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社區老人過得更舒心”(“我是黨員,我在崗位”)

2024-07-25 12:10:56.0      來源:人民網

“作為一名黨員、一名曾經的社區幹部,我要發揮餘熱、盡己所能,讓社區老人過得更舒心。”

“咚咚咚!”一大早,牛建靜帶著志願者王秀萍到府探望86歲的劉阿姨,送早點、幫著整理床舖、收拾屋子,幾個人有説有笑。“前一天晚上,有個陌生人敲門,問是誰也不説話……”劉阿姨反映了情況。“再敲門你就給社區民警打電話,也可以找我們,我們過來看看。”牛建靜説。

忙裏忙外、步履不停,這是牛建靜退休後的日常。作為天津市紅橋區和苑街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黨支部書記、會長,牛建靜是社區裏出了名的“大忙人”。

都忙些啥?和苑街道60歲以上的老人有8900多人,佔居住人口的32%。“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圍著社區這些老人轉。作為一名黨員、一名曾經的社區幹部,我要發揮餘熱、盡己所能,讓社區老人過得更舒心。”牛建靜介紹,他們組建了一支“空巢守護·情暖夕陽”志願服務隊,分為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平均負責7戶,根據距離就近劃分照顧範圍,結對認領幫扶,為老人提供親情陪護、買菜取藥、應急救助等日常服務。

老人的需求多樣,不僅有物質需求,還有情感需求,對此牛建靜和志願者有自己的訣竅。他們和有心臟病等突發性疾病史的老人約定,每天早上給結對志願者發個笑臉,如果沒發,志願者第一時間打電話、入戶看望;誰家裏蒸包子、煮餃子,第一鍋先想著給結對守護的老人送過去;平時入戶時,看到垃圾雜物順手幫忙帶走……

“誰都有老的一天,我們要將心比心幹工作。大家又都是住在一個小區的鄰居,最知根知底,我們就在同住一個小區、一棟樓的居民之間構建起互幫互助的紐帶,讓老人有困難時,大家都能搭把手。”牛建靜説。

這些年,隨著志願者越來越多,如何讓志願服務更加精細化,是牛建靜一直在思索的問題。在服務過程中,她探索出“133”工作方法,以聯合會黨支部為統籌,開展人員類別清、家庭情況清、服務訴求清“3個必清”,突發事件必到、有困難時必到、傳統節日必到“3個必到”,志願者服務有了清晰的指引。她還明確提出“三要三不要”,提醒志願者“不要收老人的錢,不要向老人推銷東西,不要讓老人送錦旗”,進一步規範志願服務過程。

發揮理論宣講作用,組建“一米陽光”宣講隊;成立老吾老配送點,協助老人食堂配餐送餐;組建暖心編織隊,給老人冬日送溫暖……這些年,從居民需求出發,聯合會不斷拓寬服務範圍,豐富志願服務內容。牛建靜舉例説,成立“便民志願服務隊”,就是在和老人結對的過程中萌生的主意。

有一年春節假期,志願者李黨生接到結對老人的電話,説家裏的熱水器壞了,可正逢假期,找不到專業維修人員。為了及時幫老人修好,李黨生一連跑了3家店,才買到更換的配件。得知此事後,牛建靜當月就招募了14名做過水電工、縫紉工、修鎖工的社區志願者,“便民志願服務隊”就這麼成立了。

在牛建靜的帶領下,聯合會積極連結社會組織、周邊企業,完善社區配套供給。目前,聯合會累計擁有實名註冊志願者4584人,各類志願服務隊達到72支,3年來共開展活動2600余場。

“我一個人的力量很小,但無數志願者的愛心匯聚到一起,就會形成巨大的合力。我們將始終堅持用心用情開展志願服務,讓社區老人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牛建靜説。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23日 第 19 版)

責編:季雨

聲明:本文為資訊資訊,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有違規或您認為該頁面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