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沒有及時清理的垃圾,很快有環衛工人趕來及時清理;森林裏出現起火點,十幾分鐘後就被撲滅……
在吉林省四平市,當地政府建設的“數字四平”態勢感知平臺上線一年來,實現了“一網感知態勢、一網事件處置”,讓行政管理“可視、可感、可治”。
四平為何能在數字政府建設中開拓出一條破局之道?日前,記者走進了這座在數字化治理方面表現亮眼的東北小城。
科技賦能態勢感知平臺
上線一年,這一數字化城市治理平臺已經運作得平穩、高效。
四平市政數局大數據中心主任劉淼介紹:“以最近一次火警為例,我們利用AI演算法,從系統發現火情、預警再到處置完畢,一共用了不到30分鐘。”
8月10日11時15分33秒,平臺提示該市轄區內的景臺鎮大榆樹村存在火情。從自動拍回的照片來看,一處村民居住區後的樹林裏冒出了滾滾白煙。隨後,此消息被發送至當地負責人手機上,確認火情可控後由村民自行組織撲滅。11時45分,平臺拍攝回訪照片,確認火情已經處置完畢。
劉淼介紹,態勢感知平臺採用了AI演算法倉架構,整合了72種態勢判讀基礎演算法,針對不同需求採用不同演算法。“演算法給出初步判斷,再由人工進行審核,最終完成預警。”劉淼説。
態勢感知平臺的運用,使得基層管理從人盯向數管、人巡到智巡的深層次轉變。四平市消防部門統計,平臺上線一年來,消防員趕到現場的平均時間降低了17%。
作為數字行政治理系統,“數字四平”態勢感知平臺擁有1060個前端影像和感測器感知單元,覆蓋範圍約為全域面積的95%。“我們還邀請了吉林大學數學學院的科研團隊,計算、規劃了最優點位,既節省了成本,又優化了效率。”劉淼説。
四平市政務服務和數字化建設管理局局長欒國輝介紹,截至目前,平臺累計註冊用戶4875人,發現各類事件、隱患線索73084條,事件平均發現、通報、響應、處置全流程時間降至30分鐘。
基層治理效能明顯提升
四平市自然資源豐富,農田集中成片,水域星羅棋佈。以往受天氣、地勢等諸多因素影響,存在著日常巡檢週期長、覆蓋範圍小等問題。“我們現在可以線上分析哪些地塊的農作物因低窪積水、洪澇等問題需要及時收割,還可以查看土壤的墑情、莊稼長勢,實實在在減輕了負擔。”梨樹縣北夏家村第一書記姜昊説。
數據多跑路,人員少跑腿。依託實時影像傳輸和雲臺自由操控能力,四平市實現了“屏上調度、屏上監管、屏上核驗”,電話受理變為線上多源受理、線下集中辦公變為線上協同辦公。這讓指揮調度更加科學、精準,節省了大量時間成本和人力物力。
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不僅使鄉村治理效率有所提升,城市管理也受益匪淺。以重大項目為例,平臺每月自動拍攝照片進行對比,項目進度如何、順利與否一目了然;得益於移動端工作模式和精準化資訊互通,基層工作人員可以隨時、隨地辦理事項,大幅減輕了基層工作人員會議負擔。
四平市稅務局還上線了全景式智慧雲廳,利用雲數據、雲計算的技術優勢賦能傳統辦稅服務,實現一體化集中化辦理。平臺具有黨務、業務、政務,集遠端服務、數據支援等功能,推進服務管理數字化升級、智慧化改造、場景化應用。
“我們將持續發揮‘數字四平’態勢感知平臺高效相容的特性和優勢,不斷延伸應用領域、拓展應用場景,用數字化手段和能力全面加快數字政府建設、提升數字社會治理水準,在盤活各類數字系統應用、加快多元數據融合、降低行政治理成本方面的同時,構建‘一屏統覽、一網協同、一體聯動’的數智工作新格局。”四平市委常委、副市長郭順傑説。
責任編輯:夏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