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柏權:萬里茶道文化遺産及其保護利用思考

2022-05-18 10:29:27.0 來源:中華文化促進會萬里茶道協作體 作者:黃柏權

黃柏權 萬里茶道協作體副主席 湖北大學萬里茶道研究院院長

各位嘉賓,各位代表:

  大家下午好!萬里茶道自上個世紀90年代,被一些學者和文化人重新拾起,通過像鄧九剛先生這些文化人的挖掘、整理,這條文化線路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正式啟動是2012年湖北省文物局等單位在赤壁召開的“萬里茶路文化遺産保護研討會”。從那時算起至今萬里茶道申遺已經整整十年。十年來,萬里茶道文化遺産保護取得了豐碩成果。

  我從三個方面彙報,一是萬里茶道申遺以來保護所取得的成果;二是這過程當中存在的不足;三是怎麼彌補這些不足。

  一、萬里茶道文化遺産保護取得的成果

  萬里茶道申遺這十年來,萬里茶道保護取得了如下顯著成果:

  第一,沿線各地對萬里茶道沿線文化資源進行深入的挖掘、搶救、搜救、調研、整理。形成了一系列的調研成果,也出版了一系列資料集。

  第二,在調查的基礎上,對具有代表性的遺産點進行了有效的保護,而且建立了有效的保護機制。

  第三,一些地方出臺了保護萬里茶道文化遺産的管理辦法或者是單行條例,像安化就頒布了《安化黑茶文化遺産保護條例。目前整體看:管理辦法、條例、地方性法規比較少。

  第四,文物部門及民間組織、學術單位召開了一系列以保護萬里茶道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工作推進會,比如萬里茶道協作體就召開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會議。通過這些會議提出了非常有針對性的保護辦法和保護措施,促進了萬里茶道文化遺産的保護。

  第五,發佈了聯合申遺宣言,像《赤壁倡議》、《賒店共識》、《武漢共識》等這樣一些文件,對萬里茶道的價值和保護形成了初步的共識。

  第六,通過協商確立了萬里茶道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的牽頭省是湖北省,牽頭市是武漢市,這樣便於申遺工作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

  第七,委託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歷史研究所編制了《萬里茶道(中國段)申報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文本,這個文本經過多次的討論,最後成為萬里茶道納入預備名單的重要依據。

  第八,沿線各省區在沿線調查研究基礎之上,按照萬里茶道文化遺産的遴選標準,對各個地區納入萬里茶道預備名單進行了推介,最後經過專家評審,在沿線確立了45個遺産點,初步納入預備名單。

  第九,舉辦了萬里茶道文物巡迴展,目前已經在湖北、河南、山西、內蒙、福建等省進行巡展,巡展還將繼續。

  第十,萬里茶道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産保護與交流專項規劃(2018-2035)》,並納入“十三五”大遺址保護規劃。

  第十一,2019年3月萬里茶道納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

  第十二,一批萬里茶道沿線的茶葉製作技藝和一批遺産點進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和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十三,2020年12月在武漢成立了“萬里茶道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城市聯盟”。

  第十四,在萬里茶道協作體的組織下繪製了《萬里茶道全圖》,並進行了修改,為萬里茶道申遺和保護提供了空間上的依據。

  第十五,進行了豐富多彩的系列宣傳活動,擴大萬里茶道的影響和知名度。比如説協作體在兩個國際茶日舉辦了很有意義的宣傳活動,對推動萬里茶道申遺、擴大其知名度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十六,理論研究推動了保護工作。在這過程中,包括民間團體、高校、學術機構對萬里茶道文化資源進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推出了一批理論成果,成為保護萬里茶道文化遺産和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的重要資料和學理依據。

  以上是萬里茶道的申遺所取得的成果,但還有很多待完善的內容等我們去總結與挖掘。

  二、萬里茶道文化遺産保護存在的不足

  第一,文化遺産資源的挖掘、搶救仍然存在很大的空間。目前我們對沿線主要的市鎮及重點文化遺産進行挖掘、梳理、保護。因為萬里茶道,特別是茶源地涉及到的空間在非常偏僻的地方,這些遺産沒有得到全面系統的挖掘、梳理。

