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書波,山東省農業科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山東省作物遺傳改良與生態生理重點實驗室主任。出版著作21部,發表論文22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26項,制(修)定行業標準25項、省級標準48項。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何梁何利基金科技進步獎、中國作物學會科學技術成就獎等。

圖為萬書波在莒南新技術示範基地受訪者供圖

當下,正值春耕繁忙季,萬書波的工作也按下了“快進鍵”:他出現在創新基地,那裏的科研成果正在加緊實驗推廣;他出現在農田一線,給農民兄弟“保春耕”提供技術支援;他出現在單位實驗室裏,為今年實現花生畝産800公斤突破緊張攻關……

近四十年的持續攻關,讓“創紀錄”成為這位山東省農業科學院院長、國內知名花生專家的常態。他帶隊研發的花生單粒精播技術,在春花生高産攻關田實收畝産達到752.6公斤,又達到782.6公斤,屢屢創造我國花生實收單産新紀錄。

這些實打實的“新紀錄”也讓他斬獲一項項重量級獎項。三個月前,他領銜的“花生抗逆高産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斬獲了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在此之前,他成為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並摘取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此外,他做出了3項農業部主推技術、7項山東省主推技術、25項行業標準、49項地方標準……

萬書波説:“一輩子研究花生,只為將科研成果耕植于中國的土地裏,讓農民真正受惠。”

打破紀錄,是從尊重規律開始的

“為什麼沒有達到800公斤?問題在哪?”“攻關田的基礎設施需要提升,種植密度還能增加嗎?還有哪些可以增産的要素?”……

這一幕出現在去年山東省花生高産創建總結會的現場。在連續打破了我國花生實收單産紀錄之後,萬書波將農技人員、種植大戶邀請過來,在觀點碰撞中,摸清痛點,抓緊攻關,以儘快實現花生畝産800公斤的突破。

萬書波明白,打破紀錄,是從尊重規律開始。

在植物王國裏,花生是“獨一份”的存在——它地上開花、地下結果,在黑暗的土壤環境下才能結出果實。但種了半輩子花生的山東農民老孟不懂這些。按照慣例,他在每年春天會特意選出粒大、飽滿的種子,每穴兩粒甚至三粒種子種下去,然後期待著日後的豐收時刻。

“一穴憑什麼非要放兩粒?”這個問題縈繞在萬書波研究員的腦海裏。在長時間的摸索之後,他提出一個大膽的想法:能不能通過每穴單粒減少播種量,並適當縮小株距增加穴數來增加花生産量?

這似乎違背常理,卻蘊含著科學邏輯。一方面,傳統習慣上的雙粒種植,較單粒種植可有效防止缺苗斷壟的發生;但另一方面,雙粒種植用種量大、成本高,在高密度條件下,同穴兩株中必然有一株的生長和結莢受到較大影響,由此造成群體品質下降,産量降低。

近幾年,萬書波團隊在青島平度、臨沂莒南、煙臺招遠、泰安寧陽、聊城冠縣等多地進行花生單粒精播技術試驗示範,單粒精播比雙粒播種每畝減少4000粒左右,畝用種量減少20%左右。

一年、兩年、三年……42歲的臨沂花生種植大戶王言猛驚喜地發現,萬書波的新技術在自己花生地裏表現出來的效果“頗為神奇”:畝總果數達到39萬個,比雙粒播種多出3萬個,畝均增産5%以上。

技術好不好,農民説了算

與別人不同,山東省菏澤市曹縣種糧大戶郭玉寶換了新方法種地:壓縮玉米種植株行距,每4行玉米間再種3壟花生。他發現,“當年測産,畝産玉米1100多斤,花生300多斤”。

玉米産量不降,還多出來一季花生,如何解釋?“花生是低矮作物,且是地下結果,與玉米間作能夠充分利用光熱資源,讓玉米發揮邊際效應,花生發揮固氮效應,有效解決小麥玉米單一種植模式造成的土壤板結、地力下降等問題。”萬書波説。

經過連續多年試驗,萬書波主導推進的“玉米/花生間作模式”已近成熟,在保證玉米産量的同時增産花生130公斤以上,且農機農藝初步實現了配套,具備了大面積推廣的條件,2015年被國務院列為轉方式調結構技術措施之一,2017—2019年已連續3年列為農業農村部主推技術,2017年和2019年被山東列為主推技術,累計推廣面積近百萬畝。

2015年起,萬書波及其團隊又以花生帶狀間作輪作為該技術模式的核心,逐漸探索出花生棉花帶狀輪作、花生高粱帶狀輪作、花生穀子帶狀輪作、花生油葵帶狀輪作等栽培模式。山東省農科院科研處處長張正告訴記者,“從近幾年的生産實踐看,這幾種栽培模式,都能幫助農民實現增産增收,且普遍能夠節氮10%以上,提高土地利用率10%以上,增收20%以上。”

好技術,農民兄弟當然願意做“代言人”。

在聊城市高唐縣小李樓村的試驗田裏,種糧大戶李洪木不斷地向參觀者推介上述新技術——“玉米/花生寬幅間作一體化播種機”,“集‘翻耕、玉米播種、花生播種’三位一體,具有作業效率高、作業品質好,便於田間管理作業和機械化收穫作業等優點。”

“他後來當了領導,但搞科研還是原來那樣子”

堅持40年如一日不容易,更何況要在細分的花生領域做深、做透,但萬書波做到了。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我國花生平均畝産不足100公斤,被認為是“低産作物”。但萬書波偏偏不認這個“邪”。支撐他的是實驗,是科學,是數據。

經過10年定位試驗,他首次證明化感物質是造成花生連作障礙的關鍵因素,揭示了其對植株生長髮育和微生物區係的化感作用;他探明瞭根際微生物種群失衡、根系化感物質自毒、磷鉀硼營養元素缺乏、土壤酶活性降低是連作障礙的主要成因,創建出以“冬閒換茬、翻轉深耕、施用專用肥”為核心的連作花生高産栽培技術,萬畝核心區平均畝産452.6公斤,較對照增産17.4%。

山東省莒南縣花生産業辦主任楊佃卿是萬書波的老朋友了,談起後者,他止不住感嘆:“這麼多年過去了,他後來當了領導,但搞科研還是原來那樣子,遇到問題就愛較真,不解決不罷休;一到試驗地就和農民聊花生,常常忘了時間。”

較真,引領著科研人的腳步。1982年,萬書波畢業進入山東省花生研究所。此後,在近40年時間裏,扎紮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在高産栽培、品質栽培和糧油均衡增産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支撐引領山東花生産業走在全國前列。

試驗田的活兒又苦又累,還得像繡花一般精細。萬書波經常蹲在田裏,一待就是半天,全身濕透,雖然辛苦,他卻樂在其中。“實踐出真知,這是從事農業科研的基本要求。既要進實驗室,更要走進田間地頭,心沉安靜處,砥礪耕耘中,不為噪音所擾,不為利益所惑,傾盡所有只為大地豐收。”這成為萬書波的“座右銘”。

四十年來,他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


責任編輯: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