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再升級——看浙江余杭如何用特色産業強村富民

2024-08-30 13:46:08.0 來源:農民日報

打造“一村一品”,實現差異競爭,這一理念早已形成共識。方向既定,可困難也不少:缺乏龍頭帶動、難有品牌效應、産業鏈條短、附加值低下、急需人才支撐……這些都是農業産業現代化的必解課題。

作為浙江“經濟第一區”的杭州市余杭區,有城亦有鄉,不僅經濟指標搶眼,鄉村發展同樣冒尖,成功列入國家首批鄉村振興示範縣和全國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創建區縣。記者發現,推進“千萬工程”過程中,余杭在提升鄉村環境風貌的基礎上,更為注重産業振興與鄉村運營,打造“一村一品”,並且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不斷賦予其新內涵,既實現城鄉融合,又撬動強村富民。

百姓唱戲,每村皆有一特色

在余杭鸕鳥果農專業合作社,翠玉梨在現代化設施幫助下提前半月許上市。合作社理事長任含生在當地“蜜梨界”名號響噹噹,除了用大棚搶得先機,他還有不少節本增效的妙招:用旋耕機器人取代傳統作業,效率提高了十多倍;噴霧也用機器人,不僅效率高,而且更安全;梨園裏放養雞和鴨,主打生態迴圈農業;此外,廢棄梨枝用作基質栽培木耳,又能增加一筆收入。在他的帶領下,合作社社員收入也不斷增長。

早在2000年,鸕鳥鎮就被命名為“浙江省黃花梨之鄉”,每年舉辦蜜梨節至今。2020年,鸕鳥蜜梨獲得國家農産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目前,全鎮種有梨樹9000多畝,産量達1.8萬噸,産值2.88億元,累計帶動當地農民就業近千人,産業鏈價值超4億元。

在瓶窯鎮老街上,大觀山蜜桃農文旅推廣季拉開帷幕。浙江種桃地區不少,大觀山蜜桃卻獨樹一幟,這緣于其生長于千年古城遺址之上。數年前,考古學家在良渚古城遺址內挖出大量桃核。從悠悠歷史中綿延而來的桃味,更受消費者青睞。

以桃為媒,瓶窯鎮奉上一場夏日全景式體驗。市集上的百餘個攤位,既有農特産品、美食小吃,也有非遺表演、文創産品。告別老街,遊客或遊覽南山摩崖石刻、鯉魚山-老虎嶺水壩遺址等景點,或走進周邊美麗鄉村,農文旅融合交相輝映。

細數余杭“土特産”,有“五子登科”之説。“五子”即稻子、葉子、梨子、桃子和笛子,都是辨識度很強的“金名片”。其中“葉子”徑山茶,走過1200多年曆史,不斷散發出新光芒。在主産區徑山鎮,現有超900戶茶葉種植散戶,戶均茶業收入8萬元以上,名副其實的“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

還有中泰街道紫荊村的竹笛産業,該村有近萬畝的苦竹林,全産業鏈産值3.5億元,年銷竹笛超450萬支,佔全球竹笛總量的85%以上,村民每人平均收入達到5.97萬元。

別看體量有限、種植零散,卻是妥妥的富民産業,這些特色産業不僅讓很多農戶在“家門口”得以增收,也為村莊樹起金字招牌,成為余杭打造“未來鄉村”的樣板。據統計,2023年,全區鄉村“土特産”産值已超14億元。

“外腦”助力,老酒釀出新味道

要説今年鸕鳥鎮的蜜梨季有啥不一樣,老字號企業“小熱昏”的到來,在前莊村打造了一個“鸕鳥食品産學研基地”,既填補了蜜梨延伸産品的空白,也讓果農的次果得以價值提增,還為村裏不少閒余勞動力提供了就業崗位。

杭州“小熱昏”,又名“小鑼書”,俗稱“賣梨膏糖的”,是廣泛流行于江浙滬一帶的曲藝。而這家“小熱昏”企業,主打的就是梨膏、梨膏糖等系列産品,過去在外頭收梨、外頭加工,回歸本地後,與鸕鳥蜜梨的“聯姻”可謂天作之合。

前莊村地處余杭的最西北端,這些年,通過“千萬工程”的持續實施,環境風貌大幅提升,基礎設施日漸齊備,村裏陸續冒出20多家民宿和農家樂。怎樣進一步把美麗鄉村轉化為美麗經濟?4年前,前莊村成立強村公司,並聘請了張躍千擔當“鄉村CEO”,負責運營該公司。