  第二,理論研究還不足以支撐申遺和保護。雖然我們這幾年對萬里茶道進行了初步的理論研究,但是整體來説,這些研究都不系統,特別是沒有放在國際化的視野下來研究萬里茶道,萬里茶道為什麼産生?是在當時全球化和全球工業化的背景下産生的,所以我們研究的視野還顯狹窄,難以支撐萬里茶道的申遺和保護。

  第三,宏觀統籌還不夠。我們雖然成立了協作體,成立了聯盟,但由於萬里茶道涉及到國內八省區,還有許許多多的地市州,包括安徽,以及俄羅斯、蒙古的城市。這種自下而上的申遺要真正把它協調起來難度非常大。

  第四,國際間的協作沒有進入實質的聯合。國際間的保護和申遺現在基本上還是在會議層面上進行,工作層面現在開展得非常不夠。

  第五,保護利用功利性現象比較突出。我們目前所進行的保護一是為了申遺,二是為了單純的發展旅遊,推動當地的旅遊發展。保護文化遺産,不只是這個目的,最終的目的是要把文化遺産系統保留下來,留給我們的子孫,這才是真正的目的。

  第六,“三茶融合”有待進一步的推廣。現在只在少部分地區開始進行,全面推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第七,茶文化的傳承傳播有很大的空間。雖然我們做了很多的宣傳,但是中華茶文化在我們老百姓當中,特別是在青年人當中現在市場還不大。年輕一代主要喜歡西方飲食,因此,茶文化的傳承傳播空間依然很大。

  第八,萬里茶道茶文化的宣傳工作有待進一步提升。儘管做了許多工作,萬里茶道的知名度遠遠沒有達到絲綢之路的影響力,甚至不如西南的茶馬古道。

  三、萬里茶道文化遺産保護的思考

  萬里茶道保護要進一步做好下面的工作:

  第一,真正建立起切實可行的協調機制,推動多方面的合作。比如政府職能部門和民間組織、學術單位、沿線各個地方怎麼合作,特別是與俄羅斯、蒙古國真正的合作,需要找到一個很好的切入點,要有行之有效的機制。當然這個工作非常難,這個機制如何來建立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

  第二,要加強對整個線路的整體保護規劃和整體管理辦法的制定,現在還沒有一個萬里茶道沿線的整體保護規劃。

  第三,繼續推進文化遺産的挖掘、搶救、蒐集工作。特別是對邊遠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搶救,還要加大力度進行,一些口述史如果現在不搶救,以後關於萬里茶道的記憶就難以找回。

  第四,進一步提升理論研究水準,支撐萬里茶道文化遺産保護和萬里茶道聯合申遺。包括“三茶融合”都需要理論來支撐。

  第五,儘快啟動萬里茶道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黨中央、國務院都高度重視國家文化公園,並納入了“十四五”規劃,現在長城、大運河、黃河、長征線路已經正式納入國家文化遺産公園,納入其中的項目都是屬於文化線路遺産。萬里茶道要儘快擠入這個行列。國家文化遺産公園比原來的文化生態保護區空間更大,範圍更要廣,儘快進入才能更進一步對它進行系統保護。

  第六,要全面推進“三茶融合”,塑造萬里茶道品牌。7月份在《中國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欄目中我寫了一篇題目叫《萬里茶道:跨越亞歐大陸的“世紀動脈”》的文章,算是對萬里茶道品牌的推薦。

  第七,要多方面推進中華茶文化的傳承與傳播。包括正在著手的萬里茶道數字博物館、《萬里茶道讀本》這樣一些系統宣傳萬里茶道的作品,要用多種方式傳承傳播中華茶文化。

  第八,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宣傳萬里茶道,擴大它的影響。以前我們宣傳確實很多,可是針對性、計劃性還不夠。

  我們要借助萬里茶道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的契機,全面、系統、整體地對萬里茶道文化遺産進行保護,使其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符號,從而推動萬里茶道沿線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作者:黃柏權 萬里茶道協作體副主席 湖北大學萬里茶道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