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屆“8•15生態日暨生態食材生態餐飲美食地標品牌發展大會”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舉行。河南省元奮農林科技生態原産地品牌企業董事長周洪光一行參加了大會,並獲頒中國生態原産地艾草、丹參等中藥材地標保護産品證書。
大會由中國食品報社、中國農業科學院老科協農業規劃委員會、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生態原産地委員會等單位指導,中國食品報社中食創學院、全國生態食材與生態餐飲評定中心、中咨國業規劃設計中心等單位主辦。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原所長、中國農業科學院老科協工作者協會會長王道龍,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生態原産地委員會特邀研究員褚家永、會長孫建,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原黨委書記潘晨光,中國外文局亞太傳播中心品牌傳播部主任李建華,中國食品報社總編輯劉彤、社長助理劉家春,上海市突出貢獻專家協會副秘書長韋學明,中國食品報社中食創學院執行院長王殿彬、副院長趙世崇,全國生態食材與生態餐飲評定中心主任高炳義、常務副主任于永濱,十九大黨代表、拱市聯村黨委書記蔣乙嘉,中國糧油學會原秘書長王莉蓉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政府領導,生態地標産品生産、加工、餐飲企業近200名代表參加了大會。
大會由畢海英主持,高炳義致開幕辭。楊明森、潘晨光、劉彤、孫建分別以《生態文明第一關鍵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食材是中國人的生命之材》《食品企業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力量》《生態食材美食地標品牌助力鄉村振興生態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實現》進行了主題演講。
據了解,8•15全國生態日,是2023年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本次大會主題是貫徹中辦、國辦關於生態産品價值實現的意見,打造特色鮮明的生態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借助“全國生態日”提升生態文明宣傳水準,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增強全民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大會為“世界文化遺産”雲南元陽哈尼梯田頒發了“中國生態紅米之鄉”生態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元陽縣人民政府縣長慕明軍代表政府接受授牌,元陽縣“中國生態好糧油”生態紅米品牌有力的促進了地方鄉村振興與生態高品質發展。大會還為連江縣頒發了“中國生態食材(鮑魚、海帶、魚丸)之都”、“中國美食地標之都”;為金鄉縣頒發了“中國生態食材大蒜之鄉”的生態産品區域公共品牌,連江縣常務副縣長吳思斌、金鄉縣副縣長趙仕福分別代表政府接受頒牌。大會同時對今年在生態食材、生態餐飲、美食地標等生態地標産品牌創建工作中成績卓越者予以表彰,在食品、美食、餐飲、農産、種養殖、新媒體等各個領域聘任了“鄉村振興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推廣大使”,切實踐行並推動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轉換。
