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機制已擴展至34個夥伴國,舉辦了200余場的“絲路雲品”主題促銷活動,越來越多的國家與中國攜手前行……在日前舉辦的2025鄭州跨境電商大會暨外貿優品中華行(河南站)活動“絲路電商”國際合作對接會上,一個個數字見證著“絲路電商”的快速發展,以及其為世界經貿合作帶來的新機遇。
本次對接會以“航空港區強樞紐 ‘絲路電商’惠全球”為主題,共話新時代、共用新機遇。與會嘉賓指出,“絲路電商”是我國著力打造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新平臺,已成為多邊經貿合作的新渠道、數字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商務部電子商務和資訊化司司長朱咏在致辭仲介紹,我國已與34個夥伴國建立了雙邊電商合作機制,與上合組織、中亞、中東歐、東盟等建立多邊區域電商合作機制,超半數的自貿協定都納入了電子商務的內容。“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全面推進制度型開放先行先試國際合作,與新加坡、馬來西亞開展“一次申報、雙邊通關”合作,與哈薩克實現物流資訊共用,與烏茲別克、塞爾維亞等共建國際智庫聯盟,開展規則標準聯合研究。下一步,還將打造更多的制度型開放優質載體,創新合作方式,共建全球電商大市場。
從具體落地來看,交流合作不斷加深,“絲路電商”已經見到實實在在的成果。朱咏表示,中國連續12年成為全球最大網路零售市場,電子商務成為各國優質特色産品輸華的新渠道。我們助力夥伴國線上上線下設立了120多個國家館,在義大利、泰國等開展平臺路演對接,舉辦了200余場的“絲路雲品”主題促銷活動,打造了泰國金枕榴蓮、俄羅斯斯味特拉冰淇淋、土耳其餅乾等爆款産品。剛剛結束的中國—上合組織國家電子商務産業對接活動中,40余家外企與5家中國電商平臺達成了建設國家館、擴大農産品進口等30余項合作意向。
與會嘉賓還指出,AI賦能之下,跨境電商迎來了智慧化躍升的新契機。以DeepSeek為例,其高性能、低成本、開源模式為“絲路電商”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比如,義烏作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率先實現“AI+跨境電商+産業帶”模式,AI已經成為外貿的新標配。商務部原副部長蔣耀平舉例,最近有一條義烏女老闆利用DeepSeek賣空小商品的消息登上熱搜。這説明中國的優勢並不只存在於實驗室,更體現在新技術的落地能力。目前,中國正以應用驅動、效率優先的戰略導向,將AI技術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新質生産力,深度融入實體經濟,賦能千行百業。
“當前,世界經濟復蘇步履維艱,貿易保護主義暗流涌動,而‘絲路電商’如同一股清流,以創新姿態開闢全球貿易合作的新機遇。”蔣耀平同時指出,從咖啡豆的全球溯源到小商品的智慧出海,從制度型開放的創新實踐,到AI賦能的規則重構,“絲路電商”正在重塑全球貿易格局。在此大背景下,要搶抓機遇,積極作為,全面推進“絲路電商”高品質發展。
對於接下來“絲路電商”的發展,朱咏表示,當前,中國把提振消費放在經濟工作突出位置。下一步,商務部將協助更多國家設立線上線下國家館,在數字貿易博覽會期間舉辦“絲路電商日”,在進口博覽會期間舉辦“絲路雲品”電商節等促銷活動,歡迎各國積極參與。
蔣耀平提出六點建議:一是拓展全球夥伴,共建數字生態,構建開放包容的“絲路電商”朋友圈;二是建設創新高地,引領規則制定,建設“絲路電商”制度型開放示範區;三是共用AI紅利,培育新興業態,積極推廣“AI+場景”模式,打造智慧外貿新生態;四是打造全球品牌,提升國際影響;五是構建人才體系,強化智力支撐,實施“絲路電商”人才培育工程;六是加強交流合作,實現互利共贏,讓各國人民共用“絲路電商”發展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