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大圖鑒:瑰麗的自然天際與好玩兒的科普寫作
發佈時間:2024-12-17 17:16:19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楊俊康 | 責任編輯:中國網文創計雲最初是一名昆蟲分類學者,他對昆蟲的熱愛始於童年,這種熱愛最終促使他考入中國農業大學昆蟲學專業。畢業後,計雲將這份愛好發展成職業,走遍各地調查研究野生動物、撰寫科普文章、拍攝自然紀錄片,並出版了專著,獲得了行業內的一致好評。然而,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的事業軌跡發生了轉變。2012年夏季,計雲在百望山觀鳥時,意外地看到了一片“七彩祥雲”,這片雲彩瞬間變成了一整片的“火彩虹”。這次經歷激發了他對雲彩的好奇心,他開始翻閱大量資料,發現僅“火彩虹”這樣的冰暈現象就有上百種,形態各異,實屬罕見。
2023年末,《天空大圖鑒》面世。2024年《天空大圖鑒》獲評“首都科普好書”。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計雲的科普工作顯得尤為重要。他用自己的方式,將科學的嚴謹與人文的溫暖相結合,為公眾提供了一個了解自然、理解科學的窗口。化學工業出版社圖書策劃編輯孫曉梅發現,“好多讀者都一起跟著抬頭看天了!”探索天空的故事,是關於熱愛、探索和分享的旅程,也是一段關於如何將科學知識轉化為大眾語言的科普嘗試。通過科普作者的眼睛,我們得以窺見一個更加豐富多彩的世界。
一、讓“好玩兒”的科普種子發芽
在計雲的世界裏,科普不只是知識的傳遞,它是一種藝術。從昆蟲到自然,從雲彩到天空,將複雜科學轉化為大眾語言。這種能力,映照出作者本身所持有人文關懷。這期間不斷探索和發現的旅程,也是他與讀者共同成長的過程。
計雲的故事始於對昆蟲的熱愛。他的童年,是在姥姥的田野故事和父親帶回的自然寶藏中度過的。姥姥雖不識字,但對自然界有著驚人的認知,她以自己的方法教會了計雲識別各種蟲子和草木,這種對自然的直觀認識和熱愛深深植入了少年的心中。父親又是一名煤礦工人,儘管工作辛苦,但總會帶回一些山林田野中的小東西給計雲認識,這些小物件激發了計雲對自然世界的好奇心。這些童年的記憶,讓計雲對自然世界充滿了無盡的好奇和敬畏。
之後一次偶然的觀鳥之旅,讓他抬頭望向天空,那片“七彩祥雲”激發了他探索天空奧秘的渴望。從那一刻起,計雲開始了從探蟲到追雲的轉變。他開始研究雲彩,記錄天空的變化,將這些自然現象的美麗和奧秘通過文字和圖片傳遞給公眾。
在這個過程中,計雲意識到,科普它不是乾巴巴地自説自話,“我覺得這裡面很好玩兒,希望大家也能體會到。科普是一種連接人與自然、人與科學特別有意思的橋梁。”計雲將這種“好玩”的心態也應用到了對女兒的教育中。他不主張過度的競爭和壓力,而是鼓勵女兒在玩樂中探索世界,發現學習的樂趣。他相信,當學習變得有趣時,知識的獲取就會變得更加自然和高效。
《天空大圖鑒》受到了大眾的關注與讀者的肯定,更多的人欣賞到了自然界的奇妙。《天空大圖鑒》的出版,是計雲自己,也是中國年輕科普作者成長路上的一個里程碑。
二、讓“天空的微笑”感染大眾
在計雲的筆下,天空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神秘領域,而是觸手可及的自然奇觀。他如何將那些高深莫測的科學概念,轉化為普通讀者也能輕鬆理解的語言,這本身就是一種藝術。
計雲覺得,讓科學走進大眾,首先得讓視角變得親切。在《天空大圖鑒》中,他沒有堆砌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用平實的語言,將雲彩的科學原理娓娓道來。比如,當他解釋“火彩虹”這一罕見的大氣光學現象時,他沒有直接拋出“環天頂弧”這樣的專業名詞,而是用“天空的微笑”這樣的比喻,讓讀者在想像中就能感受到那一抹溫暖而神秘的光弧。
