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本網獨家>

取消特長生招生,意味著什麼?

發佈時間:2018-02-26 09:26:23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對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作出部署。《通知》指出,要全面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和加強普通高中招生考試管理。要逐步壓縮特長生招生規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繼續清理和規範中考加分項目,尚未全面取消體育、藝術等加分項目的地方,要從2018年初中起始年級開始執行。

這些規定是對此前相關要求的有序銜接和再次強化。近年來,關於減少和規範特長招生的信號持續釋放。2014年教育部就曾明確,到2016年特長生招收比例壓縮在5%以內。國務院發佈意見要求,大幅減少、嚴格控制考試加分項目,2015年起取消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加分項目……從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普通高中招生,到高校人才選拔錄取,均取消或大幅減少特長招生,明確傳遞讓特長教育更純粹、讓招生更公平的信號。

作為招生考試製度的有益補充,特長生招生一直以來是學生多元化生長、學校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國家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途徑。在多年實施過程中,該模式也確實對學生的學科特長與創新潛質的培養,對學校的特色和多元化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遺憾的是,在優質教育資源不平衡不充分的情況下,特長生招生出現了一些問題。

一些人動用財富與人脈資源違規享受政策紅利,一些人以招生權進行利益交換,一些地方特長生招生異化為灰色利益鏈條,擾亂了招生入學秩序,破壞了教育公平。從而導致有特長的學生不一定能上去,沒特長的學生不一定上不去。特長生招生的真正作用並沒有發揮出來。

從這個意義上講,取消特長生招生杜絕了腐敗機會,讓陽光招生添了更多燦爛。

而當特長生招生被異化為“入校捷徑”後,又加劇了社會的普遍焦慮。不少家庭不甘心望“校”興嘆,被裹挾到特長與才藝培養的洪流中來,最終導致培訓機構賺得盆滿缽滿,家長和孩子苦不堪言。更為嚴重的是,那些出身寒門的孩子會因為沒有財力接受特長教育,在接受教育的最初便已然落了下風。長期以來,儘管國家下大力氣為寒門學子創造機會,幫助他們有機會走入知名高校,但“出身越貧寒,所受教育越薄弱,成功的機會越小”的“下沉螺旋”依然存在。當起點公平被破壞,機會公平也就會受到影響。

因而,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也是從起點上守衛教育公平,旨在讓教育的環境更清朗,讓教育的心態更平和。

但是,從教育規律和人生各異的角度來講,可以取消特長生招生,但不可以取消特長生教育。人的生命生而平等,但是人的稟賦生而各異,特別是有些孩子在某些方面確實具備異於常人的天資。這份天資不是為考試而生,而是自然而來。如果在教育過程中,不能讓這些孩子得到應有的教育開發,不僅是教育工作者的缺位,更是整個社會的遺憾。這些孩子的天資稟賦不應該被忽略,因材施教對於他們來説價值更為重要,如若不然,可能泯然眾人矣。

因而,取消特長生招生不等於取消特長教育。相反,在取消特長生招生之後,如何科學引導有學科特長與創新潛質的孩子自由發展,尤其是在“新高考”綜合素質評價的背景下,如何對孩子的個性化特質給出科學評價,是基礎教育必須攻克的難題。在更公平的起點上、更透明的規則下、更規範的秩序內,有針對性地呵護每一個孩子的潛力和創造力,打破流水線式的人才培養,為孩子的多元發展以及國家創新人才的培養提供最堅實的保障,未來,也還需要每一位老師做深入探索和大膽實踐,更需要評價體系的科學引導。

(本文根據人民日報、新京報整理)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