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國內要聞>

2018海歸“降身價”、應屆生漲年薪

發佈時間:2018-01-16 08:03:22 | 來源:新京報電子報 | 作者:新京報記者 任嬌 羅亦丹 | 責任編輯:劉昌

“在美國招一個剛畢業的電腦視覺方面的博士,年薪在30萬-40萬美元”,“國內剛畢業的學生拿到了與資深架構師不相上下的薪酬”。2018年1月7日下午,在北京某高校舉辦的AI招聘會上,一位獵頭向新京報記者介紹了AI行業人才招聘的“行情”。

2017年,人工智慧大熱,人才需求量增長近2倍。多家招聘機構數據顯示,AI相關崗位人才需求飆升,然而缺口依然超過百萬。為爭奪入場券,BAT早早跑馬圈地,百度聘任陸奇大刀闊斧重構AI業務,騰訊設立AI lab並在西雅圖成立人工智慧實驗室,去年10月,阿裏“達摩院”創立,人才陣容史無前例。

“火爆”之下,現實卻顯“冰冷”。2018年1月,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復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稱,過去兩三年已有很多人涌入AI,再過三四年會有很多AI資深工程師、研究員,彼時就會發生工資不協調的狀況。在項目估值過高的環境下,“年底估計有一批公司倒掉”。

【基礎獵物·應屆生】

初創企業挖角BAT待遇上浮20%-40%

“一個實驗室中找工作的只有三分之一,大概只有三四個博士找公司,其他人可能去高校、或者去國外讀博士。”來自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的博士張豐(化名)的專業是進化演算法,原本在2018年初畢業的他,在2016年底就簽訂了三方合同。

張豐説,“博士階段的研究會和公司業務合作,所以我之前一直在其中實習,前後也看了四家公司,薪酬水準差不多的,都在35萬-50萬之間,最終綜合生活考慮選擇了西安,希望能將自己的研究和可應用落地的産業相結合,所以選擇的時候並不糾結。”

和“鳳毛麟角”的博士相比,人工智慧相關的碩士“産出”更多,張豐的碩士學弟之中,今年需要找工作的一百多人中,平均拿到4個offer,年薪在20萬-40萬之間。

數據顯示,由於大批公司涉足AI領域,2017年AI人才需求已達到2016年的兩倍,2015年的5.3倍,人才需求直線上升,大部分崗位三年複合增長率超過200%。AI應用層職位需求增速尤為顯著,增速最高的三個崗位依次是演算法工程師、語音識別和圖像處理。

“待遇是高過預期的。”人工智慧研究院碩士畢業生、圖片視覺方向的李強在面過一輪BAT之後,最終選擇了北京一家剛剛完成B輪的創業公司,年薪35萬,在他的同學中屬於“中上”。

AI領域創業公司多,來自於極客公園的一份報告顯示,在國內人工智慧産業鏈中,80%的企業屬於B輪或B輪以前的初創企業。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李強(化名)發現,二梯隊的科技公司在和“BAT”爭奪人才的過程中,玩起了心理戰——“有的公司會先簽好學生,待遇沒有敲定,但承諾保證高過BAT,等BAT校招開始,待遇流出之後,再在BAT校招待遇基礎上上浮20%-40%,留住應屆學生,還會挖到一些早先簽了BAT的學生。”

“去年7月份BAT先來招聘掐尖,往年很早就招聘完,但去年同樣一個崗位,BAT的年薪比大疆、地平線這樣的二、三梯隊的科技企業,會少10萬左右。”李強透露,2017年七八月早早投了BAT的同學,在九月份時出現了一波違約,年底BAT又有一些崗位補錄。

【中部獵物·海歸工程師】

人才回國,第一站被BAT鎖定

對於矽谷和西雅圖的華人科技人才來説,回國是一件既需要勇氣還需要好時機的事情。放棄美國西海岸溫潤的氣候和恬淡的生活,在美國一家科技公司工作7年的張瑞(化名)決定回到中國工作,“職業上升通道來説,回國會是快車道的選擇。在美國大公司的平均薪酬增長幅度約為5%每年,而一旦回國,基本待遇是40%-120%的增長,幾乎是翻倍,如果有期權,就會更可觀。”

回國之後掙錢更多,幾乎毫無爭議。對於張瑞和他的朋友們,還需要考慮家庭,“妻子和孩子是否回國接受教育,也是個很關鍵的因素。所以在選擇的時候,首選北上杭深和大公司。”

對於不願放棄美國舒適生活的工程師,中國公司正主動擁抱他們。近年,阿裏、騰訊、滴滴出行、百度等公司已經陸續在矽谷建立或擴建實驗室。

獵頭公司THANK星球創始人邢志明説,AI人才回國,第一站都會被BAT鎖定。“在2017年的時候,一個海歸回來找工作會見到5個老闆,都見一遍最後挑一個錢最多、誠意最足的。2018年可能都見不到了,崗位先到先得,海歸回國會面臨各種壓力。在海外團隊可能是被人帶領的,回來之後就需要獨自帶團隊,而實際上可能並沒有太多帶團隊的經驗。”

