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要聞 名山宮觀 高道訪談 道家養生 道家國學 問道之旅 道家書畫 慈善公益 道家功夫 道家影音 道家儀范 道家知識

 

李信軍:逍遙于天地而心意自得

發佈時間: 2017-11-09 |來源: 中國網 |作者: 李鳳森 |責任編輯: 君君

【李信軍道長】祖籍河北省臨漳縣人。入道後拜華山派宗師閔智亭道長為師,學習齋醮科儀、太極、養生、書法等傳統文化。近年主要編著的有《百家論道》、《李信軍書法集》、《水陸神全》、《中華道學百問》上、中、下冊,《太上感應篇》釋義以及《玄門日誦早晚功課經》、《道教禮儀》、《順星拜太歲》等光碟等。現為中央國家機關青聯委員、中國書畫院名譽院長、中國智庫理事會高級研究員、北京市人民政府特邀建議人、北京市青聯委員、西城區人大代表、北京白雲觀監院、管理委員會主任等。

他,精通養生、醫道、太極、茶道、古琴、書法;他的理想是道行天下,將道教弘揚天下。作為北京白雲觀監院他並未像古人一樣高坐于堂、閉關自守,而是研道弘道,將道教落地生活化。

北京白雲觀 李鳳森 拍攝

北京白雲觀 李鳳森 拍攝

有詩云:白雲觀中觀白雲,邱祖殿內禮真人。此生不求升天路,唯願萬古侍長春。

白雲觀,歷經千年,香火鼎盛,是眾多國人的祈福聖地。初建於唐開元二十六年(739)原名天長觀,金明昌三年(1192),重修此觀,改名為太極宮,金泰和三年(1203),太極宮毀於火。元初道教全真派長春真人丘處機奉元太祖成吉思汗之詔駐太極宮掌管全國道教,遂更名長春宮,為中國北方道教的中心。金正大四年(1227)丘處機逝世,其弟子尹志平在長春宮東側建立道院,取名白雲觀。元代末年,長春宮等建築毀於兵燹,白雲觀獨存。

相傳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都是仙人們居住的地方,而今這裡不僅是道士居住的宮觀,還是中國道教協會的會址。“仙人們”早已乘白鶴遠去,離開這裡,可海內外遊客信徒們卻到此絡繹不絕,以致這裡香火鼎盛。

初秋的北京風和日麗、天高雲淡,正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記者一行問道白雲觀,與北京白雲觀監院李信軍道長品茗論道,脫離塵俗、體悟德心,共同探尋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與智慧以及在當今社會中的重要意義。清音嫋嫋,竹影搖曳,紅墻碧瓦,隱于鬧市,“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鬚道士竹間棋。何人書破蒲葵扇,記著南塘移樹時”。在茶香、書香、墨香中,我們從繁華的都市穿越進入另一方古樸自然、寧靜和諧的天地。

大隱于市書中有道

李信軍道長的書法作品,既有古樸厚重、乾正醇和的書家法度,也有行雲流水、自然真樸的道家情懷。雖然他自稱“方外之人,無憂無慮,不受世俗名利束縛,悠遊于名山洞府,世外桃源,沉酣于問道、聽琴、仗劍、書法、弈棋、品茶、吟詩、題賦當中。”但是眾所週知,在他的積極倡導和大力推行下,北京白雲觀一直致力於對傳統文化的公益推廣和普及,在此之前數年間,李信軍道長已經發起並舉辦過各類公益活動,內容涉及太極、養生、茶道、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各種公益活動吸引了無數的參與者和支援者,並廣受好評。

他説,中國的書法藝術,起于點畫、基於結字、成于章法、美于氣韻,追求真性情、真意氣,具有極強的、持久不衰的生命力。書畫一家,書道同源,書畫藝術和道文化自古就相互交融,共同繁衍和發展。習書者必先修身立德,凡是有大成就者,無不與“道”結有深厚的情誼或受其影響、啟發。

當前,我國對傳統文化藝術越來越重視,越來越強調藝術的品味。唯有重視中國幾千年的正統文化才是王道。基於這一理念,我們想通過一系列有益的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傳統文化、走近傳統藝術,特別是對深藏于中華沃土幾千年的、我們自己的民族文化“道教”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和了解,從中汲取營養、凈化心靈,找到精神家園,找回自覺與自信。“敬天法祖,尊師重道”,我們有責任繼續從傳統文化中提煉和創新,繼承和發展,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攜起手來儘自己綿薄之力,共同為華夏福祉增磚添瓦。

記者:(以下簡稱記)書法、文字與“道”有怎樣的聯繫?