視覺的力量是巨大的,同樣作為攝影師的計雲深諳此道。他的書籍中,每一片雲彩、每一束光暈都有對應的攝影圖片,這些圖片不僅僅是裝飾,它們是理解的橋梁。通過這些圖片,讀者可以直觀地看到雲彩的形狀、色彩,甚至是它們在天空中的排列,這種視覺的直觀性,讓複雜的科學概念變得生動而具體。
作者還善於將科學與生活緊密結合。在解釋某些雲彩的形成時,他會提到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類似現象,比如冰晶在寒冷的冬日窗戶上形成的圖案,與高空中冰晶雲的形成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樣的類比,讓讀者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找到了科學的共鳴。
互動是計雲科普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通過社交媒體平臺與讀者進行互動,解答他們對天空現象的好奇和疑問。這種即時的、雙向的溝通,不僅讓科學知識的傳播更加有效,也讓讀者感到自己被重視,他們的問題和好奇心得到了回應。
計雲的科普工作,也是一場資訊的個性化傳播。利用新媒體平臺,根據用戶的興趣和特點,推送讀者可能感興趣的天空現象。這樣的精準傳播,讓科普內容更加貼近讀者的實際需求,也讓科學知識的傳播更加高效。
在解釋複雜的科學原理時,運用圖表、動畫等工具,將抽象的科學概念轉化為形象的、可視化的資訊——這種自覺的表達習慣,讓讀者即使在面對複雜的科學知識時,也能一目了然,輕鬆掌握。
三、讓專業的出版物落地呈現
計雲分享出版《天空大圖鑒》這本書時,有很多人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圖書是科普作者個體對天空現象的熱愛和追求的結晶,也是與出版社、專家團隊多年合作的成果。
“作者裏的張超、王辰,他們就是‘巨人的肩膀’。”計雲在追逐雲彩的過程中,得到了身邊多年合作的專家支援。這些來自科研一線的經驗與分享,給了他快速入門的法門,讓他能夠迅速成為受到圈內認可的科普作者。他們之間的默契合作,建立了一種天象實時互報機制,增加了觀察樣本,使得即使一兩個人錯過,也極少會所有人都錯過。這種合作機制讓計雲能夠更高效地追逐雲彩,也為他的科普工作提供了寶貴的資源和支撐。
在圖書的裝幀設計上,作者與出版社進行了密切的溝通和磨合。為了保證書籍的專業性,他們不得不放棄了一些巧妙但可能影響資訊傳達的設計元素。這個過程中,團隊堅守著一個共識,就是專業性和準確性優先,以確保讀者能夠獲得最準確的天空現象知識。
在出版印刷階段,計雲對色彩的準確性要求極高。他不厭其煩地調整色差,反覆比對,以確保印刷出來的圖片能夠最大程度地還原天空現象的真實色彩。計雲甚至在印廠裏全程監督,確保每一個環節都能達到他的高標準。這種對細節的極致追求,體現了科普作者對作品的專業態度和對讀者的負責精神。
《天空大圖鑒》的出版,是個體多年積累和努力的結果,也是團隊合作的成果。這本書的出版過程,體現出創作者對於自然科普工作的熱愛和執著,以及出版團隊在專業領域內的高標準和嚴格要求。通過這些方法,圖鑒不僅讓科學變得易於理解,更讓科學變得有趣、親切。作品的閃光之處是科學與人文的生動結合,以天空為切口將萬物的有趣盡可能多而真實地再現到人群面前。通過科普作者的眼睛,我們得以窺見一個更加豐富多彩的天空世界。(文/中國網 楊俊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