“小熱昏”即張躍千引來的一個“外腦”,根據初步約定,其將在前莊村打造一個“共富梨園”,不僅給租金,還有利潤分紅。另一新鮮事物,也是聯合第三方的“拓物文創”和“淘寶手藝人”,共同打造“非遺手藝人體驗館”,項目落地後,閒置房屋得以盤活,可為村集體經濟增收30萬元。

記者發現,余杭在打造“一村一品”中,百姓唱戲,打的是産業基礎,凸顯富民效應,而引入“外腦”,則有助於産業提質、鏈條延展、産品創新,互為補充,各展所長,從而相得益彰。與此同時,“一村一品”中的“品”也在被重新定義,不僅僅是在地農産品,還有無中生有的文旅業態。

良渚街道新港村所“長出”的運動産業就頗為典型。村黨委書記何建國告訴記者,2016年時,村裏清退了20多家小散企業,少了30多萬元租金收入,在上級政府和農業農村局等部門的支援下,通過未來鄉村建設,轉而主抓體育、農業和文旅三大産業,騰退的土地建起足球場、網球場等。

只有場地不夠,還要靠後續運營。同樣,新港村也組建強村公司,聘請職業經理人,大部分業態交由第三方專業團隊,合作模式從最初的“純租金制”,慢慢轉變成“租金+分紅”模式。承擔公共空間的文化禮堂和室內文體中心,則由強村公司運營,承接團建活動和場地出租。

眼下在新港村,運動點亮鄉村、良渚探源計劃、勞動實踐教育等主題活動不斷推陳出新。今年才剛運營半年時間,村裏就開展了7場研學活動、10場團建活動,暑假裏還有雙語國際運動營。何建國預計,年底時,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有望突破200萬元。

集體搭臺,統分結合更致遠

仔細觀察前莊村和新港村的一眾新業態,記者發現在其背後,由村集體組建的強村公司至關重要,再引入專職負責運營的“鄉村CEO”,這實際上是一場組織化變革:前者整合各種資源要素,激活閒置的土地、房屋以及閒余勞動力等;後者引入專業人才隊伍,充分發揮其專業市場運營能力,推動“一村一品”再升級,解決過去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痛點”,通過完善公共服務、推動産業延伸,幫助農戶實現進一步增收的同時,也提升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

中泰街道楓嶺村有4000多畝茶山,幾乎涉及家家戶戶,過去以賣茶青為主,自然難有議價權和溢價空間。由於基本沒啥集體資産,擅長文旅開發的唐梅紅在接手強村公司後,只能將絕大部分精力投注于與茶相關的活動策劃,推出一批諸如“嘗鮮節”“春茶季”“穀雨茶會”“茶研學”等農事節慶活動,通過引流量、打名氣,來引導和幫助茶農賣成品。

唐梅紅相告,截至目前,公司已開發出40多款文創産品,引進了“匠人茶坊”“山頂蛋糕房”“花藝工作室”等6個業態工坊。看到人氣漸旺後,老百姓自然願意加入其中,村民主動開辦的5家特色麵館就是最佳例證。去年,150.8萬元的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中,靠辦活動佔了約八成。

此外在楓嶺村,因為運營得當,1000余平方米的茶産業配套用房,建成後即投入。而在其他産業特色村,同樣由村級組織因地制宜,創辦類似的農業綜合服務項目,並構建起社會化服務體系。如瓶窯鎮的張堰村、西安寺村聯合建成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為周邊稻農提供育秧、烘乾、加工等全程機械化服務,村建民用,彼此共贏,兩村集體經濟由此每年還可增加70萬元租賃收入。

在余杭區農業農村局局長王洪銀看來,“一村一品”發展到新階段,更應注重運用“市場化+集體經濟改革”,通過“統”的力量推進資源整合,繼而為“分”加碼,實現産業高品質發展,載體構建至關重要。近年來,余杭打造了紫荊笛音、永安禹上稻鄉等一批星級農業共富工坊,以“産業賦能+品牌帶動+電商直播+農旅融合”的方式,全面提升土特産附加值,形成了“政府搭臺、農企合作、公司運營、公益基金、鄉村振興”的共富模式。

數據顯示,2023年,余杭實現村均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757萬元,全面消除經營性收入150萬元以下薄弱村,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55223元,城鄉收入比進一步縮小至1.53:1,主要指標穩居省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