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茶道申遺被列入國家“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

2022-06-29 15:28:04.0 來源:萬里茶道申遺

2021年11月8日

中國政府網發佈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十四五”

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的通知》

(國辦發〔2021〕43號)

通知中明確提到將“重點推進雲南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北京中軸線、西夏陵、江南水鄉古鎮、海上絲綢之路、二里頭遺址、景德鎮禦窯遺址申遺工作,培育三星堆遺址、萬里茶道、釣魚城遺址等預備項目。強化絲綢之路文化遺産保護與國際合作機制。”


如下摘錄《通知》中的部分內容,

分享給大家:


● 加大世界遺産研究展示宣傳力度。創新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國際博物館日、國際古跡遺址日等活動。加快構建國家級文物傳媒平臺。

● 2025年,將公佈第九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推進“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科學闡釋中國境內人類起源、文明起源、中華文明形成、統一多民族國家建立和發展、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等關鍵問題。

● 優先發展邊疆考古,重點加強新疆、西藏、東北和南島語族考古研究。

● 開展浙江、福建、山東等沿海重點海域水下考古區域調查,公佈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和水下文物保護區。開展南海、東海、黃渤海海域水下考古發掘和出水文物保護工作。

● 加強現代科學技術在考古中的應用,鼓勵多學科多領域協同合作,推動科技測年、環境考古、動物考古、植物考古、冶金考古、同位素分析、微量元素分析、DNA研究、有機殘留物分析等科技考古分支發展。開展考古現場文物保護、資訊提取和實驗室考古技術攻關,提高對出土文物的第一時間保護能力。大力發展數字考古,提升考古資訊採集管理、綜合分析和研究應用水準。建設國家重點區域考古標本庫房。

● 加強長城、大運河、絲綢之路以及中東鐵路等線性文化遺産重要點段保護修繕。

● 建設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推進長江文物和文化遺産保護利用。

● 試點推廣國家文化遺産線路。

● 加強對軍隊文物、工業遺産、農業文化遺産、水利遺産、科技遺産的保護。

注:

① “四有”工作是指劃定必要的保護範圍、作出標誌説明、建立記錄檔案、設置專門機構或專人管理。

② “兩線”是指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

③ 12.27億人次為2019年數據,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年觀眾人數為5.4億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