李信軍道長:書法,是中國歷史上,也是人類歷史上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書法藝術,源遠流長,可以説,它伴隨著中華文明的誕生而誕生,伴隨著中國社會文化的發展而同步發展。因此,它是紮根最深、基礎最穩,影響最久遠的中華文化一門特殊藝術。

文字、文化的産生,都有它的歷史性、階段性,都有客觀存在的意象思維——演變過程以及定型和發展的過程。如果我們不去準確地了解和把握文字這一發展脈絡,就很難對中國書法和理論、結構、章法乃至歷史、能有客觀的認識和理解。

可以肯定的説:“沒有文字,就沒有中國的書法藝術”。因此得出“文字是書法藝術的基礎,是它的根、它的魂”。

記者:書法藝術與古代“靈符”有怎樣的歷史淵源?

李信軍道長:在中國的原始社會,文字還未出現之前,維護社會穩定,記錄時事的有效途徑是“結繩記事”、“畫地為牢”的辦法。當然,原始的一些刻畫在山石上、獸骨上的各種“符號”,曾為我國的文字、書法、繪畫的産生和發展,起到了啟發和催生的作用,這是毋庸置疑的,也應該説是任何一種事物産生的原動力。在之後的“祭器、神器、禮器、冥器”上所用的形形色色的“符號”,更是我國象形文字以及奠定和促進中國書法和繪畫藝術的基礎和根源。

故史學界認為:原始的“道”文化和中國早期的文字創造及後來的書法、繪畫藝術是相互促進、相互演變、相互影響的。這也正如歷代書法大家所強調指出的:“夫書之微妙,與道合”(秦時丞相、書法家李斯《筆妙》);“書之氣,必達乎道”(書聖王羲之《記白雲先生書訣》);“書之至者,妙與道參”(唐著名書法家朱長文《續書斷》)。

記者:中國書法藝術經歷了怎樣的演變過程?

李信軍道長:在中國的西元前1046年——西元前771年的西周時期,在社會上就已經有了較為完善的教育制度,並設有小學、大學。教育的內容兼及文武,即禮、樂、射、禦、書、數等六藝。同時陰陽學説和五行學説興起,並由此奠定了我國早期的哲學觀念和基礎。

僅就書法藝術而言,西周時期的金文(指鑄刻在各種神器、禮器、祭器、冥器上的銘文,古稱之為大篆),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非常之多,主要有《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散氏盤》……。

到了東周時期,這一階段的金文有了較大的發展,主要代表作品是《石鼓文》。《石鼓文》是金文(這裡指大篆)向小篆過渡時期的作品,因此被後人尊為“倉頡之嗣,小篆之祖”。另外,在同一時期出現的《侯馬盟書》,為目前所能見到較早的朱墨文字真跡。盟書的書體介於金文和小篆之間,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該盟書是用“毛筆”直接在石策或玉策上書寫的文字。其體勢稍縱,佈局平實嚴整,縱橫有序,大小勻稱,形體多樣,用筆頓挫提按,富於變化。

西元前221年,秦王贏政統一六國後,把全國劃分為36個郡,並採用丞相、書法家李斯的建議,在西周以來秦係文字的基礎上,對秦係文字進行部分刪改,對六國文字“罷其不與秦文合者”,完成了“書同文”的大業。至此,小篆成為了全國規範化的文字。

關於“隸書”傳説是秦始皇時由程邈所創,但從現已出土的文物史料來看,程邈只是將流傳在民間的這種書體加以歸納和總結,使之完備的。最初的隸書,是與正規寫法並存的較為潦草的書體,到了漢武帝時,漢字完成了“隸變”的過程。定型後的隸書出現了蠶頭燕尾、方折波磔的筆畫,體勢由縱勢長方變為正方及扁方。時至東漢,隸書已成為法度謹嚴的官定書體。這就是通常所指的“漢隸”,又稱“八分”。

記者:談談關於“楷書、行書、草書”的歷史變革?

