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與民生研究院發佈了《短視頻直播平臺推動高品質充分就業研究報告(2024)》。《報告》以快手平臺為調研對象,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平臺共帶動了4320萬個就業機會,催生了174個新職業。
“作為數字經濟典型代表的短視頻直播平臺,不僅對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並且依託‘直播+’等豐富的業態對就業産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與民生研究院副院長周廣肅表示。
根據測算,截至2024年底,快手平臺共帶動了4320萬個就業機會,其中直接帶動的就業機會為2300萬個,主要為直接通過平臺獲取收入的短視頻創作者和主播。此外,平臺間接帶動的就業機會為2020萬個,其中包括573萬個內容生態帶動的就業機會,如MCN機構、直播公會、服務商等相關機構的就業機會,以及1447萬個直播電商生態帶動的就業機會,如直播電商帶動的直播間相關的就業機會以及上下游産業鏈的就業機會。
其中,直播電商等“直播+”産業通過其獨特的生態優勢,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根據測算,直播電商GMV每增加一億元,可以帶動就業崗位增長約1200人,展現出強勁的就業帶動作用。
記者注意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2024年7月份發佈的新職業、新工種中,網路主播、直播招聘師、生活服務體驗員、用戶增長運營師等多個職業都來自“直播賽道”。
根據報告,快手平臺依託7億多的用戶基礎和豐富的直播生態,催生了174個根植于其業態所産生的新職業類型,包括AI應用師、粉絲行銷師、直播投流師、助播、直播中控等。
短視頻直播行業正吸納大量就業,形成專業化、職業化的新職業生態。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副會長、人社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原黨委書記陳李翔表示,隨著短視頻直播生態與産業深入融合,更多新業態和新職業不斷成長。短視頻和直播平臺與實體經濟相融合,賦能傳統經濟的數字化轉型,可以實現數字時代創業的就業倍增效應。
“調研發現,多地區公共就業服務部門開始提供免費的直播運營職業技能培訓課程,涵蓋電商運營、短視頻製作、直播帶貨等領域。這種‘授人以漁’的方式,不僅幫助重點群體實現了就業,還為他們提供了長期職業發展的可能性。”周廣肅介紹,短視頻直播平臺以自身的核心業務為基礎不斷輻射、賦能上下游産業與實體經濟,在推動高品質充分就業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