有品質的講座是開展學術研究的牽引。”

  優勢和特色,才是生存之本

今年5月,雲南大學對外公佈了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立項建設的部分創新團隊名單,以期産出創新成果支撐一流大學建設。其中,法學院有3個團隊入選,分別是高巍教授負責的“南亞東南亞國別法研究”創新團隊、沈壽文教授負責的“民族法”研究創新團隊和羅剛教授負責的“新時代邊疆治理法制化研究”創新團隊。這3個創新團隊的主攻領域與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設置的學科方向保持了基本一致,實際上也是雲南大學法學學科長期以來的優勢和特色所在。

上世紀80年代以來,邊疆民族法治便成為雲南大學教學研究的重點。在老一輩學者張曉輝、徐中起、張錫盛、方慧等的努力下,雲南大學成為中國民族法學和邊疆法治研究的重要策源地。2003 年,雲南大學更是獲得當時國內外唯一自主設立的民族法學二級學科博士點。長期的建設和積累,雲南大學已是學界公認的我國民族法學研究的重鎮。

與民族法學一樣,雲南大學法學院對南亞東南亞法律制度的研究也由來已久。上世紀90年代,已成立“雲南大學東南亞法律制度研究中心”,是國內最早設立的東南亞法律制度研究基地。進入新世紀,雲南大學法學院又啟動對南亞法律制度的研究,重點開展了南亞國家基本法律制度、南亞國家經濟貿易法律制度等方向的研究,為國家戰略實施和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有力智力支撐。

“一帶一路”合作,法律要先行。積極搶佔東南亞南亞國家國別法研究的制高點,是雲南大學法學學科的行動願景和主動融入國家戰略的使命擔當。在中國法學會支援下,雲南大學法學院建有中國—南亞法律研究中心、中國—南亞法律人才培訓基地等高端平臺,並先後承辦過兩屆中國—南亞法律論壇,已形成“中心、基地、論壇”三位一體的中國—南亞法律合作體系。

如今,雲南大學法學院已將在民族法學、南亞東南亞法律制度、法社會學和法人類學、反恐法學等方面形成的學科優勢和學科特色全面融入到學術研究、人才培養的完整鏈條中去。對於邊疆大學而言,優勢和特色才是生存之本。

中青年學者拼來的績效

近一段時間,雲南省高校新型智庫“法治雲南研究中心”首席專家、雲南大學法學院教授王啟梁有點忙。“白天黑夜地寫論文,要去北京參加學術會議”,王啟梁説。而這位中國社科法學研究領域代表性學者之一口中所説的“論文”,其未截稿的篇幅也已超出一篇博士論文的體量。但在前幾年,這樣集中時間思考與寫作的事對他來説顯得頗為“奢侈”。就在今年初,方至不惑的王啟梁幾經思考後,毅然辭去雲南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長的職位,選擇回流法學院專職教書。“不理解的人有很多。但我只想用心做教授,幹自己想幹的事”,王啟梁表示,“一流大學建設更需要我們做出實績”。

雲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張劍源一直在參與雲南省婦女兒童發展規劃項目的專題培訓工作,“主要是對婦女兒童權益的法律保護問題進行宣教”。張劍源31歲時評上副教授並相繼入選“雲南大學青年英才培育計劃”等多個人才項目。此前,由他領銜起草的《雲南省家庭暴力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實施辦法》也經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雲南省婦女聯合會共同發佈實施。

在雲南大學法學院,像王啟梁、張劍源一樣熱衷學術的中青年學者還有不少,80後副教授就差不多有10位。他們都在承擔重要的教學、科研以及管理工作。雲南大學法學院共設置有5個教研室,其中理論法學、憲法行政法、刑事法學教研室的主任分別由張劍源、劉國乾、張青等3位副教授擔任,他們中最年輕的33歲。

  參與式調研的必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國政法大學時強調,法學學科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法學教育要處理好知識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關係。

讓理論在實踐中生根開花,這是雲南大學法學院始終重視、不斷強化、循序創新的重要工作。在以往,雲南大學法科生的社會實踐活動難免會有進不到田野而浮在表面的情況,大多是支個攤攤,發發傳單。雲南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劉蔓琦反思後覺得,“這是非常簡單粗放的,對法科生的成長成才沒有任何營養”。解除尷尬境地的辦法在哪?參與式調研。社會現狀、人情冷暖、自我錘鍊都能收穫。

“參與式調研就要沉下去,要一起跑基層單位,走訪、座談、問卷都是我們的方法”,曾帶法科生就雲南省旅遊市場綜合監管問題進行調研的法學院副教授劉紅春説。在麗江,劉紅春和法科生一同參加了古城保護管理局等單位開展的聯合執法巡邏,“這樣調研出的結果是真實可信的。關鍵是學生完成的調研報告、決策諮詢報告和社會觀察筆記的品質都非常高。期間,我們還成立了臨時黨支部。所以,整個調研對於我和法科生來説都是德法兼修的過程”。

德法兼修,法律和道德協同發力,既是雲南大學法學院所有工作的根基,也是法學學科建設的最終指向。在雲南大學法學院,具有實操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從法科生甫入學就已正式開始。從針對新生的“新生學堂”到圍繞老生的“進階學堂”,從學習維度到實踐維度再到成長維度,從人生理念、思想困惑到專業方法,等等,雲南大學法學院都為學生提供支援。德在前,專業才能真正跟上來。

法學學科綜合實力的提升與法科生健全人格教育的養成,是有機統一不可分離的。雲南大學黨委書記楊林認為,步入新時代的雲南大學法學學科,為更好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培養大批高素質法治人才”的指示精神,推動邊疆法治教育進程提供了強大動力。

通訊員 祁志浩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