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林下野放茶”的風味密碼

時間:2024-01-03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陳世勇

茶,起源於中國,盛行於世界。其“林下野放茶”的風味何在?

還得從我國的歷史傳承中,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輝煌的茶文化説起。它承載著獨屬於中國人的精神文明,古老又年輕、複雜又簡單,這是茶葉的風度,亦是東方文明圓融、自持的態度。

一株挺秀的嘉木,一片和合的葉子,一盞甘冽的清茗。“大道至簡”是中華智慧的結晶,“和合共生”是國人精神的求索。

窺一葉香茗,探天地乾坤。同尋茶文化之源,論道茶産業前景,自不負這錦繡盛世。

我們從“林下野放茶”在萬千茶樹譜係中,其四川小葉種茶樹(俗稱川小種)品種身份是怎樣的存在。再把尺度縮小,看“川小種”的基因密碼裏,有哪些與眾不同?

茶樹原産地、人工種茶先河——古代巴蜀茶樹如何影響世界?“子秦人取後,始知有茗飲之事。”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曾在《日知錄》寫道。以此可考證,中國在秦朝統一巴蜀之後,巴蜀的飲茶習俗,才傳播到中原地區;這也直接證明巴蜀地區的飲茶歷史早于中原。其實,早在3000多年前,巴蜀先民就已經發現野生茶樹的葉子可食用。

茶聖陸羽在我國第一部茶業專著《茶經》裏寫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皆表明在當時,巴蜀地區種茶、採茶、飲茶已開始風靡。當然,古人最早飲用的是野生茶。直到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雅安名山人吳理真,在蒙頂山上發現野生茶樹,並將其中七株移植于五峰之間,開啟了人工種茶的先河。吳理真也因此成為公認的世界上第一個種茶人,被稱為蒙頂山茶祖、茶道大師。他手植的七株茶樹,後來還被宋孝宗封為“皇茶園”。這些自古生長在巴蜀地區,經過漫長的自然演化,物盡天擇後,遺留的群體種茶樹,成為了中國茶樹譜係的重要基因庫,再經過人工培育、移栽散落在世界各地,譜寫中國茶文化的華麗篇章。

原生品質,延續正統味道“林下野放茶”的茶樹都是源自巴蜀地區(茶樹起源地)的原生群體品種-“川小種”,繼承和保留了巴蜀原生古茶樹的基因,本身富含茶氨酸,具有一些優良茶樹品種的良好品質特徵。

千百年來,“川小種”茶樹在秦巴山脈依舊堅持通過有性方式(茶果)進行繁殖,幼苗主根十分發達,對環境的適應性極強,在海拔高達1800米的雪寶山中仍然能頑強生長。

極高的海拔,遠離人跡的干擾,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加上“川小種”的內在品質,使得林下野放茶能夠充分吸收土地、自然帶來的養分,積累更多茶氨酸、茶黃素等內含物質,逐漸形成獨特的風味,從而呈現出厚實充沛的滋味、鮮醇幹爽、回甘強烈的品飲體驗。

如今,秦巴山地區的“川小種”野放茶樹,大多生長在高海拔山區,休眠期長,雲霧多,氣溫低。所以,每年春季出茶晚,比全國其他産茶區的茶要晚30天左右上市,比宜賓特早茶晚3個月左右。也正因如此,茶樹有更多的時間吸收並積累豐富的內含物質,擁有氨基酸含量遠超其他茶葉,苦澀味較輕,口感醇厚的特質。然而,這般高品質,本該備受追捧的茶葉,卻很難為茶農和茶商帶來實際的經濟利益。

因為“川小種”面臨著發芽晚、産量低,生於高山密林中,採摘難度大,人力成本高等現實問題。加之,各種低投入高産量的良種茶葉和外來品種的衝擊,“川小種”逐漸被砍伐淘汰,在茶界的地位日益下降。目前,僅零星分佈于秦巴山地區山野林間或海拔高鮮有人跡的傳統老茶區,林下野放茶始終堅守著秦巴山脈中那片為數不多的“川小種”茶林。懷著對風味的堅守,讓最正宗、醇正的“川小種”風味得以留存延續。

縱然明珠蒙塵,仍難掩其芒。“林下野放茶”始終堅持,以秦巴山地區繁衍千年的“川小種”茶樹為根和魂,將原生態、高品質的純真好茶奉獻給每一位茶客,讓每一個喜茶人士都能擁有嘗鮮的可能。

對中國人來説,“茶”是一個有溫度的字眼。它是生活的陪伴者,孤寂時可以熱烈,貧乏時可以豐富。表達著親情,也見證著友情和愛情。它以“和諧中庸”的姿態,潤滑著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交往。

相容並包、開放交流的中華茶文化,已成為一種世界共通的語言。近年來,“茶敘國事”,“茶禮”頻頻出現在各種重要的外交場合,彰顯了禮儀之邦的風采,弘揚了中國文化的理念,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茶化身“和平的使者”,以“和合”為本,以“美美與共,和合共生”的中國精神,勾勒著美好未來。(陳世勇  文/圖)

(責任編輯:江銳)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