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化中國>

抗疫主題音樂創作之我見:用藝術的“世界語”傳播中國聲音(向雲駒)

發佈時間: 2020-12-02 09:04:42 | 來源: 文藝報 | 作者: 向雲駒 | 責任編輯: 秦金月

用藝術的“世界語”傳播中國聲音

——抗疫主題音樂創作之我見

  在災難中用音樂振奮民族戰疫的精神力量

  我們應該從大歷史和歷史長時段看當下的處境、時代、疫情。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在武漢暴發,全國人民進入抗疫戰爭,數萬醫務工作者逆行援鄂,最終取得偉大的抗疫勝利。這是我們經歷過的重大歷史事件,它深刻影響了歷史格局、歷史走向、歷史變遷。中國人民的抗疫精神,是中國精神的最新形式,重新塑造了民族精神。這場偉大的與自然災難進行抗爭的鬥爭仍然在繼續展開之中,災難還沒有結束,災難的後果還在逐漸呈現之中,災難的幽靈還在世界遊蕩,災難的創痛、苦難、傷痕、危機及其造成的心靈痛苦仍然伴隨著人類的生存和人們的生活。我們需要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習近平總書記説:“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偉大的經歷彰顯偉大的精神,偉大的鬥爭撞擊偉大的聲音。時代呼喚偉大的音樂。時代需要音樂藝術表達苦難中的不屈、馳援時的悲壯、救死扶傷的悲憫和人道主義、捨生忘死的高尚、與死神搏鬥的無畏、與病毒魔鬼博弈的勇敢。這場人類與病毒疫情的戰爭,是一場世紀之戰、世界大戰,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曠世之戰。音樂藝術沒有缺席,也不應該缺席這場偉大的人類與災難的戰爭。

  在人類歷史上,音樂記錄、反映、表現了人類面對毀滅、犧牲、苦難、戰爭的鬥爭精神。特別是在表達人類痛苦、憂傷和苦難的靈魂時,在表達人類爭取民族解放與屠殺、奴役、壓迫反抗到底的精神時,在表達反法西斯戰爭的堅定信念時,那些象徵民族精神的旋律、鼓舞鬥志的進行曲、令人熱血沸騰的戰歌軍歌國歌,都是偉大歷史催生的偉大音樂。

  我們應該認真總結抗疫鬥爭以來音樂創作的得失,研究新的抗疫音樂的問題、短板、難點、亮點、空白,汲取中外重大題材創作的經驗和教訓,規劃和部署更宏大、更有雄心的創作計劃。

  用人民的心聲匯成反映民族抗疫的音樂文藝作品

  新的抗疫音樂創作,應該奏響我們時代的最強音。這樣一個獨特的戰疫的時代,需要什麼樣的音響和聲音?需要什麼樣的旋律和音樂?我認為,應該用人民的心聲匯成反映中華民族抗疫的音樂文藝作品。

  這次中國抗疫及其目前取得的階段性的勝利,經歷了許多戲劇性的歷史事件,也有曲折複雜的情感變化。其間一波三折、波詭雲譎、風雲變幻。但是,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依靠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和萬眾一心,才使得我們創造了人類戰勝疫情的奇跡。這些特點幾乎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複製的。有些國家有優越的醫療條件和強大的國力,但是它們沒有中國共産黨這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執政黨,也沒有像此次中國人民這樣的團結和同心抗疫。有些國家有這個或那個優勢,但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具有黨的領導、國家體制、人民群眾這三者合一的結構性優勢。中國在世界抗疫形勢中出現一枝獨秀的局面。這是有近代史以來,中國在世界共同的災難大考中第一次率先交出的讓世界刮目相看的答卷。從此以後,世界再也不可能忽略中國的存在;從此以後,中國將以更大的存在參與世界格局的調整和重構。

  中國人民的意志和心聲,需要通過文藝特別是音樂藝術來凝聚和表達。“聲音之道與政通矣!”抗疫音樂藝術應該是這個時代的最強音,它應該直擊心靈,震撼人心,感動世界,振奮精神,傳播大愛。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世界各國的音樂家用音樂這一共同的人類語言,表達了戰勝困難的意願和偉大的人道主義精神

  疫情期間,中國和世界各國的音樂家們運用音樂藝術參與抗疫,是此次疫情世界大流行中最溫暖人心的場景。音樂家們在網路空間突破隔離傳播生命之歌,在寂靜的陽臺、空曠的廣場,音樂穿越死亡的封鎖向生命致敬。許多場景都讓我們想起電影《泰坦尼克號》裏那個音樂家們在沉船之際面向死亡從容演奏音樂的畫面。這再一次説明,越是苦難深重的時刻,人們越有對音樂的依賴。在這個時候,音樂回歸到它最本質的意義上,那就是超越一切障礙,在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互動。

  疫情使無數千萬人口級的大城市突然失去了聲音,疫情使人與人切斷聯繫,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面對如此規模浩大的失聲和失聯。是音樂也只有音樂,可以讓這個世界恢復它的聽覺,在隔離中重建人類情感的聯繫。

  現在疫情還在世界多地肆虐,音樂藝術應該在這個人類共同的命運面前大有作為。中國音樂家應該為疫情之中和疫情之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作新的貢獻。


(圖片來源於新華網)

  音樂要發揮和發出團結的、和諧的、共鳴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旋律

  世界大流行的疫情讓人們強烈意識到彼此的差異,今後如何做到和而不同是人類的大課題。我們可能回到逆全球化時代或者非全球化時代嗎?那麼下一個全球化是怎樣的模式、怎樣開啟它?新冠病毒以它的全球化(大流行)將阻斷人類自己的全球化。但人類的全球化是不可逆的事實,全球化受阻,一是它的進程方式要轉向和改變,二是它的機制和樣態會出現重構,向一種新的全球化發展。

  面對複雜多變的世界局勢,人類只有團結起來才是唯一齣路。我們應該拿出什麼樣的文藝作品才能推進人類戰勝分裂走向團結、和平和休戚與共?音樂藝術是其中最重要的工具和藝術樣式。因為音樂中有人類的共鳴、和諧、和平的聲音。“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也。”比如,“其喜心感者,其聲發以散”;“其敬心感者,其聲直以廉”;“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樂記》)這些才是人類文明美美與共的時代主旋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社會發展史是一部不斷戰勝各種挑戰和困難的歷史。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相互影響,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變,各國人民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期待更加強烈。新冠肺炎疫情不會是人類面臨的最後一次危機,我們必須做好攜手迎接更多全球性挑戰的準備。”音樂是一種獨一無二的世界通用語言,是人類的藝術“世界語”。中國音樂家有責任用這種藝術語言詮釋、表達、傳播中國聲音,引發更加廣泛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和共鳴。“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和,故百物不失。節,故祀天祭地。明則有禮樂,幽則有鬼神,如此,則四海之內,合敬同愛矣。禮者,殊事合敬者也;樂者,異文合愛者也。”(《樂記》)疫情時代的音樂藝術應該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唱響中國聲音,謳歌人類進步與發展,傳遞和平、和諧、和睦的人類心聲,把正義的聲音塑造成時代的主旋律,激勵人們走出分裂困境,迎接新的時代,創造人類的美好明天。


作者:向雲駒,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圖為作者在“音樂的力量”抗疫主題音樂創作座談會上發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