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滾動新聞>

教材再薄學生也累,為什麼?

發佈時間:2018-03-08 16:56:17 | 來源:中國教育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段留芳

國家教材委員會委員、德育一體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北京外國語大學原黨委書記韓震 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記者 張勁松 攝

  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訊(記者 楊文懌 汪瑞林)3月6日晚,國家教材委員會委員、德育一體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北京外國語大學原黨委書記韓震教授做客中國教育報刊社“兩會E政錄”系列直播活動,就如何發揮好三科教材的育人功能展開討論。

  韓震教授表示,德育不僅僅是《道德與法治》課程的任務。《道德與法治》課程只是一個主渠道,實際上所有學科都應承擔立德樹人的任務。承擔這項任務並不影響學科本身的價值,每門學科都有自己的核心素養和塑造人的功能。比如數學,通過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塑造了學生的理性思維、科學精神,這就是數學的價值。語文也如此。有些人擔心,如果讓語文也承擔育人的工作,是不是會把語文課變成思想品德課,其實並不是這樣。語言不僅僅是語言,還承載著這個民族的歷史,以及它的文化和道德。

  此外,韓震教授還指出,怎樣看待教材、怎樣使用教材是一個大問題。他表示,我們經常為了減負,在教材上下功夫,老想把教材變薄,“我出國考察過國外的教材,他們的教材比我們的教材厚。”為什麼呢?第一,國外學生的教材不帶回家,他們每個人在學校有一個小櫃子,下課後教材就放到櫃子裏。其次,教材就是一個拐杖,國外學生用教材蒐集材料,看懂以後,抓住教材裏教給他的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學習怎麼去做。而我們過去經常把教材理解成:必須掰開揉碎,讓孩子都記住。如果這樣,教材再薄學生依然很累。儘管教材是我們育人的範式和基本依據,但它只是學習的一種工具,更重要的是,在遵循教材基本精神的基礎上,更多地教給孩子能力、價值取向,也就是提高孩子的核心素養。

  韓震認為,正確的價值取向是核心素養的表現,學生能分辨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能有較穩定的心理狀態,能平等地看待他人……這既是價值取向,又是必備品格。此外,提高學生核心素養還要注重關鍵能力的提升。舉例來説,學生在課堂上學過法律知識之後,能不能用法律去分析問題,這就是關鍵能力。核心素養注重的就是學生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越是複雜的情況越能很好地運用知識,説明學生的核心素養水準越高。經過情景設計以後,《道德與法治》這門課實際上考察的就是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價值取向、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