“所以如果沒有足夠的能力,就算要了很高的價格,可能也無法勝任。”邢志明説,海歸回國常常會參考已回國同事或同學的薪資水準,一般不會接受低於其他人,但形勢在發生變化,如果一年前沒有回來,年薪200萬的崗位已經招到了人,現在即便你有同等能力,可能今年就只有120萬的崗位了。

邢志明説,你跟他們聊天,會發現探討性的問題非常多,比如説,現在的技術或者應用是退步還是進步,各家公司最後誰會勝出,大家都願意去比較。但我們很少談年薪多少,畢竟綜合報酬和成長機遇都值得期待。

對於海外人才的流動趨勢,邢志明提出了“良禽擇木而棲”的觀點——“(他們)都知道自己在這個市場很透明,都知道自己要什麼”,“海外回國的(人才)會先流向BAT,然後從BAT離職創業,或者在BAT之間流動,亦或流向成長型公司,其中很少一部分因為創業又帶著一批研發人員流動,選擇‘抱團’的大部分是前同事和校友圈。”

“越來越多的中國工程師最終發現,加入一家成長迅速的中國公司是一個更為明智的職場選擇,”張瑞向記者表示。

【頂級獵物·科學家】

按團隊挖人“爭”的是公司的未來

目前,BAT完成了自己在AI領域的跑馬圈地。

2017年1月17日,百度宣佈任命陸奇為百度集團總裁和CEO,主要負責百度的産品、技術、銷售及市場運營,兼任百度智慧駕駛事業群組總經理。一個月後,陸奇成為百度董事會副主席,對百度AI業務進行大刀闊斧地重構。去年3月,李彥宏算過一筆賬:過去兩年半,百度研發投入高達兩百億,絕大部分投入到了人工智慧。

在百度入局三四年後,2016年騰訊成立AI Lab(騰訊人工智慧實驗室),專注於人工智慧的基礎研究及應用探索,為騰訊各産品業務提供AI技術支撐,原百度研究院副院長、大數據實驗室負責人張潼宣佈出任騰訊AI Lab負責人。去年5月,騰訊宣佈任命語音識別技術頂級專家俞棟博士為AI Lab副主任,並在西雅圖成立人工智慧實驗室。

2017年10月,阿裏宣佈成立阿里巴巴研究院——“達摩院”,人才陣容史無前例,不久,阿裏人工智慧實驗室宣佈兩位重量級AI人才——微軟亞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聶再清博士,谷歌Tango和DayDream項目技術主管李名楊博士,此舉被外界稱之為:阿裏達摩院成立後打響的人才強奪戰第一槍。

“對於稀缺人才來説,如果請到他會對公司的發展有很重大的影響,那他的酬勞,很可能就是雙方來協商的,並沒有標準。相對一個人才的價格來説,股價的影響可能會更重大。”

邢志明介紹,一個頂級稀缺人才,往往會有自己的團隊,團隊價值會提升團隊成員的價格。對於團隊中參與者的價格,則按人頭計算,如一個人值100萬,團隊有七個人,則這個團隊至少700萬。“有的成熟創業團隊一共20個人,被四五千萬美元買走,是因為打包整個團隊挖走,所以看起來價格才會這麼高。”

“對於AI科學家,公司間爭奪這樣的人,大致三個目的。”邢志明分析,一是要在公司內部起到技術帶頭人作用;第二是向市場傳達公司業務發展方向的信號;三是讓科學家成為一面旗幟來建立一個團隊,有些人才會慕名而來。

“而且,如果招到這些科學家,其實也是對對手的打擊,這也是BAT招人為什麼願意付出的原因之一。頂級人才的人力價值是無法用數字評估的。我有你沒有,沒有就比我慢,所以‘爭奪頂級人才’是一個競爭性的問題,爭的是這個方向公司的未來。”

【僱主】

最需要做“應用”的人,純演算法更適合高校、研究院

金字塔式的AI人才結構,在用人單位眼中卻有著不同的視角。

IBM全球技術研究院院士林咏華,將AI人才分為硬體、深度學習和應用三類。

“實際上目前演算法已經有了,一些技術例如語音識別也比較成熟了,這時最缺乏的是如何把AI和行業結合起來的人才。換言之,AI人才的專長可以不只是深度學習以及演算法。”林咏華稱,在IBM的幾十萬員工裏,能做深度學習的只有一小部分,大部分人並非做演算法,而是做應用。

