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大咖”獻計 IP授權助力傳統文化快速“破圈”
發佈時間:2024-11-29 13:39:12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楊俊康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一款以萬善正覺殿天宮藻井為原型的冰箱貼,正在以“頂流”之姿受到文博愛好者的搶購和預約。2000公里之外的福建廈門,一場文博IP展剛剛落幕,中國國家博物館、南京博物院、蘇州博物館等20多家博物館、科技館,攜自家爆款文創産品亮相;業界專家“天團”共同探討博物館IP智慧財産權保護,解鎖文博IP授權密碼;展會3天進館人數超3萬人次,品牌戰略性合作交易額超1億元。文博IP讓中華文博資源“活”起來,而IP授權産業正在助力其快速出圈,走上文化出海的“快車道”。
孝端皇后鳳冠的衍生品吸引觀眾的注意(央廣網記者吳馨驊攝)
頂流雲集“國潮熱”在廈門升溫
“在國博和豫博沒買到的文創,都在這裡找到了!”“20多家博物館、科技館的鎮館文創都來了,逛得捨不得走,看到的都想買!”首屆文博IP授權展是第十五屆海峽兩岸文博會上首設的獨立展廳,“國潮風”“科技味”十足,既有時尚之形,又有文化之神,讓人流連忘返。數據顯示,展會3天期間,進館人數累計超3萬人次。
得益於當下民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和自豪,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愛上國潮産品,市場需求旺盛,無形中對文博IP開發提出了更高品質和效率的要求。
“我是做草本精油的,如果想和蘇州博物館的某個IP聯名推出系列産品,要經過哪些流程,要多長時間?授權費是多少?”江先生研發的精油産品計劃明年7月上線,目前正要啟動産品文創設計,此次特地從廣州來到廈門,就是想在文博IP授權展上尋找合作機會,他説:“好的IP要靠搶,早開發,就能搶佔市場先機。”像江先生一樣,前來諮詢的商家們穿梭在各展位間忙於洽談。主辦方綜合參展館方數據顯示,展會期間,諮詢的品牌方數量達2000多家,戰略性合作交易額超過1個億。
靈感碰撞解碼創新合作路徑
實際上,席捲全國的“文博熱”,在業內人士看來,僅是“大幕初啟”。如何進一步打通創意渠道,深度喚醒中華傳統文化瑰寶的魅力,展示科技強國的成果,以此滿足人民不斷升級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博專家有自己的體會。
“我們這次帶來婦好鸮尊拼插積木,它講的是商代女戰神婦好的故事,立體3D建模、環保ABS顆粒以及強大的國際傳播力,使它獲得2024年全國文化創意的十佳案例。”河南博物院的吳俊華認為,好的産品一定是可以講好故事,並能傳播文化情緒的。
“迪士尼的公主、漫威的英雄,那些超級IP為什麼會火?”合肥市科技館副館長羅季峰意識到,有故事、有性格,明顯人格化的IP形象更容易被接受。“場館類IP應該多與文藝界跨界合作,參與一些電影電視甚至動畫片的製作。”在他看來,IP價值的核心其實是基於文化認同,受眾認同,才會使用或購買IP形象的産品。
在聚焦文博IP授權及博物館IP智慧財産權保護兩大主題的圓桌對話和主題會議中,各路嘉賓直擊文博IP發展的瓶頸與痛點,為新時代下文博IP發展新趨勢新路徑理清思路。
市場化運營讓文化遺産“自我造血”
“我們國家大部分的博物館都是國有博物館,它是靠國家財政來運作,這樣的話,它和市場的天然聯繫就比較少。”原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副館長黃亦兵認為,文博IP授權是一個市場運作的行為,恰恰給了博物館一個機會,讓它與市場緊密相連,讓文物“自我造血”,以促進博物館的長久發展。
“文物+咖啡”的聯名走近年輕消費群體(央廣網記者吳馨驊攝)
在主題會議中,嘉賓學者一致認為,構建完善的文博IP授權生態鏈,有利於社會各方資源參與深度挖掘館藏IP元素、強化品牌推廣和版權管理,更積極地探索科技融合和國際市場的拓展。如何建構IP授權體系,蘇州博物館有自己的一套“妙方”。
蘇州博物館的展位上,TIMS的咖啡包裝、野獸派的香氛香薰、歐舒丹的沐浴禮盒……IP聯名産品涵蓋多個領域,櫥窗裏沉睡的文物化身日常用品上的靈動元素,每個聯名的“彩蛋”背後,都有一個與蘇博相關的知識點。
“你只有提前註冊得很好,把産品範圍也覆蓋到了,以後才能及時去維護自己的智慧財産權。”蘇州博物館副館長孫明利提到,從一開始,蘇博館標便註冊了商標,並以蘇博為題,註冊了很多大類的經營項目。有了智慧財産權作“護盾”,才能在後續IP授權以及市場化運營中無懼盜版。
“博物館熱”絕非偶然。讓文物從“活”起來到“潮”起來,是博物館、科技館和時代同頻、與年輕人共振的産物;是新時代青年文化認同、文化自信的外化表現;是建設文化強國、教育強國的時代成果。年輕人對文博IP的熱情追捧,進一步推動了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他們通過購買、分享、討論這些文創産品,不僅加深了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識,更在無形中傳播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和魅力。這種雙向互動的文化交流模式,為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期待未來博物館在IP的商業化探索上,能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和玩法。(記者吳馨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