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化中國>

樊錦詩的家風:來日方“短”多做點實事

發佈時間: 2021-01-26 09:21:09 | 來源: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 作者: | 責任編輯: 王肇鵬

編者按:家庭,不只是人們身體的住處,更是人們心靈的歸宿。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傳部編著的黨員幹部家風建設讀本《清風傳家》《嚴以治家》(一套2冊),已由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全國公開發行。讀本深入採訪了25位黨的十九大以來獲得國家級榮譽的英模黨員,首次集中挖掘他們在家風建設方面的感人事跡;同時,對近年來查處的違紀違法領導幹部家風問題進行深刻剖析,揭示領導幹部自身不正、治家不嚴給事業和家庭帶來的巨大傷害。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近期推出“清風傳家”系列報道,摘取讀本中的家風故事進行刊發。


原標題:樊錦詩:錢不留給兒孫


人物簡介:


樊錦詩,女,漢族,1938年7月出生,浙江杭州人,中共黨員。1963年北京大學畢業後到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工作,長期從事石窟保護與管理、石窟考古方面的研究。現任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研究館員,兼任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共産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八屆至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1986年獲得“全國優秀共産黨員”榮譽稱號。2018年12月,獲得“改革先鋒”榮譽稱號。2019年9月,獲得“文物保護傑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2020年5月,被評為“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

樊錦詩陪孫子讀書


2014年退休時,樊錦詩把公積金賬戶裏存的45萬元一次性捐掉了,“反正我也不買房了,要是不用,捂著這個錢幹啥?不是廢紙嗎?要用在該用的地方”。


“該用的地方”,當然不是留給兒孫。樊錦詩説,兒子們現在有房有車,差不多就行了。


這些年來,大大小小的榮譽獎項,樊錦詩沒少拿,但每次領完獎,她就把獎盃、獎章和獎金悉數交給院裏。“要不是敦煌,人家知道我是誰?”她説。此外,她每年還會從自己的工資裏拿出一萬元,捐給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至今堅持了24年。


2019年8月,樊錦詩榮獲第四屆“呂志和獎——世界文明獎”正能量獎,獎金2000萬港元。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她特意跟兒子們商量:“這個獎金,你媽不拿,你們也不該拿。”


兒子們也都沒意見,説這個錢他們不要。父母的錢,他們從不過問,也不覬覦。“他們掙的錢,想怎麼花是他們的事兒。他們如果覺得捐出來比留給我們更有意義,我跟弟弟沒任何意見。”彭予民説,父母從小就叮囑他們,不要太看重物質。


在他記憶裏,直到初中畢業,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帶補丁的,鞋子是解放鞋,因為結實、耐磨。褲子父母總是特意給他買大號的,先把褲腳捲起來,等長個了,就放下一截,“所以我的褲子穿到最後總是層次分明,上面已經洗得發白,下面是淺藍,再往下是深藍”。


有一次,樊錦詩給兒子們買了最新款牛仔服,兩人可高興了,直誇媽媽這件衣服買得好。她就趁機發揮:“這個衣服你們喜歡啊,可以。但有一條,作為學生不能比賽誰的衣服好,要看誰的學習好。”偶爾聽到他們在談論錢的問題,就忍不住打斷:“你倆沒得可説了麼,光説錢?錢怎麼了?少説點錢!”


雖然樊錦詩小時候家境優渥,但她從小就不喜打扮,母親在錢上對她要求也很嚴格,“我們去看電影,一毛錢一張票,除此之外,一分錢都不多給”。1968年樊錦詩的父親去世後,家裏困難,母親和兩個弟弟都沒工作,樊錦詩就把大部分工資都寄回上海家裏,慢慢養成了節衣縮食的習慣。


一件物品,只要還能用,樊錦詩就會一直用,不管10年、20年,還是50年。結婚時置辦的一件外套,她穿了40多年,裏子全磨壞了仍不捨得扔;剛工作時單位發的床板,她堅持一直用,即使丈夫調來敦煌後,也不換成雙人的,而是直接在邊上拼了一塊;酸奶喝完了,她還要倒點涼開水涮涮喝掉,空瓶子留著繼續當儲物罐用。


名利對樊錦詩來説,只是過眼煙雲。“生不帶來,死不帶走。”她又一次直擊要害,“畢竟人不是為物質、為金錢而活的。來日方‘短’,還是多做點實事吧!”


受父母影響,彭予民和彭曉民對金錢看得也比較淡,做事情先考慮的是如何盡力做好。在生活中,他們也慢慢養成了艱苦樸素的習慣。彭予民的妻子剛嫁過來時,看到婆婆家吃飯要求必須光碟,一粒米都不能剩,著實感到驚訝。如今,她不僅早已習慣成自然,而且也這樣要求著下一代。


這,也許就是家風的力量。不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而是身行一例,勝似千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