李信軍道長:書界均認為在西漢的前期,這三種書體就開始萌發並漸趨發展。由於楷、行、草書的結構相對簡單,加之易寫、易學、易普及,故從魏晉之後,這三種書體在朝野一直被廣泛應用。這一時期以大書法家鐘繇、王羲之為代表的楷書、行書、草書備受社會尊崇和青睞。其中,王羲之的《蘭亭序》,被後人尊為“天下第一行書”;他的《十七帖》、《寒切帖》、《遠宦帖》系列草書作品,則被譽為“天下第一草書“。後世學習書法者,莫不尊而臨摹之,以至有“天下無處非王書,學書無不學王書”的歷史現象。

魏晉時期,楷、行、草等書體逐漸取代了篆書和隸書,同時還出現了一種由隸到楷的過渡書體——魏碑。

唐代開成年間,以《開成石經》的完成,標誌著楷書標準化的定型。它是繼小篆、隸書標準化之後又一最為偉大的文字統一工程。

中國的書法藝術,歷經數千年,其從遠古的圖騰崇拜到“象形符號”;從黃帝時的“鳥蟲文字”到夏商之時的甲骨文;從金文(指銘文)到小篆;又從篆到隸及至魏晉南北朝的楷、行、草的大興於世。可以説,中華民族這一古老文字的創造、演變、發展,時間是久遠的,變革是艱辛的,但同時它的産生與發展又是極其輝煌的,是值得我們所有炎黃子孫引以為豪的。

記者:中華“書道”藝術的特點是什麼?

李信軍道長:中國的書法藝術,起于點畫、基於結字,成于章法,而美于氣韻。中國書法最凝練的莫過於“以大拙見大巧”,從“平易中見奇崛”。其最高理念、境界莫不追尋“道法自然”、“大巧若拙”、“樸素”和“無為”。《道德經》中説“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都要傚法自然,藝術更需要自然。不求嫵媚、華麗,而追求真性情、真意氣。即莊子所説的:真悲、真怒、真親。要率性而為,不偽飾造作。

書法藝術境界的高低,完全取決於自身素質,修養與道德。諺語常説:“字如其人”、“書為心畫”。故習書者,必先修身、必先立德。中國書法藝術以強勁之筋骨,奇妙之方圓、互應之點畫、空白之餘韻,昭示了華夏民族堅忍不拔、剛柔相濟、坦蕩自然之風範。華夏“書道”,可謂集精氣神于流轉頓挫之中,納天地人在黑白疾徐之間。它的美,或渾穆超逸、粗豪剛猛;或雅致精微、清俊峭拔。有以筆力雄健、取法多樣而爽朗灑脫者;也有以筆意高古、大樸不雕而方勁舒展。有以行筆流暢、結體謹嚴而見長,也有以布白勻整、疏密有致而匠心獨運。中國的書法,是世界上唯一以文字為素材而形成的特殊造型藝術。它有極強的、持久不衰的生命力,既是古老的,又是不斷更新、綿延不絕的藝術。既在漢字造型的基礎上反覆錘鍊,又有在不同字體的書寫中不斷改進與創新。故自古有藝術大成就者,莫不以超凡脫俗、拋名棄利為宗;又莫不以追求更高的、忘我的人生境界為歸旨。從字中看人格,從作品中看風骨;于大氣中見飄逸,于柔韌中見剛勁。