據了解,洛陽市位於伏牛山腹地的深山區,處於熱帶氣候向暖溫帶氣候過渡地帶,全年四季分明、氣候溫潤、雨量充沛,且晝夜溫差大、地形地貌複雜,適宜多種中藥材生長,素有“豫西天然藥庫”之稱。中藥材以其産量大、分佈廣、毒副作用小等優勢,佔據著醫藥産業的重要地位。特別是我市南部欒川縣、嵩縣、汝陽縣和宜陽縣的部分鄉鎮中藥材産業發展方興未艾。現已查明的野生中藥材有262科1480余種,地産的中藥材如柴胡、山茱萸、銀杏、丹參等品質上乘,享譽省內外。近年來,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洛陽市已把中藥材産業作為我市農業産業化的六大支柱産業之一,這裡柴胡中的有效藥用成分為中國藥典標準的近2倍,丹參中的有效成分為中國藥典標準的近3倍,黃精中的有效成分為中國藥典標準的1.3倍。下一步洛陽市將大力扶持優質中藥材生産。實施野生中藥材資源保護工程,加強中藥材生態種植、野生撫育 和倣生栽培。加強山茱萸、連翹、丹參、柴胡、皂角刺等優良中藥材品種的選育和道地大宗中藥材種植,加 快推廣應用生物技術和新型育種栽培技術。積極鼓勵扶持洛陽企業與省內道地大宗中藥材産地對接,組建道地原生態大宗中藥材産業聯盟。實施中藥材産業發展,完善“中藥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帶動中藥材種植、生産、加工道地藥材更加規範化和標準化。打造生態中藥材産品區域公用品牌,為保護和發展特色産地中藥材、鄉村振興 和農民增收作出貢獻。依託欒川、嵩縣、汝陽、宜陽獨特的生態資源、自然景觀,建設龍峪灣 國家森林公園、嵩縣白雲山、汝陽西泰山、宜陽縣花果山國家森林公園等康養旅遊示範基地,打造集康養、旅居、 養生、度假等為一體的休閒康養綜合體。
洛陽艾草的廣泛使用與傳播與武則天有密切關係,洛艾也稱媚娘艾,是洛陽曆史文化名城與文化的積澱。艾草在民間的使用源遠流長,距今有3000多年的歷史,有關艾草治病救人的記載不勝枚舉。武則天在位時長時期居住在洛陽,歷史上欒川縣、嵩縣的山邊河岸上艾草叢生,用艾草在溫水中浸泡洗浴具有獨特的功效。武則天封禪前,都要用艾沐浴更衣後再去封禪。艾草不僅是治病救人的良藥,更是保健養生的必備上品。古代女孩子出嫁前要用艾草浸泡過的水沐浴,其目的不僅是為了清潔身體,還有為自己祈福。
為貫徹國家打造《生態産品區域公用品牌》要求,大會以“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轉換成果對話”為主題,邀請各地政府領導及專家學者做對話交流,從各自角度探討分享生態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的成功經驗。孫建介紹,在生態資源、生態産品到生態價值的轉換當中,生態志願者依託大生態、大産業、大食物觀及生態生活、生態消費的理念,促進鄉村振興生態産品區域公共品牌提升。萊陽市委常委、郝華清副市長,介紹了萊陽市在生態經濟建設和生態産業發展方面的規劃和實施策略;中國商業技師協會特邀副會長馮恩援指出,生態産品價值實現需要社會共識和合作,生態食材與生態餐飲要在鄉村振興中發揮作用,生態食材生態餐飲美食地標品牌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願望。連江縣常務副縣長吳思斌介紹打造連江海洋生態食品産業高地和産業集群,兼顧海洋生態食品産業發展和充分考慮海洋保護及生態承載力,快速推動連江海洋生態食品産業高品質發展。金鄉縣趙仕福副縣長介紹,金鄉縣堅持“小産品大産業”,生態産品價值轉換佈局新渠道、促進新發展,收穫新成果,最終實現生態産品可持續價值最大化。
為了推動綠色生態食材食品産業高品質發展,通過全國生態日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行動的生態文明建設大格局。北京神飛航太應用技術研究院等多家單位機構聯合發佈“推動綠色生態食材食品産業高品質發展”倡議書,面向廣大社會單位和生態志願者倡議:要深挖綠色生態食材食品産業生態潛力。要著力構建綠色生態食材食品産業體系,要強化生態食材食品産業創新供給,全力打響生態食材食品産業品牌。
人民網人民健康項目運營主管韓雅菘,中國鄉村發展協會“科創小院”工作組副組長陳曉棟,中國式現代農業暨生態地標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大會組委會秘書長沈德福,北京神飛航太應用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毛宏偉,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生態原産地委員會副會長傅明、龔宛平,中國食品工業品牌博覽會組委會副秘書長賈海青,《小康》雜誌社(小康網)運營總監孫路,博鰲國際地理標誌發展大會組委會副秘書長張哲、趙松虎,中央電視臺農業農村頻道專欄製片人周鴻,中咨國業規劃中心莫冬、陳天佑、陳思安、陳小梅、劉長江等出席了大會及頒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