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態地標産品品牌”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研討會在京舉行

2023-11-06 16:06:56.0 來源:人民融媒體

近日,首屆中國地標品牌食品推廣工程創新發展高峰論壇系列活動之一,“中國生態地標産品品牌”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研討會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舉行。研討會由中國食藥同源好産品評價辦公室、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中國地名大數據中心專家委員會、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生態原産地委員會參與主辦,中國農科院老科協農業規劃委員會,中國地標品牌食品推廣工程組委會,中咨國業(北京)規劃中心共同承辦。黨的十九大代表、全國模範退役軍人、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蔣乙嘉,聯合國工發組織全球創新網路項目專家委員會秘書長韋學明,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磊,中國食藥同源好産品評價辦公室主任、中國地標食品推廣工程組委會執行主任劉家春,中國地名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地名大數據中心主任、中食創學院執行院長王殿彬,中國農科院老科協農業規劃委員會會長孫建,原國家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研究員林友華,聯合國工發組織全球創新網路項目文旅委秘書長奚容華,江蘇精享裕投資集團董事長張百啟,中咨國業(北京)規劃中心莫冬、張立強,全國生態食材與生態餐館評定專家傅明、于永濱、陳天佑、陳思安,四川蔣乙嘉生態農業科技公司王輝、朱泊霖,湖北沃康生物科技公司毛國芹,甘肅澤園農業科技公司梁治國等出席了研討會。

會議以“生態地標、品牌價值”為主題,就地標品牌産品助力鄉村振興與生態産品價值實現等進行了深入研討交流。研討會一致認為,中國生態地標産品包括生態原産地産品、道地原生態産品、中國地標食品、中國美食地標産品、中國文旅地標産品、中國康養地標産品、中國地標食材産品、中國文體地標産品等品牌,發展中國生態地標産品,對於我國生態産業發展、鄉村振興、生態産品價值實現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

蔣乙嘉以“聯村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助力四川生態農産品價值實現”介紹,2015年7月,在蓬溪縣委支援下,以拱市村為核心,輻射周邊的5個村合併成拱市聯村,並成立聯村黨委,由蔣乙嘉擔任黨委書記。他結合聯村實際,制定發展規劃,探索出“組織聯建、主業聯抓、隊伍聯育、治理聯創、資源聯享、文化聯培、産業聯營”“七聯”發展模式,邀請國家生態原産地與農業規劃專家指導聯村生態産業發展,讓聯村集體經濟由“空心”變實體,拱市村成了遠近聞名的“業興、家富、村美、人和”的幸福美麗新富裕村。

韋學明介紹,日前,國務院印發了《“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協同推進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賦能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要求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達到10%。在過去的一年裏,我們與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等單位共同舉辦的“第五屆全球科技創新大會”期間,以麗水山耕品牌獲得2019年聯合國工發組織全球科技創新獎為例,研討數字經濟時代,將通過全球科技創新産品及生態地標産品博覽會,促進生態産業發展與生態産品價值實現。

劉家春介紹,為貫徹落實鄉村振興國家戰略和雙迴圈新發展格局,樹立中國地標品牌食品的美譽度和影響力,我們將以中食創學院為平臺和抓手,在“中國地標品牌食品推廣工程”基礎上,推出一批有影響力有代表性的中國生態地標食材和食品,服務於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促進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民致富。

在國家相關政策指引下,第一個以“食藥同源”命名的社團組織——中國市場學會食藥同源發展工作委員會成立。2020年4月,中國食品報社、中國市場學會食藥同源發展工作委員會(現中國市場學會食藥産業工作委員會)聯合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等30多家機構,歷時半年多起草制定了國內第一個食藥同源類的團體標準——《中國食藥同源好産品評價通則》,並於2020年10月26日在全國團體標準化平臺發佈,同年11月1日正式實施。“食藥同源”理念是我國民間食養的一大特色,以食藥兩用産品為基礎,以中醫康養為理念,開發具有保健功能的生態地標食材和食品,結合當地人文與原産地特色,打造中國食藥同源“生態地標康養基地”。

趙磊圍繞“生態地標品牌助力鄉村振興的具體方法和措施”發言,指出利用生態地標品牌塑造特色鮮明的城市記憶,促進城鄉、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民致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建議中食創學院2022年工作重點要打造好一批生態地標産品品牌,提升生態産業和生態文化價值。通過建設生態地標産品示範園、生態地標産品示範區,每年召開生態地標産品發展大會,賦能示範區縣(市)優惠政策,將生態地標資源優勢轉變為生態産業發展優勢,推出一批有影響力、有代表性的中國生態地標産品品牌,為一二三産融合和共同富裕貢獻智慧和力量。

王殿彬介紹,中國生態地標産品是在地名、地理、道地等地域區劃基礎上,蘊含生態化、原産地化要素和屬性的地標産品。地標是地名標誌、地理標記以及地名標準化。中國地標産品保護和管理是根據民政部《地名管理條例》以及《地名標誌管理試行辦法》制定。地名是社會的産物,是文化的傳承。具有一定方位和範圍及空間位置,是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社會穩定的需要。2019年4月民政部地名研究所、中國地名學會等單位就開展了道地産品與美食地標保護工作,併發布了道地原生態産品團體標準。加強地標保護工作,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實現經濟快速高效、持續健康發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物質基礎。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政府對社會的有效管理都需要提供完整、準確、方便、規範的地名標準化服務。進入新時代對地標有更新更大的需求,清晰的地標還可以為國際國內交流創造和諧環境。

孫建介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建立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生態産品價值實現可以為老百姓提供更多優質的生態産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是“兩山”理論的核心,生態原産地、生態地標産品品牌是“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生態原産地品牌也是國際交流的産品,2018年就赴紐西蘭大洋洲乳品基地,把紐西蘭純牛奶、嬰幼兒奶粉評定為中國生態原産地産品,2019年開始將中國美食地標、中國文旅地標、中國康養地標推向海外。依託生態地標品牌,開展青少年兒童耕讀教育、耕食教育、耕育田園活動。通過傳承和傳播耕讀文化,踐行中華耕食教育文化,弘揚生態志願者生態發展理念,使生態地標産品和産業成為青少年兒童德智美體勞綜合教育的抓手。

據悉,2019年中國地名學會、中咨國業規劃中心等多家聯合單位共同發佈了《道地原生態産品團體標準》。同期國務院國資委事業單位商業飲食服務業發展中心、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學會、中國地名學會文旅委員會、中咨國業規劃設計中心等單位共同起草和發佈了《生態農産品(生態食材)團體標準修訂版》。兩團體標準都是建立在2012年國家生態原産地保護産品評定通則、工作導則的基礎上,吸收了生態原産地國際國內産品評定經驗和成果編制的。是我國起步早、參加起草單位規格高、在國內影響力大的生態餐飲團體標準,也是國家標委“生態文明建設標準體系發展行動指南”要求的重要組成部分。

(通訊員:張智、時理想、陳小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