篆、隸、楷、行、草,任何一種書體,從其産生到形成,都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從質到文的過程,都是在經過不斷改進、不斷完善之後,才得以形成並流傳下來的。可以説:任何一種書體,都有它的個性和特點、章法與風格。這些書體形式雖殊,但意境卻同,即“道法自然”的藝術最高境界。

關於書法之美、書法之風格、書法之價值,沈尹默先生在《書法論叢》中説:“世人公認中國書法是最高藝術,就是因為它能顯示出驚人的奇跡,無色而有圖畫的燦爛,無聲而有音樂的和諧,引人欣賞,心曠神怡”。

事來則應 事去則靜

“出家是不是逃避社會責任?”隨著出家人名氣的越來越大,這個問題一再為人提起。對此,李信軍道長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在上個世紀發生了斷裂,道儒釋等傳統文化都不同程度的遭到破壞。現在社會在努力重塑文化共同體。從文化的角度説,一部分人出家修行有利於保存和弘揚傳統文化,這對社會的意義也是不可替代的。我們社會在任何時候都需要出家人,人們應當尊重個人對生活道路的選擇。首先,我們要厘清出家的概念。如果出家真的僅僅是一種職業,那自然談不上“逃避社會責任”,而只能討論社會是否需要這種職業。所以問題其實是:“一種離開世俗的生活是否是逃避社會責任”?

美國漢學家比爾·波特在其著作《空谷幽蘭——尋找當代中國隱士》一書中説,他常對美國人介紹,中國的隱士很像研究生,他們是在攻讀讓人類精神覺醒的博士。很多人在寺庵、道觀、儒家書院、大學乃至家裏獲得精神覺醒的“學士”,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去攻讀“博士”。

這樣的“博士”自然並不僅僅限于皈依宗教的出家人、儒家知識分子,名士文豪等等,都曾是中國隱士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傳説中的許由開始,中國的隱士傳統就沒有中斷過。一方面,他們遠離世俗,以尋求精神覺醒,並保護傳統不受破壞,另一方面,他們所探求的和保存的又能回饋社會。比爾·波特在書中寫道:“中國人一直很崇敬隱士,沒有人曾經對此作出解釋,也沒有人要去解釋。”

儒家也好,道家也好,他們都是中國文化的傳承者和實踐者,以一種特別的方式在修行,這就是隱士。

“事來則應,事去則靜。”李信軍道長用道教的一句箴言回答記者。

記者:北京白雲觀作為皇家道觀歷史悠久,地位十分重要,聽説白雲觀收藏著三件鎮觀之寶,道長能介紹一下嗎?

李信軍道長:這三件寶物分別與三位著名的歷史人物有關,他們是吳道子、劉伯溫、趙孟頫。在座的人大都知道這三人是唐代畫聖、明代開國軍師和元代書畫大家,但是並不知道這三人與道教的關係。

吳道子又名道玄,一生信奉黃老之道。道教稱吳道子為“吳道真君”、“吳真人”,主要從事道教繪畫神仙題材創作,他的巨幅《五聖朝元圖》是最有影響的道教作品之一。吳道子真跡傳世不多,其《墨龍圖》藏于白雲觀,可謂鎮觀之寶。

劉伯溫是明代開國元勳,他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詩文造詣極高,又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説法。劉伯溫出生於道教福地洞天之南田福地,道教洞天福地的靈氣對少年劉基的成長影響自不待言。明焦竑《玉堂叢語》卷八記載的劉基“石門得書”並得高道受教,劉基日後能夠奠定明朝基業,與道家哲理術數對其的影響不可分割。劉基雖然沒有做成職業道士,但這並不妨礙他對道教的癡迷,他與仙人羽客交遊,對道教的內丹修煉亦多有研究且能踐行。此外,史料稱劉伯溫不但琴藝出眾,還會斫琴。有一張劉伯溫的傳世古琴現今就藏于白雲觀中,據説這張琴較小,方便攜帶,劉伯溫外出時,讓書童背上,到了某處取下即可彈琴。該琴琴身有毛筆手書“大元至元五年青田伯溫氏置”12個字。

