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饒河縣獲評“中國生態食材之鄉”生態食材産品區域公用品牌

2024-01-29 13:40:20.0 來源:中國網-電商中國 責任編輯:陳達

近日,黑龍江省饒河縣通過了全國生態食材與生態餐飲評定中心現場評審,獲評黑龍江省首個“中國生態食材(饒河東北黑蜂産品、山野菜、冷水魚)之鄉”生態食材産品區域公用品牌榮譽。

專家組由全國生態食材與生態餐飲評定中心名譽主任、中國食品報社總編輯劉彤帶隊、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局原副局長文學、中國網電商中國頻道主任陶利明、評定中心常務副主任于永濱、秘書長畢海英、評定中心專家、黑龍江省對外經貿集團副總經理王勇一行對饒河縣“饒河東北黑蜂産品、山野菜、冷水魚”幾大産業的龍頭企業和産業管理現狀進行了實地考察。

據了解,饒河縣委縣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的精神,按照“綠色、生態、高效、規範”的總體要求,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大力實施“四基地一窗口”發展戰略(四基地:赫哲風情農旅文融合發展示範基地、東北黑蜂産業標準化示範基地、烏蘇裏江優質魚養殖加工基地、優質農林産品産加銷一體化發展示範基地,一窗口:龍東互市貿易示範窗口),叫響:“饒河東北黑蜂、饒河大米、蜜淌烏蘇裏、澤饒甄選”等品牌標識,促進産業鏈延伸、提升品牌價值,積極踐行大食物觀,合理開發利用饒河豐富的自然資源,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據饒河縣馮健副縣長介紹,饒河生態系統保持完整,以大頂子山等眾多山體和烏蘇裏江、撓力河等1江39河為主體、以山川森林草原和沿江沿河濕地為核心的生態保護格局,森林覆蓋率為51%,域內有亞洲唯一國家級蜂種保護區--東北黑蜂自然保護區,土壤以黑土、草甸土、沼澤土為主,養分高適合農作物生長,森林資源、生物資源、水産資源繁茂豐富,形成了“東北黑蜂産品、山野菜、冷水魚”為突出代表的産業分類,其中,東北黑蜂産業形成政府主導,“蜂業合作社+蜂農+基地+企業”的産業格局,已開發椴樹蜜、雪蜜、巢蜜、蜂王漿、蜂花粉等130多種蜂産品,由於東北黑蜂天然的抗病害特點,保證了飼養過程沒有藥殘,同時為保障東北黑蜂産品釀造和品質,饒河縣還打造了蜂産品數字化品質管理體系,建立覆蓋整個産業鏈的全程品質資訊追溯體系,保護黑蜂生活聚集地、保證黑蜂産品健康高品質。饒河縣適合林産經濟的面積約10萬公頃,植被資源豐富、種類繁多,藥用植物野人參、黨參、刺五加、滿山紅等超過300種,山野菜菌類有薇菜、蕨菜、猴腿菜、黃瓜香、榆榛蘑、山木耳等幾十種口味營養俱突出的優質品種。依託天然優良的烏蘇裏江、饒力河水域,饒河縣宜魚自然水面12萬畝,主要盛産大馬哈、鱘鰉魚、鰲花、鯉魚、狗魚等近百種,其中“三花五羅十八子”遠近聞名,養殖方式大多處於“人放天養、自然增值”狀態,目前縣委縣政府已經規劃實施創建饒河好魚品牌,依託優良水質資源+豐富淡水魚品種,著力構建漁業生態養殖加工産業鏈。

以政府主導投入配套建立饒河縣政府電商辦平臺,培育本土帶貨主播形成新媒體運營矩陣,面向全國銷售,2023年饒河縣電商總營業突破10億元,為積極打造生態區域公用品牌建設,饒河縣委縣政府將深度推動“東北黑蜂産品、山野菜、冷水魚”三大類特色産業轉型升級,促進一二三産融合發展,加快推進生態價值增值成果實現。

評審現場,評審組依據評審標準進行打分,逐一進行資料復核,並結合企業管理水準、生態食材産品溯源、生態産業鏈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承載力以及企業的食品安全規範、節能環保等多方面的綜合考察給予評審。評審專家結合饒河縣(東北黑蜂産品、山野菜、冷水魚)”産業建設現狀,針對饒河縣生態農業産業高品質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

于永濱以《中國生態食材美食區域公用品牌發展推動饒河鄉村振興與生態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實現》的發言,提出合理開發利用東北各類資源,積極發展現代生態養殖,形成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多業並舉的産業體系,把農業建成生態大産業。協同推進農産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延伸産業鏈、提升價值鏈,拓展農業發展空間,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品牌收益,從産業方面全方位進行規劃。

劉彤提出,要研究實踐生態産品價值實現的路徑建議三個著眼點:一、建立生態系統、生産總值核算體系;二、創新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路徑,大力發展生態産品異地轉化;三、培育生態旅遊、康養産品文化資源,找準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著力點,打造生態區域公用品牌鮮明特色。就東北黑蜂要研究提煉饒河黑蜂文化精神,山野菜應加強品牌化及深加工拓展,學習跨界思維增加冷水魚養殖的科技含量,提升産量。

文學建議,做好産業規劃,既要保護好也要利用好環境資源, 加大科技含量、加強科研合作,例如冷水魚産量偏低問題,建議與科研部門合作,研究野生品種馴化增加産量;陶利明建議,饒河電商已經初具規模,要關注電商傳播與地方文化的結合,要挖掘包裝生態故事傳播促進生態文明建設,要關注訂單農業,注重大數據研究、加強體驗經濟研究,結合網際網路推出特色産品內容,政府要設專班引導新産品開發對接平臺等;王勇也提出要充分領會學習國家的相關政策精神,引導生態區域公用品牌建設,要加強産業鏈延伸,增加産品附加值,結合饒河口岸的國際化優勢,拓寬渠道;畢海英也從“全國生態食材之鄉”區域公用品牌的品宣推廣、使用監管及饒河品牌生態價值延伸設計活動等方面提出建議。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徹底摒棄以犧牲生態環境換取一時一地經濟增長的做法,堅持以保障自然生態系統休養生息為基礎,增值自然資本,厚植生態産品價值。2022年饒河縣率先在縣級層面將“河湖長制”“林長制”“田長制”等職責任務整合,探索實施“生態總長制”綜合管護模式,堅持“全域覆蓋、職責明確、一格多責、統籌裝備”原則,以村級所轄範圍為基礎,綜合河、湖、林、田的地理佈局等因素合理劃分片區網格,整合巡河員、護林員、巡田員等工作職能,指定村級總長擔任本村網格長,採用“村聘”方式選用村“兩委”成員和高素質村民代表擔任生態網格員,全面負責轄區河湖、農田、森林、草原、濕地等方面日常巡查和綜合監管工作,實現全週期、全區域、全覆蓋管理。

饒河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蘇表示,獲此殊榮,對饒河縣進一步構建生態美食文化名片、提升饒河縣域林業、蜂業、水産、生物等農業産業價值以及餐飲旅遊文化內涵具有重要意義。接下來,饒河將以此為契機,積極踐行生態觀念,以“中國生態食材之鄉”區域公用品牌作為依託,大力推進饒河的林下經濟、冰雪經濟、黑土經濟、藍色經濟的生態産品價值增值,用好網際網路平臺和口岸的國際互市優勢,挖掘饒河生態品牌故事,形成生態文化傳播矩陣,延伸産業鏈,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以促進農民增收、提高農作物産量、維持生態平衡、促進人民美好生活為計劃,讓饒河的生態區域公用品牌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供稿:朱國君 于冠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