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秦皇島新聞網
記者來到撫寧區留守營鎮樊各北莊龜虎山下。50多畝軟棗獼猴桃種植基地裏,常金玲舉著手機站在藤蔓枝葉覆蓋下的千米長廊裏做直播,身後成串兒的果實正沐浴著秋日陽光,泛著青色油亮的誘人光澤。一筆筆訂單從手機中“跳出來”,工人們手腳麻利地採摘、包裝和發售。
90後成合作社“當家人”
2017年,常金玲父親常繼民因熱衷農村種植放棄了有豐厚回報的工作,從村裏流轉了200畝山地和耕地,成立了種植合作社,從事特色農業規模化種植。常金玲也跟父親一起轉行,成為合作社的“當家人”,決定種軟棗獼猴桃和文冠果正是她的主意。“不是心血來潮,我是經過考察和市場分析後才決定的。”常金玲笑著説。
大膽的想法得到了父母的支援,常金玲在2019年從東北引進軟棗獼猴桃和文冠果。她告訴記者,軟棗獼猴桃是改良種植的野生藤桃,又稱“奇異莓”,是近幾年時興的新品種水果,成熟季在每年的8月到10月,原産地在東北山區,具有較強的抗寒性。秦皇島的氣候與東北接近,加之山坡地光照好、利透風和排水的特性能夠保證種植的品質,缺點是管理難度大和支出成本高,前期開發加人工費已經投入300多萬元。
種植水果“新貴”受歡迎
“你們來的正是時候,嘗嘗我們的軟棗獼猴桃!”常金玲停下直播,熱情地對記者説,和傳統獼猴桃相比,軟棗獼猴桃表皮光滑細嫩,看起來像大青棗,皮薄、無核、多汁,甜酸適度,果肉有淡淡的清香味兒。“這可是水果中的‘新貴’,氨基酸和維生素C的含量比一般水果高出很多,成熟後可以吸著吃,尤其適合老人、兒童食用。”她隨手掰開一顆果子邊吃邊介紹。
今年的銷售剛開始就接到不少訂單,種植園每天采收、發貨都很忙,這不,和記者聊了一會兒,常金玲就接到50箱的訂單。來採摘的遊客也不少,從市區來的田先生和朋友們計劃採摘後吃頓農家飯,下午再回去。直播、採摘、包裝、聯繫客戶、組織工人們幹活兒、接待遊客,常金玲一件一件安排得井井有條。
今年是50畝軟棗獼猴桃種植的第三年,産出約在1萬公斤以上,目前的銷售價格是每公斤70元。雖説第四年才是豐産期,但今年已表現出豐産勢頭,常金玲很滿意當初的決定。
姑娘還有更大的計劃
樊各莊坐落于昌黎和撫寧交界處,分樊各南村和樊各北村,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永樂年間。常繼民介紹,村裏的龜山、虎山在本地比較有名。龜山上有不知何年修建的廟、觀遺址,在一側的石洞上刻有“乾隆十四年八月重修”和捐款人姓名的字跡至今清晰可見;虎山上有天然石縫水井、大石碾子等遺跡,流傳著不少民間傳説。
如何把這200多畝的山坡地打造成金山銀山,結出金果銀果,敢想敢幹的常金玲還有更大膽的計劃——把龜、虎山的歷史遺跡,流傳下來的傳説和現代生態農業相結合,走出一條“採摘+旅遊+文化觀光休閒”融合發展的新路徑,讓村莊通過特色産業和文化走上致富路。
想到就付諸實施,她計劃今年採摘期忙完後,對進山道路進行路面硬化,裝修包裝間和生活區,擴建停車場等,提升採摘條件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