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刷臉支付在各大商店、餐館逐漸鋪開,消費者在購物付款時,不用打開手機二維碼,只是看一眼支付設備就能輕鬆完成付款。這一設備在讓消費者和商家感到新鮮、好奇的同時,卻存在利用率較低的問題,不少消費者表示,體驗也沒有二維碼支付好,並擔心存在個人資訊洩露的風險。


    無論是作為支付方式,還是個人資訊存儲介質,刷臉支付的大規模應用,勢必以確保資訊安全為前提。業內人士指出,刷臉支付的基本原理是將終端硬體採集到的資訊與雲端存儲的資訊進行比對,看資訊是否一致,然後解鎖完成人臉支付,如果雲端生物數據庫資訊洩露,人臉支付就可能面臨比較大的風險。


    對此,一些支付機構設置了相關安全措施,但未能完全打消消費者的顧慮。相關安全措施並不能百分之百確保所採集的消費者生物資訊不洩露,洩露後不被不法者非法使用。消費者擔心其人臉資訊被洩露後,可能被不法者抓取面部資訊並獲取與人臉資訊綁定的個人賬戶。


    因而,支付機構在推廣刷臉支付方式的同時,應當最大限度確保安全,如嚴防相關資訊洩露,嚴格審核終端設備持有者,採取二次驗證方式,嚴禁終端設備持有者關閉支付提示音等。監管部門則須強化監管,出臺生物資訊採集、使用規則和標準,避免支付機構濫用權力,進而提升刷臉支付的安全程度,減少不必要的安全隱患。


責任編輯:申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