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産業帶數智化轉型能夠顯著增加就業和收入,甚至給縣域經濟帶來新的活力。其中,直播電商帶動産業帶數智化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催生帶貨主播、直播運營等新職業。”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課題組、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平臺經濟中心和中國市場學會聯合發佈《數智化電商産業帶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員、中國市場學會副會長李勇堅表示,電商産業帶數智化轉型能夠顯著增加就業和收入,直播電商對農村居民收入的提升作用強于城鎮居民,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思路和啟示。
“尤其是以直播電商為代表的數智技術與線下實體産業帶深度融合,對傳統産業帶進行提升改造,對推動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有重要價值。據統計,直播場次每增加1%,與直播電商相關總就業人數增加0.29%。”報告稱。
借助數智化發展的機遇將産品銷往全國消費者,一些不知名的小鎮在産業帶的帶動下迎來快速發展。報告指出,在216個高水準數智化産業帶中,有38個産業帶發起于小城鎮。許多三四線城市及小城鎮,以往默默無聞不為人知,如今依託區域獨特資源和産業基礎,搭乘數智化發展的東風,實現了地區産業升級和經濟增長。
報告稱,在電商平臺支撐下,很多地方已形成了一批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産業集群。中小企業集聚性越強,其經營活力越強,帶動區域經濟更為活躍。數智化電商産業帶形成顯著外部規模效應,提升了産業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