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安化——山重水復茶為徑!

2022-11-10 15:11:44.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吳齊強 申智林

圖①:安化縣錫潭村永錫橋。周德淑攝

  圖②:1940年安化黑茶分佈簡圖。安化縣委宣傳部供圖

  圖③:安化縣梅山文化生態園一隅。戴愛玲攝

  圖④:安化縣雲上茶園,茶農正在採茶。王勁偉攝

湘中腹地,群山起伏,嶺谷相間。山與水,構成了一座縣城的脈絡——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57座,山地面積佔縣域面積的81.9%;湘資沅澧四水坐擁其三,縣域內長度在5公里以上、流域面積10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水,多達約170條。

這裡是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安化地貌很“怪”:冰漬積岩,稻菽難栽,唯獨茶葉“山崖水畔,不種自生”。北宋熙寧五年(西元1072年),此處“開梅山”後始置縣。萬里茶道自此始,安化漸與世界通。

千年茶道綿延,千年茶香濃郁。安化的歷史文化,與茶難解難分。茶道、茶行、茶博物館、茶園、茶企電商直播基地……茶融入了       安化的歷史文化、百姓生活,連接著歷史,也連通著未來。


馬鈴叮噹

一條茶道,走過千年曆史

年逾古稀的方仲德,家住鷂子尖古道末端的洞市老街上,方家六代人都住在這裡。方仲德家門前,一級級石板向山上延伸,當年他的祖輩正是沿著這條茶道翻過山頭,從新化縣來,在洞市鎮落下了腳。

行走安化,感受最深的是山重水復,路遠橋多。安化屬梅山地區,北宋時在此因茶置縣後,立刻與中原大地乃至廣袤邊疆,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明代以降,茶馬互市盛行,商人帶著安化的磚茶和花卷茶一路北上,最遠甚至到達聖彼得堡。

鷂子尖古道便是眾多古茶道中的一條。這條古道是舊時安化南至邵陽、北到常德的驛道、商道、茶道。古茶道記錄了安化人為生活萬里奔波的不易。當年,馱茶的馬幫走在旁邊的泥地,牽馬的腳力和茶商在石板路上上下下,光滑的石板記錄著歲月的痕跡。

古道兩旁,留下了數不盡的碑刻——捐路的功德碑、記載鄉規民約的罰碑……有一類碑刻最難以忽視,那就是詳細記載某個茶商以次充好、行商為姦的碑文——當年,任何“上榜”的茶商,都無顏再踏足安化。

“到安化做茶,做不得假。”方仲德説,這兩年茶葉銷路時好時壞,老街上的人家大都存了陳茶,但如果茶商過來,指定收哪一年的茶,老百姓就給哪一年的茶,這是茶道上的規矩。

安化的古茶道上還有許多歷史遺存,唐家觀老街便是其中之一。老街保留下來的其實不長,從街頭到街尾,不過500多米。兩旁的古建築群始建於唐代,歷經歲月風霜後倒而復建,留存下清代至民國時期的民居、商鋪、會館、學校和碼頭。

“千里資江,這裡曾是唯一的博易場。”地方文史專家曾鴻鈞回憶,蜿蜒的水道運來外地的鹽鐵糧米,同茶葉、木材、棕片、桐油相交換。鼎盛時期,唐家觀的茶商在益陽、岳陽、長沙、漢口、上海有五大轉運站和31個茶行,是全國罕見的茶馬古道、萬里茶道、鹽茶古道“三合一”的商業重鎮。

2008年後,資江上建起水電站,有了橋,通了路,唐家觀的老百姓要把木房子扒掉蓋樓。2012年,安化縣政府把曾鴻鈞請來做文物保護,一家家到府做工作。曾鴻鈞回憶,在多方努力下,老街總算保留下來,縣裏還出資500余萬元,對部分木建築做了緊急修復加固,復原了部分茶行舊景。

唐家觀的文保風貌,是安化城鎮建設思路的縮影。近10年間,經濟持續活躍的安化縣,通過穿山鑿石,城區面積擴充了數倍。但無論如何,歷史遺存都基本得到了保留。

東坪鎮酉州社區的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廠有限公司裏,19世紀興建的茶葉作坊、1902年始建的百年木倉等,早早成為湖南省文保單位、國家工業遺産。茶廠高級品控顧問姚呈祥在這裡工作了40多年,業餘時間,也給來訪者講一講茶的歷史。

脫胎于湖南省茶葉講習所的3家老茶廠——湖南省褒家沖茶場有限公司、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廠有限公司和湖南省白沙溪茶廠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分外注重技藝的傳承,每一家都保留了自己的老茶樣、建起了茶博物館,並逐漸成為安化新的文化地標,吸引著市民和遊客來打卡。


市井煙火

一條茶道,見證百味人生

入夜時分,東坪鎮資江岸邊,劉劍安的小館子裏,人聲鼎沸。“擂茶兩碗,一鹹一甜。”老主顧吆喝一聲就徑直坐下。

“好嘞!”不消多問,劉劍安就忙活開去,扎一張條凳,擺上擂缽,細細研磨,茶葉、糙米、花生,化為齏粉,茶湯一衝,入口即化。

“三餐飯,兩餐茶”,喝茶的文化融到了安化人的骨子裏。“過去體力勞動強度大,帶一壺擂茶上山幹活,一幹就是一個白天。”劉劍安説。

安化人有多愛擂茶?從木杵能看出一二。“現在不足三尺長,最開始接近一丈長,一頭懸在房樑上”,技藝從祖輩傳到劉劍安手裏,一根木杵擂了幾十年。

安化的茶,粗枝大葉,一如山裏人的粗獷,可以細品,更宜豪飲。在安化,當年幾個有名的茶葉貿易集市,家家戶戶都有黑毛茶——那是做黑茶渥堆發酵前的半成品茶。

“路過的販夫走卒、行腳的遊子客商,但凡口渴了,隨便推開一扇門,大碗茶管你喝到飽。”安化永泰福茶號負責人、國家級非遺項目千兩茶製作技藝傳承人李勝夫説,“在安化,誰家不泡上一缸兩缸茶?”