如IBM一般的頭部企業尚為少數。

2017年,智聯招聘發佈《2017人工智慧就業市場供需與發展研究報告》,近十年來全球AI市場規模呈現爆炸式增長,市場規模年平均增長率為50.7%。其中規模在100-499人的企業需求佔比最高,達到35%,20-99人的企業需求佔比29%,500-999人的企業需求佔比11%,由於人工智慧領域多數以創業型公司為主,BAT等頭部大企業的業務佈局需求為輔,中小微型企業在人才上的需求更加迫切,需求量也更大。

愛因互動就是尚處創業階段的公司之一,其主營售前智慧機器人對話。

“作為一家從事AI應用的創業公司,從我們的需求出發,最需要的是能夠把AI技術應用到具體場景去的人,也就是落地的人才。”公司聯合創始人、CTO洪強寧坦言,雖然AI技術最核心的是演算法,公司也需要有演算法專家追逐最新研究成果,來判斷是否足以成熟應用到實際應用環境中,不過對於純研究演算法的人才,可能各個高校以及大公司的研究院更需要。

在洪強寧看來,未來AI可能會成為普通程式員的基礎技術,“雖然我們需要各種人才,但他們都需要懂AI知識。”

“谷歌現在面試工程師時不管在哪個崗位,都會考察工程師的AI能力,而且他們有傾向把這個作為必選項。”洪強寧舉例稱,做工程的人需要知道數據是怎麼組織的,模型是怎樣載入的,這樣才能夠給演算法工程師提供最合適的工具。

Face++人力總監尹利介紹,未來3-5年,會迎來人工智慧相關人才的黃金時代,從底層演算法到AI産品、運營、市場、銷售等等,人才的稀缺性會讓市場價值在未來兩年存在一定不合理性;名校情結會更加嚴重,人才市場上的兩極分化會越來越嚴重。

“這個行業更喜歡真正專注的人”,尹利認為越來越多的北美前30名高校的畢業生,因為美國政治因素、中國市場環境因素將回流中國北上廣深等大城市,“2018年,跟底層演算法技術相關的職位,能帶來AI從技術轉向産品化的職位會更熱門。”

然而,市場挑戰與行業機遇並存。智聯招聘集團RPO事業部黃摯分析:第一,人才缺口的壓力會繼續發酵,90後已經開始靠AI拿下百萬年薪;第二,人才跨界是大勢所趨,大數據人才將成為最容易實現跨界的人群;第三,技能迭代産生成長焦慮,在技術的洪流中,技術更新迭代的速度將限制人才的成長。

【獵頭】

“大家炒來炒去,受傷的是人才”

AI的火熱不僅在公司與就業市場蔓延,還有遊走在人才與僱主間的他們——獵頭。

“獵頭服務付費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預付費,一種是到崗付錢,第二種就像是一種懸賞招聘,招不到就百忙,就像是一種人才眾包。”邢志明坦言,獵頭之間的競爭也很激烈。

“有的用人單位,只有一個崗位,卻找了十家獵頭公司,只要他不嫌煩,可以找更多。”如何判斷用人單位只找了一家獵頭呢?邢志明稱,自己在與對方見面聊過需求後,會注意用人單位後續有沒有跟進和反饋,如果沒有,就證明對方找了很多家獵頭公司。

對於此前有傳言稱百度被“蹲點挖人”,邢志明稱,“挖人,首先是人選有鬆動意向,否則獵頭是挖也挖不走的。但也不排除有惡意挖人的情況,在意自己名聲的獵頭是不會這麼幹的。”

相對於獵頭間的競爭,邢志明對AI行業有著自己的看法。

“一個普通的功能性APP,用得著頂級科學家的技術嗎?”

邢志明記得,曾經有一個科技公司老總找他,花2000萬招聘一個首席科學家,“我就開他的玩笑,2000萬中貨幣給多少,股權給多少?當一家公司被投資熱炒的時候,股權給1%都值個幾百萬,5%就值2000萬,但你知道這是傷害,太超過就是傷害。”

在邢志明看來,人才的價格都是供需關係決定,沒有泡沫,如果説有泡沫,必源於貪婪和投機。“大家炒來炒去,受傷的是誰?是人,不是企業,是那位身在其中的人才”,“我把你抬到300萬以後,你沒下家了,難受不難受?難受。”

投機的背後,隱藏著全民的焦慮。

“在AI方向上,現在無論大小的公司,都存在著一種焦慮。如果我不做AI,競爭對手做了,我怎麼辦?”邢志明認為,人工智慧這個技術傳統公司有沒有,並沒有什麼本質區別,很大比例AI初創公司很可能最終淪為解決方案或者外包公司。

智聯招聘集團RPO事業部黃摯介紹,人工智慧的人才需求量處在整體爆髮式增長中,主要集中在幾個熱門職位,其中演算法工程師增速最為迅猛,而程式化、重復化的崗位下降趨勢出現。同時,人工智慧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而市場上相關的人才沉澱和培養還比較滯後,人才供不應求的態勢明顯,面臨巨大的人才缺口,很多企業不惜用高薪吸引AI人才。