白雲觀中的另一寶是著名書法家松雪道人趙孟頫的墨寶《道德經》。趙孟頫亦信奉道教,也樂於創作道教題材作品。他的書法作品中與道教相關的作品眾多,如《洛神賦》《道德經》《玄妙觀重修三門記》等,繪畫作品有《玄真觀圖》《三教圖》《軒轅問道圖》《松石老子圖》《溪山仙館圖》等。又有《玄元十子圖》,畫道教人物關尹子、文子等十人像,並旁書小傳。

記者:當前有很多人打著復興傳統文化的旗號,卻沒有正確的認識什麼是傳統文化,甚至在這個旗號下做著“反傳統”的事。一些人對道家道教的誤解極深,否定道家文化的價值,混淆視聽,篡改文化遺存的來源,給道教扣上封建迷信的帽子……對此您覺得該如何正視聽?

李信軍道長:我們熟知的歷史人物,諸如上面提到的吳道子、劉伯溫、趙孟頫,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他們在道教歷史中是怎樣的存在。道教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中地位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元代四大畫家中,有三個是道士;家喻戶曉的唐代大詩人中,李白、賀知章、李商隱等等都崇玄慕道,與道教關係頗深。所以,只有真正懂歷史、懂傳統、懂文化,才能避免人云亦云的錯誤,對傳統文化有正確的認識,對道家道教有正確的認識,才能真正的弘揚傳統文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人民有信仰,國家才有希望。

道教是包容處下的宗教,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去宣傳,《道德經》中所説的“無為”不是消極的什麼也不做,而是無為而無所不為,順應大道的規律去推動事物的發展,我們要堅守自己的文化根本,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才是最適合中國國情的文化。

記者:道教與我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有多遠?

李信軍道長:道教是最接近中國百姓生活的。我們過去的黃歷、節氣、婚喪嫁娶、衣食住行都離不開道教文化,道教的神仙信仰,諸如藥王、城隍、財神、土地、文昌等等都是中國人民的精神信仰寄託。正所謂:百姓日用而不知!道教文化是完全融入生活的。

過去老百姓日出而起、日落而息,按天地陰陽的轉變而調整自身作息;耕作也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與五行相合;北京的四合院坐北向南門開東南方,坎宅巽門避風還聚財;過去衣服顏色隨著朝代替換而變更,不是相生就是相剋;老百姓的食物也是根據四季五行按時令是應季東西;生病了看中醫,把脈針灸湯藥都是陰陽五行為根本。上面所有的例子都能找到道教文化的存在,太接近生活了,以至於反而被忽視了。

傳承文化 濟世為民

李信軍道長連續兩屆當選北京西城區人大代表。作為宗教界人士,他一直秉持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精研道法,為民生事業出力。他自幼年出家學道,潛心修習和宣揚道家教義,遵從道家積德濟世的思想,為大眾服務。當選區人大代表以來,他認真學習人大理論,積極參加人大各種會議和活動,為西城區的發展建言獻策,以一己之長為百姓服務。

雖然教務繁忙,但李信軍道長對待人大代表的活動卻十分積極,每逢代表接待日,他都準時在規定地點接待選民,聽取群眾意見。作為信仰崇高、功德深厚的出家道長,他心繫百姓,關注民生,以道家獨有的方式為百姓釋解人生道理。他還將道家見長的養生方法傳授給百姓。李信軍經常幫助社區解決一些實際困難,無償為社區活動提供場地,參與提出有關社區管理方面的建議等。長期以來,白雲觀門前經常有擺攤算命、乞討、糾纏行人非法兜售宗教用品的現象,周邊群眾對此意見很大。為此,李信軍在區人代會上提出建議,希望有關部門加以整治,建議提出後引起多方重視,區政府、月壇街道辦事處和派出所、城管所多方合作,在白雲觀門前設立治安崗亭,加大執法力度。通過多次綜合整治,白雲觀門前秩序得到很大改善。

