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黃埔區夏港街青年社區的居民近日發現, 小區在垃圾分類上出科技“新招”,在分類垃圾投放點,採用AI溯源監控及智慧垃圾分類集中投放箱體,不僅有自動開放、閉合、提醒、監控、溯源等功能,還能通過後臺甄別,記錄居民每天分類投放垃圾的準確率和餐廚垃圾破袋率。一些投錯、亂放的行為會被實時記錄下來,並實現精準追蹤。AI智慧溯源,大大助力垃圾分類工作。

夏港街青年社區有居民説,繼在全市率先推出人臉識別投放垃圾後,小區在垃圾分類上又推出了AI智慧監控糾錯,一些投錯、亂投放的行為會被實時記錄並推送至社區網格員手機,“糾錯資訊”也會推送至投錯、亂投放的居民的個人手機,以督促其改正。

在青年社區,各居民樓之間分別設置了13個AI溯源監控及智慧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

在各個投放點,垃圾分類箱同樣是“紅藍綠灰”四種顏色,供居民分類投放4種不同的垃圾。不過,箱體旁設置了一台人臉識別終端機,每次住戶投放垃圾前,要先在這臺終端機上刷臉或者掃碼驗證,登錄個人賬號,垃圾箱體才會自動打開。

“住戶通過提前註冊,登記了手機賬號和住址,接下來住戶每次的投放行為和投放準確率都會被記錄在系統後臺的個人賬號上,住戶可以通過手機接收,網格員也會根據記錄檢查投放結果,精準找到住戶並作出相應處理。”青年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高哲強説。

高哲強介紹説,在人臉識別和刷碼登錄的技術支援下,小區設立垃圾實名分類精準投放獎勵機制,對住戶的每次準確投放會有相應的積分獎勵,記錄在個人賬戶上,居民可以按照社區垃圾分類積分獎勵機制標準,定時到社區垃圾分類積分兌換驛站兌換相應的獎品,如部分生活用品、家庭花草植物、電影院優惠券、休閒體育場所入場券、京東快遞優惠券等。垃圾分類積分還可以用於在轄內加入無廢社區智慧平臺的綠色商戶處消費,或者在社區轄內對電動車掃碼充電。

“現在,在小區分類投放垃圾,獎勵落到了個人上,對亂投放的行為也能精準追蹤到個人。”小區居民王先生説,現在他們一家人對垃圾分類投放非常認真。

原來,分類垃圾箱內外都有“眼睛”,緊盯每個人的每次投放行為。分類垃圾箱體內安裝了AI智慧混投監控系統,攝像頭抓拍居民投放到垃圾箱裏的垃圾後,通過實時智慧識別並形成數據,能分辨居民投放垃圾是否做到了準確分類,一旦發現分類不準確,AI系統就會自動在後臺報警,同時將檢測採集的數據通過物聯網上傳到平臺上記錄在案,併發送給網格員和住戶。

昨日,測試者測試了一下這個AI智慧混投監控系統,故意投了一袋其他垃圾到廚余垃圾桶裏,沒過半分鐘,測試者的手機就收到了系統發來的“糾錯資訊”,告知測試者剛才投放的垃圾出現了分類錯誤,並且附上了照片,要求測試者下次投放時注意改正。

此外,AI智慧系統還能監控垃圾箱體周邊的垃圾亂投放行為。一旦發現有人隨手將垃圾扔在垃圾箱旁邊,AI智慧系統就會發出“請不要亂丟垃圾”的語音提示,提醒居民自覺分類投放垃圾。如果居民改正了亂投放行為,系統還會發生説出感謝的話。

“AI溯源監控及智慧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還能實時監控垃圾數量,實時掌握每個垃圾分類數據,箱內的精密電子秤模組可獲取重量並實時上傳,智慧形成分析數據報表,為街道實施垃圾分類決策提供參考。”負責研發系統的廣東分分生態環境科技公司的負責人謝煒鍵説,如果垃圾桶滿溢了,AI智慧系統還會立即報警,通知保潔員及時運走。

開發“學分類”遊戲鼓勵居民打卡分享

據悉,除了開發科技手段監督垃圾分類投放行為,青年社區還聯合科技公司開發“學分類”遊戲競技平臺,利用社區13個網格居民微信群連結“學分類”遊戲小程式,鼓勵居民打卡分享,不斷增強居民學分類、勤分類、分好類的濃厚興趣。“現在每天有空我就刷屏打卡,不僅可以學習垃圾分類和衛生知識,也能轉發給朋友,大家在交流中增進了不少感情。”居民羅先生説。

老舊小區改造中,垃圾分類是重要一環。具有30年曆史的青年社區還建立了“無廢社區”建設智慧平臺,邀請社區商戶入駐平臺共建共用,實施社區居民家庭一戶一碼,從社區商、住、人三大模組入手,讓垃圾分類成為生活新時尚。


責任編輯: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