在APICloud創始人、CEO劉鑫看來,目前對於一些企業只要招聘AI方面的員工就會給出高薪的現狀,是由於這些企業對AI並不了解所致。

“對於絕大多數企業來説,不管多大,都不需要真正招聘人工智慧的專家,只需要招聘懂自己業務和需求的人,再找到具備人工智慧能力的提供方即可,AI只是一項技術能力,一些炒作學AI剛畢業就年薪四五十萬的人,其實不了解AI,如果這種論調成功,很多公司會走冤枉路。”

【投資人】

李開復:2018年底估計有一批公司倒掉

“泡沫”之下,冰冷的現實漸漸浮現。

“最近很多AI人才的身價確實被炒作到一個不太合理的狀況,人才確實是不多,但現在所謂的‘行情’,應該是超過了一個合理範圍,長久來説,肯定是不可持續的。”

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復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坦言,過去兩三年已有很多人涌入AI,再過三四年就會有很多很有經驗的AI資深工程師、研究員,彼時就會發生工資不協調的狀況,“同樣資歷的人,AI領域的工資收入可能為非AI領域的兩三倍左右,就像發展IOS、安卓的時候,真的很懂的人特別少,所以(他們)被挖,但是後來就多了。”

“任何一個領域,這麼熱的時候,肯定會有很多人在簡歷上寫上(AI),也會有很多創業公司在公司方向上寫上AI……而有行業的累積和經驗才能識破這些所謂的包裝,”李開復説,AI人才創業最大的瓶頸是在商業,AI還是要和行業連接對接,“這樣才能夠有特殊的認知和價值”。

據普華永道推測的人工智慧價值分析,就最保守的財務領域,人工智慧也將在2030年為中國帶來20%左右的GDP增長。李開復分析認為,人工智慧有4波浪潮:第一波是網際網路AI化、第二波是商業AI化、第三波是實體世界感知AI化,最後是全自動AI化。

“其中在AI人才方面,中美差距很大”,“我們也在跟教育部、高校溝通,培養更多年輕的AI工程師。”李開復説,其實AI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前提是你理工、數學、電腦很好,你在上面加6個禮拜,就可以成為AI工程師。

“相比美國,中國有更大量的數據,移動網際網路、共用單車、移動支付……這些新業務産生巨大的數據,可以推動做出更好的AI。”不過,李開復稱AI項目“確實貴了”,中國的AI項目是矽谷的一倍,矽谷是東岸、加拿大的一倍。

“AI項目(融資熱)是去年上半年開始的,融資差不多夠18個月花”,李開復稱,項目估值高也看領域,但是整體高一倍確實過高,“2018年底估計有一批公司倒掉”。

認為AI市場估值偏高、存在“泡沫”的,並非只有李開復。

APICloud創始人劉鑫也坦言,接下來兩年左右的時間,會有很多公司對自己的AI投入産生很大失望:花了很多錢,沒有做出什麼有價值的事情。對此,他給出的建議是成熟的AI要和業務快速結合,而不成熟的AI“現在參與也沒有用”。

劉鑫稱,目前不少專家認為已經將AI技術成熟商用的一個案例是語音識別,代表公司則是科大訊飛。但需要注意的是,科大訊飛進入語音市場已經十餘年的時間,這期間所積累和沉澱的數據並非天天講AI概念就能達到。

“像科大訊飛一樣實打實做AI的公司,已經被市場認可了。但他們的成功並不是因為技術值錢,而是在過去很長的時間裏,他們基於過往數據,把模型訓練成熟了,值錢的是這個已經訓練好的模型本身。”劉鑫表示。

“目前AI是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的,不像外面傳播的那樣。”IBM全球技術研究院院士林咏華表示,“如果對精準度的要求不高,這個技術可能很快普及,比如給小孩子的對話玩具。但如果精準度要求高,比如銀行理財推銷、醫療行業對話等,還要好些年才能辦到。目前很多企業都希望趕AI的噱頭,但它的産品是否嚴肅,我們也無法核實,處於‘霧裏看花’的狀態。”

企業“霧裏看花”,技能迭代的“生長焦慮”下,個人卻擁有不同選擇。

今年年初,來自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張豐,最後進入了華為西安研究院工作,成為了一名演算法工程師;而他的碩士師弟李強,與北京一家初創企業簽約,選擇做圖像識別工程師。

至於海外工程師張瑞,歸國後進入了一家剛剛完成B輪融資的創業公司,擔任CTO,他説,“如果認為自己是有實力的,在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時候,與其拿期權不如去創造新的估值”。

B06-B07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任嬌 羅亦丹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