李信軍道長精研道醫,專修太極,不僅自己習練,還將養生知識、諸如簡便的防病功法編輯寫成書冊,他撰寫的綜合知識類叢書《中國道學百問》免費發放給群眾,受到大家的歡迎。為了豐富群眾的業餘文化生活,提高身體素質。身兼白雲觀管委會主任的他,還經常以管委會的名義與月壇街道辦事處一起聯合舉辦“白雲杯”太極拳表演賽,吸引廣大健身愛好者參加。近年來,他還邀請太極高手義務舉辦普及班,教授大眾養生功法,通過練太極、習八段錦強健體魄,治愈疾病,陶冶情操。

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李信軍監院對現實的關注和思考是深層次的,他説,中國傳統文化主要包括了道儒釋文化,精髓是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為官者要講道,經商者要守道,不能唯我獨尊,肆意破壞自然,要尊天敬祖,按規矩做事。共産黨的紀律也如同自然之道,違反了紀律無異於背道而馳,只有每個黨員都守住黨的紀律,才能確保紀律的嚴肅性,守規矩的問題解決了,才能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真正落實到位。

提到人大代表監督政府工作,李信軍道長認為政府行政也應參照和遵循“道”的理念。老子講“大道至簡”“無為而治”是指治理國家管理社會要依客觀現實有所為,有所不為。結合當前形勢,就是要遵循法律法規,把握宏觀指導,不應以人的主觀意識而妄加干預。目前推動的行政審批改革正是遵循了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減少政府干預市場的權力,有利於經濟恢復活力。對於依法治國,他認為符合現在的形勢。國務院僅僅一年多的時間,就取消和下放了數百項行政審批等事項。力度之大,令人矚目。這些舉措對於壓縮權力空間,使國家經濟步入法治化良性發展軌道很有益處。

對於當前加大對“三公經費”使用情況的監督,李信軍認為,非常必要,國家財政的款項本是納稅人的錢,應用於服務百姓的公務開支。如果將其花在私人享受上,如公款吃喝,公車私用,公費旅遊等,表面上看是“有權盡享”,殊不知,于公于私都是很大的傷害。他説,反腐敗從表面上看是打擊腐敗分子,實際上從深層次上講是挽救誤入歧途的領導幹部,讓他們儘快止惡,改邪歸正,走上善道,此乃義舉。有些人做了壞事卻懷著僥倖心理想逃避,是不可能的,老子《道德經》説,“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李信軍認為,在道教教理教義中,有很多值得當代社會借鑒的思想,如道教的環境保護思想,這在當下很有現實意義。隨著科技高速發展,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掠奪和破壞越來越嚴重,自然環境不斷惡化,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近年來極端天氣頻繁,城市中污染頻發等都是大自然被破壞後的結果。道教主張天人合一,崇尚道法自然,要解決當前環境惡化問題必須尊重自然,保護環境,這樣人類才能更好地生存和發展。

現在世界許多國家都開始學習借鑒中國傳統文化精髓,這是中國不斷強大的表現。李信軍説,習近平總書記在各種場合的講話中都會引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古典章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大道至簡”,這都説明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蘊藏著無窮的智慧,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

記者:我們應該怎樣正確認識道教,並從道教文化中汲取怎樣的智慧?

李信軍道長:道教是中國唯一的土生土長的宗教,其創立後尊老子為教主,是繼承華夏民族古代原始文明至今之血脈;是從敬天祭祖到殷商時代天神崇拜,春秋戰國的黃老道家,秦漢時期神仙方術以及民間信仰和東漢“五斗米道”、“太平道”一路走來的;是中國國人文化催生的。道教文化集中國古代文化思想之大成,以道學、仙學、神學和教學為主幹,並融入了醫學、巫術、數理、文學、天文、地理、陰陽五行等學問,內容講求長生不老,畫符驅邪。中國傳統道教文化對中國社會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當今構建和諧社會,發展一帶一路的進程中依然有其獨特的存在價值,“無為而無不為”、“見素抱樸”、“上善若水”、“道法自然”等思想的積極因素,有益於鞏固社會和諧的思想道德基礎,進而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責編:李鳳森撰文:《中華英才》董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