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要聞 名山宮觀 高道訪談 道家養生 道家國學 問道之旅 道家書畫 慈善公益 道家功夫 道家影音 道家儀范 道家知識

 

虛懷若谷,自然無為——記黎尚谷道長書畫人生

發佈時間: 2018-01-19 |來源: 中國網《道家文化》 |作者: 劉洪郡 |責任編輯: 君君

黎尚谷道長

黎尚谷,號谷陽道人。1983生於廣西扶綏,祖籍廣東。畢業于中國道教學院,先後讀于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高級研修班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山水畫高級研修班。係中國老子道學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國道教協會書畫院委員,北京齊白石藝術研究會理事,老子書畫院院長,永嘉北川宮住持,永嘉政協委員等。

《黃帝內經》開篇“上古天真論”中有雲:“……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意在引導世人遵循宇宙運作“道”之精神,在清凈虛和中順應天地五行相生相剋生生不息的規律而得良性運轉。如此調養我們的身心便會精力充盈,容光煥發;滋養我們的性靈便得“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蘇軾)。老子《道德經》第五章曰: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于中。”意在啟示我們要把身心調息得虛靜、暢達、通透,方可與萬物融為一體,進入“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逍遙境界;《老子》第48章:“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闡述“道要法自然”“見素而抱樸”以致于“自然無為,以簡馭繁,大有可為”的道理。“道”是什麼?無相無名,而“象”自生,但它確實存在,離道則離心,離心便失卻本性而迷途。“由此明代大儒王陽明提出“致良知”“心即理”,“天理即天道也”,道即良知,需要我們慎獨自省,完善內在,求得放心安心。而莊子的“逍遙遊世”牽引我們以一顆浪漫自由的心靈追求超脫自在……以上説法都乃抽象,具體而微,便要落實在“道器”之上。我所認識的黎尚谷道長便是一位有著深刻體證,虛懷若谷,逍遙遊世,自然無為,儀錶優雅的修“道”中人。

黎尚谷出生於廣西扶綏的客家族中,他16歲入道於安徽渦陽老子故里天靜宮,師從住持李誠明道長,而師爺謝宗信大師乃是北京白雲觀23代方丈,曾任中國道教協會常務副會長。一個人的根器由很多先天條件決定,黎尚谷道長生長于風景秀美的山水谷地之間,那裏遠離內地,很多原生狀態未及開發,無邊的幽靜與天地大美滋養了他的性靈:簡單、淳樸、恬淡、曠遠。塵世繁華,科技迅息如此猛烈籠罩我們生活的今日,惟有持一顆清靜心參透生命之本真,領略其間的虛空妙有,方可悟到“道”之所在。黎道長看清了自己的使命:作為傳道使者,他要以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即以優秀的中國傳統書畫創作來演繹他的修為“道場”。也因他自孩童時代就癡迷書畫,堅持至今一直髮自內心的摯愛。為了提升,他又幾度負笈京城,遊走于各大高校的美術學院,遍訪名家,求師于“畫道”之門。多年過來,他的專注與刻苦使得他的技藝高超,無論何種題材,無論工寫,均能隨心拈來。

再看到現在的黎尚谷道長,修得一幅清秀面容,精神內斂,溫和蘊藉。他筆下的山水與花鳥帶進了人世的溫情與友愛,也寄寓著他的超脫、恬淡、幾許清歡。他的筆墨氣息內斂而鬆動,陰陽向背自然開闔,合天合德合性,自然無為並天然有致,這是有“道性”的介入,他一直表達“天人合一”“涵養功夫”上的真實狀態。再觀他的用筆,除了對傳統經典的解析臨摹,更多的是結合道家的太極思維,參以近人黃賓虹先生的“筆墨之道”、李可染先生的“寫生意象”以及當下不可回避的西方現代藝術思維和構成的美學規律等等。而後,又刪繁就簡,取其大要,任其自由本心驅使筆墨,或借物言象,或抽象其形質,或以遊戲筆墨來索取他要的那種空靈、靜明的道境。

本來中國傳統繪畫與道家思想一直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老莊哲學”也影響和支配了中國畫的文化精神體系與特色。尤其歷來大凡有成就的山水畫家或多或少都受到道家思想的熏陶,而莊子提出的“天地有大美,齊物齊一、身與物化”等思想深深影響著我們面對大自然的哲學觀。中國畫不講焦點透視,它是從宇宙整體和心靈虛靜的觀念來攝取的,一片空虛恰好表現的就是宇宙的生氣。展望中國藝術史,那些與道家結緣的藝術大家比比皆是:書聖王羲之自青年時代就是一名虔誠的“天師道”信徒。只不過他作為亂世中優秀的知識分子“以道為本,以儒為用”;唐代大畫家“吳道子”,修道高人,一代宗師,千古流芳;唐代大詩人李白被道教稱為“太白李真人”,一生與道家結緣;詩人賀知章晚年還鄉為道士,且工書法,尤擅草隸;宋代蘇東坡亦儒亦道,作為道家的俗家弟子,蓋世文才、一代風流;元代黃公望,又是全真教高道;連民國的音樂奇才瞎子阿炳也是一位苦命道士、文藝道士。而現在,眼前走來的黎尚谷又將是未來的一位書畫高道。他對八大山人的“高曠簡練、獨出己意”的筆墨新境心嚮往之,而他的生活情境則憧憬的是仙雲飄渺,仙谷清幽的神仙幻境。這看起來的不改初心也許一直是他童年的一個天真夢想,而他的可愛與自然無為的追求境界也正在於斯。

在人物畫創作方面,黎尚谷道長就畫了不少“神仙”,個個形神兼備,工筆畫就。而他的山水、花鳥乃至書法創作也都秉持著中國傳統的正脈,弘揚其正大氣象,再加一點他這位高道的仙氣兒,也算成全了他個人的一個個藝術願想了。關於風格,“道常無名,至真至樸”,“虛懷若谷,有容乃大”“道之所在,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他滿懷著一顆敬畏天地之心,剔除塵障,與萬物通情,純然投入到畫面上,故而他的畫面格調高曠,氣勢博約宏闊,流動的氣息綿延盤桓,溢出畫外。因著他多年的書法功底,對點線面的觀照書寫,其間的陰陽、疏密、虛實、對應關係他都能嫺熟駕馭,抽象取捨,以無勝有,以一當十,虛室生白,澄懷觀道。所以若説風格,那便是這位黎道長的由“自然無為”持修而生發的“文心大為”,與天地精神相往來,展現出他虛懷若谷、清寂飄渺的仙家氣象。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莊子),知識的海洋無邊無際,而生命有限,我們只有精修悟道方能受用無窮。而“惟道集虛”,我們只有活入細節,在虛靜中澄明本心,以“天人合一”的精神入其精微,得其高妙,其生命境界自當激賞稱快!黎尚谷道長正值壯年,而其思想境界已然不凡,他逍遙三界,順于五行,夢遊太虛,心繫蒼生,以德為本,道行天下。為示教化,並以自省,他在為社會的一些公益慈善事業奔走付出的同時,又會在靜心悟道之餘,把嚼得的些許精義訴諸筆端,從而心遊萬仞縱橫于筆墨寫意的世界裏。真可謂“善根福果”“文果哉心”,天地造化寓“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中矣。

善哉!善哉!在此祝願黎道長再上人生高境界!(作者:劉洪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