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瘋了的出版社文創是照亮更開闊閱讀世界的那縷光嗎
發佈時間:2024-08-23 09:05:38 | 來源:文匯報 | 作者:范昕 | 責任編輯:楊俊康記者范昕
特意請年假逛上海書展,四小時兜下來,一本書沒買,倒是入了十來件文創産品,各式包袋就有四個。對於自己的這番“戰績”,自詡讀書愛好者的外企白領李暢哭笑不得,直言“有趣的小玩意兒太多,忍不住一路‘剁手’”。事實上,與她同款的觀眾不在少數。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的卡夫卡系列包袋平均每天賣出300個;新星出版社開出的快閃性質“河童文創店”全部産品均快速售罄,不得不提前兩天宣告線下打烊;不管何時來上海譯文出版社展位,文創區總是人頭攢動……本屆上海書展上,出版社文創或者説是圖書周邊的火爆,肉眼可見。
中外文豪都成文創大IP
記者觀察到,參與本屆書展的很多出版社,售書的同時都帶來自主開發的文創産品,其中不少還推出相應的文創品牌。這些文創往往圍繞出版社自身定位以及獨特的作者、圖書資源展開奇思妙想,不僅呈現“文藝范”,甚至能將圖書精神的無形化為有形。
一眾外國文學巨匠,撬動起文創的豐沛靈感。圍繞出版過的《卡夫卡傳》,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旗下的“閱·見”文創品牌和卡夫卡“杠”上了。去年上海書展上,該社帶來的一款卡夫卡簽名刺繡托特包不期“跑”成現象級爆款,至今售出近兩萬個,今年上海書展,其卡夫卡包袋趁熱打鐵推出更多款式、尺寸,單顏色就多達6種。憑藉“諾獎作家叢書”打開聲名的漓江出版社,其文創品牌“黑諾”鮮明主打諾獎作家。加繆主題是最成熟的一個系列,加繆螢火托特包書展首日就賣了200個,直接斷貨,創意取自西西弗所推石頭的創意挂鐘亦頗為吸睛,《西西弗的神話》正是加繆提出自己明確哲學思想的作品。作為綜合性專業翻譯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更以文創品牌“七海製造局”編織想像世界,為不少作家定制專屬文創“小宇宙”。例如,“東方檔案館”主打黑塞主題,“寒鴉咖啡館”主打卡夫卡主題,“銀河鐵道郵局”主打宮澤賢治主題,“月讀俱樂部”主打毛姆主題,總之每一個地址都關聯著現實世界的作家或作品。
“國民作家”魯迅,同樣成為激活出版社文創的大IP。簡練提取魯迅濃眉大眼標誌性形象製成的迅哥兒保溫便攜杯,來自人民文學出版社“人文之寶”文創品牌,《魯迅全集》恰為該社看家産品。圍繞“先讀書,後浪”的企業標語,後浪出版公司從熱播劇《覺醒年代》中汲取靈感,開發出“新青年”魯迅衍生産品,契合著當代年輕人的生機勃勃與自有主張。書展現場,不少年輕觀眾對其墨綠色“新青年”T恤表露出興趣,比T恤更酷的是包裝,用牛皮紙袋復刻了《新青年》雜誌封面,文藝又復古。
新星出版社的“河童文創店”鬼馬精靈,讓人摸不著頭腦,幾乎所有産品都以一隻綠色卡通河童形象展開敘事。其行銷編輯何詩琪告訴記者,這一形象可謂新星出版社的野生吉祥物——河童是日本民間傳説中的妖怪,而新星出版社最初以日本推理小説為大眾所知。起初,這一卡通河童形像是一位同事隨手畫下的,因其活潑可愛而被用於出版社官方公眾號頭像,不期受到很多讀者的喜愛,出版社進而請設計師將河童的故事加以豐滿,衍生出一系列文創。書展現場,迷你書冰箱貼和河童光影膠片卡是最先售空的品類。前者將想像世界的書變成迷你冰箱貼“出版”,每一頁都有情節,真的可以翻看;後者是河童形象和新星書籍的結合,每一張都代表一本書,盲袋形式發售,還加入了隱藏款。
讓有趣的文創為圖書找到讀者
近年來,文創市場不斷升溫。相比趨於成熟的博物館文創、旅遊文創等,出版社的文創開發起頭不久,其被看見、被追捧,幾乎就在這一兩年間。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市場部的吳海姣向記者透露,該社的圖書周邊儘管早已有之,但很長一段時間是作為伴手禮贈送的。去年卡夫卡托特包的走紅,讓該社實實在在念起文創的生意經,接連研發新品。作家出版社帶著首度開發的文創來上海書展試水,那是一系列放大貓咪身上咖啡色紋路的包袋、筆電等,特意凸顯了毛絨質感,萌趣十足,靈感來自該社新版夏目漱石《我是貓》,均與圖書封面為同款。上海譯文出版社是國內出版社中少有專門成立文創部門的,其文創品牌“七海製造局”也可謂國內出版社文創的頂流,記者卻了解到,該社文創從選題敲定到設計、開發,通常依賴的就是兩名全職員工。該社文創負責人簡恒説,很多産品的設計思路其實很樸素,就來自閱讀、使用習慣。例如,護書袋的問世,是因她本人上下班有帶書的習慣,發現放在包裏的書容易散開;不少産品喜歡用“萬用”概念,是因想讓一件物品能根據不同的需要在不同人手中發揮不同作用。
有人笑言:“文青是一種感覺,把書‘袋’在身上,讓我找到了這種感覺。”李暢告訴記者:“文創是有價值的生活美物,生活中用上它們,會刺激自己的文化主動性。”儘管出版社文創在文創市場中所佔的份額以及品類的豐富度有限,但出版人試圖以文創産品為圖書尋找讀者、撬動閱讀的誠意已被看到,時下大眾的購買熱情便是對這份用心的最好回饋。儘管有説法認為書展上賣瘋了的文創喧賓奪主,讓讀書這件事本末倒置,但一位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的感言同樣有代表性:“我覺得文創降低了人們接觸文學的門檻。對於愛好者來説,是收藏一種精神紀念品,對於路人來説,也能作為一種鉤子。”