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滾動新聞>

留學生:故鄉的意義像牽動風箏的線

發佈時間:2018-02-27 10:09:21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段留芳

故鄉的意義就像牽動風箏的線

樊梓昭

沾襟辭闕淚,回首別鄉情。未知的世界雖然充滿驚喜,但也遍佈荊棘。無論在外風霜多少年,我眷戀的永遠都是那分“根”情。

作為留學生,今年是我不能回家過年的第四個年頭。這些年,微信取代了走親訪友,電子紅包代替了面對面的饋贈,讓我感到既驚喜又陌生。

不能回家,年還是要過的。我在異國他鄉的過年經歷,屢屢刷新自己對年的認知。

在法國,我結識了許多老華僑。他們漂泊在外三四十年,鄉音無改,鬢毛已衰,滿堂子孫無一能説一口流利的漢語。但是,他們對中國傳統禮儀和傳統文化的堅守,從來都沒有放鬆過。

在國外華人區,我們也能體會到“年味兒”。比如,舞龍舞獅的遊行活動,街道兩側挂滿橫幅標語和大紅燈籠,挨家挨戶貼上對聯和“福”字。大家都穿著唐裝、旗袍、大紅色的禮服,哪怕是和外國人結合的家庭,也有著很特殊的“中國風”。

很多國內觀眾通過新聞畫面看到海外華人過年,或許會感到詫異:哪怕在國內,我們過年也越來越少地看到如此傳統的場景了,為什麼在海外定居的華人還堅守“老一套”?

有一個單親家庭,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年近60歲的阿姨,來自北京。她是改革開放後第一批公派留學生之一。大學畢業後,這個阿姨選擇了在國外攻讀碩博學位。她為了申請助學金,經歷了“大起大落”。兩次談好資助後,人家又反悔。學費和生活費的落空,讓本來就拮據的生活雪上加霜。幸好還是有很多好心人士,幫助她戰戰兢兢地完成學業,並留在了法國工作和生活。

海外華人的生活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光鮮亮麗。一些地方的種族歧視很嚴重,亞洲人又是出了名的能忍,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日常生活中,被欺負是常有的事兒。除此之外,中國人的生活習慣和外國人也大相徑庭。所以,華人都是相互抱團取暖,只有如此才能找到“親人”的感覺。

法國雖然是個浪漫的國家,但法國人的“不靠譜”也是出了名的。在這位阿姨的女兒兩歲的時候,她便離了婚,開始了單親母親的生活,一晃就是20多年。為了能把父母接到身邊,為了能給女兒更圓滿的家庭氛圍,這位阿姨多年兼任幾份工作,放棄了假期。

近10年,阿姨有了可觀的收入。每逢假期,她都會帶著家人回國探親訪友,還帶著女兒回中國學習中國文化。

她女兒從小就練習用筷子吃飯,並按照中國的餐桌禮儀就餐,從10歲起開始學習中文和國畫,從15歲起開始學習古箏。這些傳統文化元素,就像中國的符號,也是中國歷史傳承的象徵。作為一個中國人,唯有延續這些傳統,才真真正正讓我們離“家”更近。這位阿姨説,每年回國,國內都會給她帶來驚喜。她看到國內對於國學文化的重視,看到年輕人的多才多藝,也看到了學校和家長對文化素質培養的關注。

近兩三年,她的女兒有了法國男朋友,她們也經常帶著這個男孩子和他的家人來中國參觀。他們一起爬長城、逛故宮,一起去山西、陜西旅遊,自駕到四川、西藏感受大自然的雄偉壯觀。

她告訴我,法國人其實很少有真正了解中國真實生活的機會,只能靠媒體報道和中國遊客形成印象,但這並不真實。只有親身體驗了繁華和便利的當代中國社會,才能真正明白中國變化有多大。

今年春節,這位阿姨帶著父母回國過年。這也是她近40年來第一次回國過春節,在北京,參加廟會活動,到雍和宮上香,遍嘗傳統小吃,讓她感慨萬千。她每天在朋友圈“刷屏”,就像一個孩子,拿著相機,走走拍拍,生怕落下哪個角落,留下遺憾。

這雖然是一個很小的縮影,但對於所有生活在海外的華人華僑,他們相似的過年方式仿佛組成了一幅群像。故鄉的意義不僅是兒時生活的地方和熟悉的氣息,而像風箏的線,永遠牽動著漂泊的“風箏”。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