在小城裏,茶不僅能喝,也能唱。“夥計們哪,嘿呀咗!加把子勁哪,嘿呀咗!重些壓咧,嘿呀咗!慢些滾哪,嘿呀咗!”唱起安化千兩茶踩茶號子,羅艷群信手拈來。

抑揚頓挫的旋律經她清亮高亢的嗓音一唱,立刻讓人眼前浮現出一幅茶工揮汗如雨踩竹篾,製作千兩茶的場景。

從安化縣政協的崗位上退休之後,羅艷群就投入當地文史故事的蒐集中,對音樂的敏感以及天生的好嗓子,便於她把各種茶工號子、馬幫號子、船工號子、腳幫山歌一一記錄下來。

馬幫、排幫、腳幫,見證並推動了歲月變遷。“水過灘頭聲聲急,船到江心步步難……”至今傳唱的資江船工號子,講述了茶道上的凶險。

沿著資江一路向東,愈是向晚,愈發熱鬧。大型實景演出《天下茶道》正在這裡的劇院上演,劇場負責人告訴記者,每天至少演出兩場。以“萬里茶路”為創意,演出分“奇緣”“離鄉”“險途”“塞外”“異國”“天下”6幕故事,3D成像技術與多層次機械舞臺緊密配合,生動展示黑茶製作工藝的原生態歌舞,讓觀眾感受到以茶為魂的安化味道。


茶旅融合

一條茶道,邁出山水文章

永泰福茶號裏,李勝夫切下一卷千兩茶,掰開幾塊煎煮。4隻茶碗擺開,壺起茶落。茶湯金黃若桐油,茶香濃郁帶松香,嘗一口,初時似微有澀味,繼而口感綿柔,再細品,回甘溢滿咽喉。

先苦後甜,千兩茶的茶味如此,安化茶文化的發展乃至老百姓的生活變化,似乎也是如此。

“千兩茶的製作技藝,上世紀中期一度中斷。”李勝夫説,後來,在一幫老師傅的努力下,終於慢慢恢復了技藝。

好茶是虎皮料,幹茶要七星灶。李勝夫特別重視技藝原汁原味地傳承,每年,他都要帶著茶號的老師傅,到各個制茶的村子去傳授技藝,“制茶是很多安化老百姓賴以發展的謀生之道,制茶的功夫好了,茶的受眾才更廣,老百姓的生活才會更好。”

此言非虛。戶籍人口約百萬的安化縣,茶産業帶動了36萬人就業。2013年以來,全縣14.86萬建檔立卡貧困戶,因茶脫貧的有近10萬戶。

傳承好制茶技藝,帶動鄉村振興,安化的年輕人也這麼想。一家三代在安化縣雲臺山做茶的90後青年龔意成,從湖南農業大學完成學業後,回鄉創業做起了茶飲創新。

“對於老一輩茶商來説,茶是一種農特産品,但對於年輕人來説,它可以是蘊藏著傳統文化且現代化、標準化的日常消費品。”龔意成隨手拿出一盒安化茶,充滿國風韻味的包裝盒,展開後記載著安化茶道故事,裏邊有安化綠茶、紅茶、黑茶3種産品,“別小看這款傳統的扶貧産品,早已走進年輕人的消費圈,去年光此一項,就讓6個村9000多名村民有所收益,其中2000多人是已脫貧建檔立卡戶。”

如今,東坪鎮黃沙坪老街有著兩百年曆史的裕通永老茶行,成了全縣茶企電商直播基地。古色古香的木宅子裏,制茶人講出了茶文化的別樣精彩。

同樣致力於講好茶文化故事的,還有70多歲的安化人黃朗雲。他在外打拼多年,如今回鄉做茶旅融合生意。在當地支援下,黃朗雲在龍塘鎮的一塊荒山坡上,建起五彩斑斕的“茶鄉花海生態體驗園”。

園區旁邊的茶鄉花海社區,融合了湖南省第二大、安化縣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安置區517戶2133人,來自13個鄉鎮。依託生態體驗園的建設,不少社區居民就近找到了工作。46歲的居民周秀榮在園區擔任農産品銷售員,上班之餘還會錄上一段茶園風光的視頻,已經有了好幾千名粉絲。

以前丈夫在外做木工,周秀榮留在家裏,“住在山巔巔上,也做一點茶。”如今搬到這裡,夫妻倆雙雙在園區找到了工作,“沒想到,茶園生活可以這麼精彩。”周秀榮説。

62歲的岩坡新村村民吉會蘭也在園區忙活。她和村民們將原來自己打理的零散土地,悉數流轉給了園區,並來園區上班。

“還是看茶園,和原來有什麼不一樣?”有人問。“茶是新的,路是新的,生活也是新的。”吉會蘭笑著回應。

人如此,城也一樣。從催著人往外走,到吸引人留下來,安化的茶,正引領著小城的振興。


《 人民日報 》( 2022年11月03日   第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