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德州:“兩河牽手”激活文旅休閒新場景

2024-08-20 14:23:54.0 來源:新華網 作者:蕭海川

時值8月,午後陽光依然強烈。山東德州禹城市安仁鎮馮旺村村民李相春,卻格外愜意。記者見到他時,他正站在齊腰深的水中下著漁網。身旁橫跨兩岸的引黃幹渠武莊渡槽遮住了日頭,身下清涼的徒駭河水帶走了暑熱。

“去年大堤上的路修好了,以前是坑洼的土路,現在是平坦的柏油路。從家到岸邊兩三里路,也就電動車一擰電門的事兒。”50歲的李相春説,近兩年渡槽與徒駭河兩岸的基礎設施都發生了變化,不變的是河水依然像小時候一樣碧波盪漾。

李相春説的路,是德州市近來打造的黃河、大運河“兩河牽手”工程一部分。這條路南北長約130公里,由水道、步道、自行車道、行車道等組成,北起德州武城縣大運河四女寺水利樞紐,南至德州齊河縣馬集鎮潘莊引黃閘。

四女寺水利樞紐工程沿岸風光。新華社記者蕭海川 攝

“德州自身地理區位優勢,讓‘兩河牽手’成為可能。”德州市黃河大運河連通廊道建設指揮部工作人員高永文説,2022年以來,當地以5大幹流、1500條支流、20座水庫互通為重點,用水系將兩條文化大河連通起來,建設黃河及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等重要項目。

在四女寺水利樞紐,記者看到堤岸上楊柳青青、河面上水鳥伴飛。水利部海委漳衛南運河四女寺樞紐工程管理局副局長趙全洪説,四女寺樞紐以“古遺址”身份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如今不僅繼續發揮防洪、除澇、灌溉、輸水等功能,還被賦予更多人文內涵。

與水利樞紐工程同名的四女寺古村落,正在進行“微改造”。在保留古貌的基礎上,這個位於蓄滯洪區內的古村環境得到整體美化提升,成為馬拉松運動、自行車騎行、百姓郊野休閒的好去處。

在潘莊引黃幹渠,馬集鎮的“黃河第一驛站”景區已建成投用。臨近傍晚,暑熱漸消,人們或登上黃河堤岸看大河東流,或走進修葺一新的村莊尋味鄉愁。“這裡位於濟南、德州、聊城交界,2022年底修寬了路、建好了廣場,人氣漸旺。”馬集鎮副鎮長黃全勝説,得益於硬體改善,潘莊村村集體收入顯著提升。

在潘莊引黃閘附近的黃河大堤向北眺望,引黃幹渠往北延伸。新華社記者蕭海川 攝

記者了解到,在實現道路貫通後,德州將把“兩河牽手”工程沿線打造為集文旅風景觀光、歷史文化展示、鄉村振興示範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廊道,形成“水上游、岸上行”的文旅休閒新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